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重读鲁迅第8集。
何为“费厄泼赖”
我今天要读的这篇文章,是一篇大家十分熟悉的文章,也是一篇令我有点持不同意见的文章,《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在政治上它是北伐的前夕,在文坛上它是《语丝》杂志,早期“蜜月”的结束,周氏兄弟、林语堂等人的思想也开始分裂。
什么叫“费厄泼赖”呢?
就是英文的Fairplay(平等游戏),非常美好的一个词语,被故意翻成了一个比较绕口的叫法,还用了泼妇的“泼”,赖皮的“赖”这样的字眼。
这是林语堂先生在文章《插论语丝的文体——稳健、骂人、及费厄泼赖》中翻译并使用的。他提倡“费厄泼赖”,主张:“对于失败者不应再施攻击,因为我们的攻击在于思想而非人。以今日之段祺瑞、章士钊为例,我们便不应再攻击其个人。
段祺瑞是军阀,章士钊是当时的教育部长,和鲁迅是死对头。
周作人当时也有类似的意见,说:“打‘落水狗’(吾乡方言,即‘打死老虎’之意)也是不大好的事。”
鲁迅的尝试与逻辑
鲁迅这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首先在写法上跟他之前的文章很不一样。
之前鲁迅写文章的格式是题目轻描淡写,引出一个很小的事情,一只小虫、去银行换钱等等,然后引到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但这次鲁迅一反他习惯的散文写法,故意使用了一个像学术论文的结构,题目就叫“论”,然后有“一,解题”,之后有“二”、“三”、“四”一直到“八”,结尾。
我们只看这个论文的格式,在鲁迅的各种散文中已是非常罕见。
所以我们今天也要正襟危坐,一本正经地阅读此文。
一 解题
一言以蔽之
‘落水狗’未始不可打,或者简直应该打。
二 论“落水狗”有三种,大都在可打之列。
虽然是行文格式,实际上鲁迅还是在尝试20年代中期中国刚刚出现的一种幽默文体。这个背景是受了英文essay(小品文)的影响,梁遇春的《“春朝”一刻值千金》、林语堂的《论西装》也是这种形式,更有名的例子是梁实秋的《雅舍小品》,很多篇目貌似正经,其实调侃。
鲁迅这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有点微妙。形式上好像有点故作正经,但写到后面就认真了。比如第二段他讲打死老虎,有点开玩笑的意味:
装怯作勇,颇含滑稽,虽然不免有卑怯之嫌,却怯得令人可爱。
然后他又把“落水狗”分成三类:
自己失足、别人打落、被“我”这个主体亲自打落。
鲁迅说,前两种情况如果去打这样的“落水狗”过于无聊,甚至“竟近乎卑怯”。而第三种是“我”把它打下去的狗,那就应该打。为什么呢?因为狗能浮水,一定会爬上岸来,性情如此。鲁迅又说:
总之,倘是咬人之狗,我觉得都在可打之列,无论它在岸上,还是水中。
仅此一段,我觉得鲁迅这篇文章虽然漂亮,但逻辑不大通。因为他前面还在讲,打不打“落水狗”,是看跟狗处在什么位置上,讲的是手段。但后面他讲到实质问题,不管什么样的狗,不管在岸上水上,只要咬人,都应该打。前面是区分狗落水的原因,后面是强调狗的本性。
尽管逻辑不大通,鲁迅还是把它讲得很有趣。
“落水狗”该不该打
三 论叭儿狗尤其打,打在落水里,又从而打之不可
这段显然是借题发挥,跟整个文章的主题其实没什么关系,鲁迅借机在骂“帮闲文人”。因为叭儿狗在鲁迅看来,被阔人、太监、太太、小姐们所钟爱,是有阶级性的,所以特别讨厌。因此他认为这种狗如果掉到水里,不妨重新打之。当然鲁迅自己也知道:“以上是顺便说及的话,似乎和本题没有大关系。”
四 论不打“落水狗”是误人子弟。
从这里开始,文章就从幽默转向了讽刺。
研究中国现代散文、研究鲁迅散文的人要非常注意,幽默跟讽刺是有重要区别的。捡最简单的说法:幽默是诉诸于理性智力,它本身没有功利目的;讽刺却是带了感情,饱含愤怒,它是有目标的。
开始的时候鲁迅是幽默,但到了误人子弟这一段,鲁讯说:
总之,落水狗的是否该打,第一是在看它爬上岸了之后的态度。
狗性是不大会改变的
即使可怜,也会害人。
Fairplay原来是体育用语,后推广至社会生活、党派斗争。强调的是社会规则,也可以说是资本主义理想的社会规则。它的前提是双方身份对等,竞赛也要遵守相同的规则。但如果对方是敌人,他要把你害死,那就不是play,更谈不上fair,那是你死我活,矛盾性质转变了,文章主题也转变了。
鲁迅马上列举袁世凯杀革命党、秋瑾被人告密以及鲁迅的同乡王金发被枪决的例子,这些情况都是“落水狗”爬上岸来再咬人,意思是敌人貌似被打败了,但又施反扑,最后害了革命党。这样推论下去,落水狗就是狂犬病,所以必须毁灭。
五 论塌台人物不当与“落水狗”相提并论
所谓“塌台人物”大概就是落马的、已经失势的人物。
鲁迅说
‘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中国的却是枉道: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这其实是老实人自讨苦吃。
俗语说,‘忠厚是无用的别名’。
然后继续认真地沙盘推演不打“落水狗”的各种理由跟各种后果,其结果是:老实人不打落水狗,自讨苦吃。
六 论现在还不能一味“费厄”
鲁迅平常翻译的理论是主张直译的,但这次特别故意音译,其实是有点暗示西洋观念硬搬到中国,效果可笑。他说,
仁人们或者要问:那么,我们竟不要“费厄泼赖”了么?我可以立即回答:当然是要的,然而尚早。
原来鲁迅的意思是,Fairplay是好的,只是中国国情特殊时候未到。鲁迅没有说明怎样区分好人与坏人,或者,谁来区分好人与坏人。你自以为是好人,是否就可以痛打坏人了呢?即便对方已掉在水中。
七 论“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这一节讲的是“费厄泼赖”有流弊,可以变成弱点,被恶势力占便宜。
写到这个地方,鲁迅突然就实名批评陈西滢,《现代评论》参与北师大学潮的报道,直批北洋军政府教育部的这个司长和部长。因为20年代中期鲁迅因为许广平等人的关系参与了参与了北师大的学潮,这对于鲁迅的政治态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文章写到这里,鲁迅就实名指控了。
八 结末
即结论,
我敢断言,反改革者对于改革者的毒害向来就并未放松过,手段的厉害也已经无以复加了,只有改革者却还在睡梦里总是吃亏,因而中国也总是没有改革,自此以后是应该改换些态度和方法的。
被曲解的斗争哲学
总之,在今天读来,“痛打落水狗”是斗争哲学,关键在这个文学比喻之中,人与狗是不同的,它们不在同一个游戏规则当中。只要没有同一个游戏规则,这个斗争总会走向你死我活,长远来说是没完没了。
作为斗争策略,鲁迅的“痛打落水狗”当然是对的;但是作为人类的生存规则,这个情况就会比较复杂。其实人跟人怎么打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原始课题。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些规律。
在打架当中,有一方掉到河里去,假如你也跳下去继续搏斗,那基本上还是合理的,因为大家都在水中;但如果有一方完全不会游水,那另外一方在岸上使用某些器具继续痛打,即痛打落水人,这还算是证明自己的强大吗?
当然,如果对方不是人,是要杀的敌人,或者如鲁迅所说,是狗,是霍乱病菌,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几十年以后,很多年轻热血的中学生,他们押着那些已经弯腰低头的老头、教授、专家、高干,一面拳打脚踢,一面呼喊“痛打落水狗”的口号。关健在于,他们已经假定了对方不是人。据说那个时候有人在狱中抗议体罚酷刑太厉害,得到的回答却是:喂,你知道“犯人”的“犯”是什么边旁吗?犬字边!
所以鲁迅这篇文章被人误读,被人利用,被人曲解的机会也就比其他文章更多。
我们下期再见。
注:
目前这篇文章选自鲁迅全集第一卷,论文散文集《坟》,文章具体写于20年代中期,1925年,之后我们读到《热风》、《呐喊》的部分文章,又会回到五四初期,所以请各位要有一个时间概念。
预习通知
下期主讲文章《写在<坟>后面》,出自《坟》。
至少要读60级,超值的干货!谢谢老师的分享!
瞒和骗深入骨髓了,而不自知,可悲的是许多的知识分子也如此。当然,有知识的并不代表三观到位,只是,近一百年过去,一切似乎都没有变。
听友338552075 回复 @人间烟火小老鼠: 科技在发展,坑蒙拐骗偷
痛打落水狗是斗争哲学,对的。落水狗是鲁迅对腐朽恶势力的比喻。是除恶务尽的意思吧。所以最后一段老师讲对不对等的话我不太赞同。
电影《金陵十三钗》的看点导演心知肚明,借爱国之壳,行迎合瓜众重口味之实罢了。
空即色_vx 回复 @朔方z: 这样电影不值得花钱看,没深度。
谢谢许子东老师。
非常喜欢许老师的课,朴实但有真才实学,这大概是大师的风格,希望许老师多多开课
反正我不喜欢他打狗。他打疯狗可以。狗比人好多了,不是吗?他要是打落水的蟑螂或者臭虫、跳蚤,那就举双手赞成。
我家有只垃圾喵 回复 @fiona_w9: 只是比喻罢了,谁没事会喜欢搞这些虐待小动物的事情啊。
鲁大叔一辈子说话做事都不油腻 现在的人一到中年就油腻得不行 说话一副过来人样子 最讨厌这种油腻中年男女
痛打落水狗。 首先是人打狗,不管是不是落水,只要是咬人的狗,就应该痛打。 要宜将剩勇追穷寇。 至于如何评判是人是狗,会不会咬人?则是另一个话题了。
许大师花了很多心思和心血做学问,把深刻的思想用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给我们带来鲁大师的作品讲解。让我们明白事理和了解大师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