【发刊词】用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情

【发刊词】用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情

00:00
10:54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钱文忠,我将在喜马拉雅这个平台上,为大家讲述佛的故事和佛的文化。


可能很多朋友会问,为什么我们要在今天讲“佛”呢?“佛”这个课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我想用最简单的办法来向大家做一个介绍。


我们都知道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宗教。就我们中国而言,除了公认的、法定的五大宗教,也就是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以外,还在一定的时间地域和人群内流行过其他一些宗教。没有能够像五大宗教,特别是佛教那样,在中国产生过时间如此之长,范围如此之广,信奉人数如此之多的影响和作用。


佛教作为世界性的大宗教,特别是在最近几十年里,佛教的世界性有了长足的发展。佛教开始逐渐地在世界各地有了它的传播。比如在美洲大陆,比如在欧洲,比如甚至在非洲。所以,佛教毫无疑问是一个世界性的大宗教。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宗教,佛教曾经对人类文化作出过重大贡献。今天依然在为人类文化作出贡献。在未来,它一定也会对人类文化做出它的贡献。


具体到咱们中国来讲,佛教的关系就太深了。佛教传入以后,深刻地影响到了中国文化。我的老师季羡林先生在晚年提出过大国学的概念。季羡林先生讲,国学绝不仅仅是汉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成就,更不仅仅是儒家的文化传统或者文化成就。国学的范围应该更大,它最起码应该包括:比如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向其他民族、其他国家、其他文化学习的结果。


同时,中国有56个兄弟民族,所以,大国学还包括除汉族以外,其他55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更加能够体验到,佛、佛教以及佛教文化,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佛教和别的其他宗教当然有很多相通点。但是也许有的朋友会问,那么佛教和其他别的宗教来比,它有没有自己的特点呢?他最大的特点或者说不同到底在哪里呢?毫无疑问,佛教有他自己的特点。


它和其他宗教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几乎没有排他性,它的包容性非常强,而且历史上有些学者,一直到今天也还有,甚至认为不能用一般意义上的宗教概念来界定佛教。


我们可以看到,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佛教更像是一种教育,它是入世的社会教育。佛教提倡用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情。佛教及其文化不是独立于世界之外的世外桃园,它不消极,不逃避,当然不自利,它不是自私自利。佛教入世于这个社会,他的核心表现为智慧、清净、圆满、庄严、真诚、大爱、平等、慈悲,等等。它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推动社会的道德文明,净化人心,净化社会,推动大众、家庭、社会净土化这样的成就。


另外,佛教也是净化心灵的教育,它提倡破迷开悟,去除掉人们的愚痴无明,业障习气,颠倒邪见,洗涤人民心理。所以佛教也是心灵的教育,还是生活的教育。佛教不离世间法。


具体地说,佛教本来就在生活当中。告诉我们,色身是四大假合,本来就是无常。所以我们在因果规律的作用下,得此人生,来到世间。今世,你从何处来?来世,你往何处去?这个是取决于个人的觉或者迷,你是觉悟呢?还是有痴迷?是由个人所造成的因果业力来决定。换句话说,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所以,佛教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种教育。在今天,中国正在快速地现代化,我们的社会飞速地发展。佛教及其文化,它有四大功能,它的价值就特别彰显出来。


我把它总结为超社区的凝聚功能。它能够突破各种社区的局限,把大家凝聚起来。它有超专业的教育功能,现代社会专业化程度越来越强,不同的专业领域之间很难交流,但是佛教文化能够突破专业的阻隔,提供一种普世的,大家都需要的一种教育。第三,佛教在现代社会有抚慰功能。我们现在人经常有各种烦恼,好多烦恼是莫名的烦恼,莫名其妙的莫名,就是说不清,道不明。它之所以说不清、道不明,就是它好像无法像过去那样,简单而明确地归在哪一类里面。佛教文化在这个问题上,能够提供很多启示。它能够发挥它的抚慰功能,抚慰我们的身心。另外,他还有超界别的社会功能。


基于这样的理由,我打算为大家讲述佛、佛教和佛教文化的故事。先讲述佛教的创始人佛陀,他的生平故事。我们知道,佛教的说教色彩不是那么强烈。佛教里边有很多故事,有很多非常生动。还会讲述佛陀在世的时候和他涅磐以后不久的那个历史阶段里,提出的、确立的、弘扬的一些学说和道理,或者也叫佛法。


讲完以后,如果因缘仍在,那么我们接着再讲述。希望我在60讲的篇幅里,能够用尽量生动的语言,为大家讲述佛和佛教文化的丰富的历史内涵,讲述他精彩的历史轨迹,感谢大家的陪伴和垂听。


我是钱文忠,我将在喜马拉雅等您。谢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樊华_bu

    顶礼诸佛菩萨!

  • 1352009kcfq

    钱老师您好!十分高兴能听到您的声音

  • perfect999

    今世 , 你从何处来 ? 来世 , 你往何处去 ? 这个是取决于个人的觉或者迷 , 你是觉悟呢 ? 还是有痴迷? 是由个人所造 成的因果业力来决定。 换句话说 , 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smile_g3q 回复 @perfect999: 老钱你好、钟书都不钱了,你却执迷不悟,好不叫我伤心

  • 英语教师迎春接福冯艺

    文忠仁兄讲得认真细致,且适时提出个人的总结,为了对仁兄的恭敬,我认真地听了六遍,每遍全部听完,每一次听在不同点上都有相应地会心一笑!这个课题开的好!我佩服仁兄以简明浅显言辞将佛教的内涵、特点、功能讲得清清楚楚,又以两三句话对佛教对未来人类文化进步作了展望!让我感动的是,仁兄在五十余岁之时追忆季老教诲一一大国学!让我欣慰的是仁兄能坚持初心、砥励前行!

    羲和望月 回复 @气若兰心若兰: 佛者无争,何须介怀谁更有意义

  • 若莲府第

    个人认为,佛学是大国学的主要部分。肯请钱教授坚决讲下去,让更多众生相信因果,认识佛法、修正修炼自己的言行,达到离苦得乐的目的。曾有国际相关研究机构认为,治理地球村可能只有靠儒学和佛学了。

    韩湘梓 回复 @若莲府第: 说的是!

  • 听友113409491

    钱教授讲得真好,在百家讲坛时就非常喜欢收听。分析很透彻,佛教确实就是一种教育,具有巨大的包容性。人类科技科学研究刚刚走到山脚下,佛教的思想早已经在数千年前在山顶上向人类召唤……这也是一位教授说的!

    听友113409491 回复 @听友113409491: 钱教授的对佛教的见解让我这个研究佛教、修佛的老季家的闺女倍感钦佩

  • 安杨ay智美旺波

    感恩能把佛法智慧展现给众人,愿那些迷而信的人能够更好的正确的认识,佛法觉悟明白的方法。

    橄榄树_cv 回复 @小白兔的影子: 原则上说;佛法是用来做的,他教人们怎样 做人怎样处事。而不是赠人以物,给人以利。所谓做佛即是与人为善,无欲无求,无私奉献。可是现在的人啊,信佛只以为求而不去做,这就是执迷不悟!

  • 新疆纽扣

    钱老师,很开心能在这里听到你的声音,

  • 俏奶奶妙圣

    感恩钱文忠教授讲的佛的故事!

  • 自然而然自在自得

    听佛慰及我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