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般若
般若是梵语,是智慧的意思。但不同于世间的小智小慧;般若乃是理体本具的正智,即所谓佛的知见。理体就是觉性,也叫做实相般若,正智就是观照般若。理外无智,智外无理,理、智本来一如,所以都名叫般若。因恐人误认是寻常的智慧,所以在经论中,大多引举译音般若而不用智慧两个字。佛法所说的智,是一切众生本具的正智,因被无始无明所障蔽而不得显现。况且,这种正智,只有通过自证方能知道,不是言语、文字所能形容的。这是什么缘故呢?它必须在言语断、心行灭的境界中,方能亲自证得。但是,一切众生,从久远劫来,一直处在迷妄之中,如不借助方便,则妄想、执着的障云怎能拨开?障云若不开,本具的正智又怎能显现呢?因此,我世尊就为了这一大事而出现于人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仍用语言、文字为方便,来启发引导我们。凡说佛知、佛见以开示众生,并使众生悟入佛知、佛见的,名叫般若法门,也叫文字般若,这是为了要使众生因文字而起观照,因观照而证实相。佛所说其他的一切法门,如布施、持戒等等,也都是从佛知佛见生出来的,这是为了要使众生依教修行,可作为开悟般若正智的助行。所以说,一切法不离般若,而般若则是一切法的纲要或主体,它包含并依存在一切法之中,它决不是离开一切法而另外存在着的。从实说:我佛的出世,就是为了怜悯众生个个本具之如来觉性,都能够成佛,而竟不自知!为什么佛要强调自证呢?就是以自证破众生的愚痴。对愚痴来讲,假名叫做智慧而已,实则智慧不是指别的什么,就是觉吧了。实相般若是本觉,观照般若是始觉。因一切众生无始以来不觉的缘故,佛乃借助文字般若为方便,以使他们觉悟。因此,在读经、闻法时,主要在于自己能深刻地领会和儆惕,拿佛所说的话,作为明镜,时时处处对照自己。如果不观不照,迷妄将从何觉醒?这就是所谓依文字、起观照。观照的功行长久了,便会自觉遑遑然,儆惕的心也就油然而生了,这便是理体本具的正智刚刚开始,这就叫做始觉。这样继续观照下去,如能不退失、不懈怠,观照的功夫一天深似一天,一天比一天醇熟。则所谓始觉者在开始时,犹如一轮初升的明月,渐渐光多暗少,直到如同一轮圆满的朗月,光辉普照,这就到了性体显现的境界了,这时始觉与本觉融合在一起,也就没有始觉和本觉的区分了。要知道:所谓成佛这回事,直截了当地说:就是觉性圆明而已。而觉性的开悟,却非仗文字般若之力不可,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通道可行。因此说:“一切诸佛从此经出”。又,在梵文经本中,智叫若那,慧叫般若。照见是智,解了是慧;决断是智,简择是慧;知俗谛是智,照真谛是慧;彻明妙有是智,契悟真空是慧。佛经中常讲到六度,有时也把六度开成十度。即第七度为方便,第八度为愿,第九度为力,第十度为智,它是对第六度慧的。然而空是即有之空,而有乃是即空之有。因此,智慧二字,实际上是分而不分的。这部经正是阐明空和有都不应执着的道理。所以,对般若二字应当作智慧来领会,但又不能拘泥于文义,把它强分为二。不过,有时在佛经中,也有不分而分的,如举智以表明俗谛,举慧以表明真谛。所以,学佛者对这些义理,不可不懂。金刚二字,原来是比喻般若的。但是,唯有第九会所说的(指:唐·玄奘法师译《大般若波罗蜜经》第577卷“第九会”能断金刚分),乃是以金刚能断来比喻般若。岂不是以本经所说的义理尤为坚利而明,尤能断惑吗?如果其余各会所说的是金,那么本经所说的乃是金中的精粹了。因此,本经说:“佛及佛法从此经出。”又说:“此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都是严格地指本经而言的,并更足以证明般若纲要,尽在本经,是完全有理由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