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8| 治理国家是教化为主还是以刑法为主?

078| 治理国家是教化为主还是以刑法为主?

00:00
17:38

本集知识卡片  

点击图片,跳转后点击左下角即可分享:

本集引文 

孟子: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是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荀子: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本集文稿 

孔子看重礼教的作用,期望礼教昌盛之后,各阶层的人都可以得到教化,提高文明程度,遵循社会秩序,自觉地向君子看齐,向君子靠近,那样就可以减少刑罚,甚至不用刑罚。这是他的理想,在《论语》里留下了多处孔子的相关论述。

我们以前已经读过的《子路》篇里那段孔子跟学生冉有的对话,他去卫国,冉有给他驾车,一进卫国近地,孔子就感慨,卫国人口稠密。这在当时是国家昌盛的一个标志。冉有就问,人口多了,再怎么做?孔子的回答是“富之”,要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冉有再问,富裕之后再怎么做?孔子的回答是“教之”,要提高他们的教化水平,这个教化不仅仅是文化素养,更包括了做人的道德。

这一点是早期儒家的代表一再重申、一再强调的,如《孟子》的《滕文公上》篇里记载,孟子说: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是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意思是人有自身的生存规律,吃饱穿暖之后,要是闲着没事,教化再不跟上,那就跟禽兽没有太大的区别了,圣人为此而担忧,这里的圣人指的是上古的圣明的君王,就派契(这个契约的“契”字,在这里作人名,读谢。)来担任司徒,他是传说舜的时候的一个贤明的臣子,来担任司徒的职务,专门来教给大家人伦秩序,这个人伦秩序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这才是应有的人际关系,也是理想的社会状态。

另一位跟孟子齐名的大儒家荀子,在《荀子》一书的《大略》篇里说:

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

意思是不使民众提升生活水平,就不容易改变他们的思想,不使民众提升教化的水平,就不容易引导他们的性情,所以先要让他们治好产业,发展经济,然后再多建立学校,从各个方面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与文化教育来引导他们。

荀子最后引了两句《诗经》,《诗经》我们都知道分成《风》、《雅》、《颂》三个部分,《雅》的部分分成《大雅》、《小雅》。在《诗经》的《小雅》有一篇《绵蛮》,里面有两句说:“饮之食之,教之诲之。”

先给他吃给他穿,再教育他指导他。如果能够做到这样,“王事具矣”,称王天下的政治事务就都包括在其中了。孟子跟荀子的论述都是孔子论述的加详版,都是从孔子思想发展而来的。

在孔子看来,对百姓进行教化是统治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让民众明白了道理,很多处罚就可以避免了。在一个前民主的时代,在一个教育远没有普及的时代,孔子明确提出,只有先让百姓受到教化,使他们具备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明白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的规定,那么在他们做错了或明知故犯的情况下,你的处罚,你的用刑,才是正当的,才是必要的,否则就是统治者在陷害老百姓了。

我们已在《尧曰》篇里读过孔子的话:

不教而杀谓之虐。

教化做得不够就去杀戮百姓,这就叫作暴虐。就像你制定了法律,你必须把法律知识普及给民众。

我们在新闻报道里,不止一次看到,有乡民射杀了国家保护的珍稀禽鸟,可能被判重刑,你要不判,那效尤者可能装糊涂,纷纷铤而走险,法律就成了一纸空文,但你要判,有的人确实是因贪婪而故意犯法,有的人则是出于对动物知识乃至对法律知识的无知,他不懂法律,又捕惯了禽鸟,已经闯下大祸,自己可能茫然无知,却将面临不下十年的牢狱之灾,这就非常不幸了。

所以按照孔子的想法,一是要让百姓富裕,使他们不贪小利,二是要使百姓提高素质,知道不能踩的红线在哪里,这对百姓还是对执政者来说,都是可以减少无数麻烦的事,但即使到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在这两方面做得足够好吗?恐怕也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余地。

我们也已读过《颜渊》篇里孔子跟季康子的对话,作为执政者的季康子提出要把无道的人统统杀了来端正社会风气,孔子的回答则是,你作为统治者,光靠杀戮肯定不是根本办法,你要自己带头,带着民众向善的方向走,民众的道德水平是受统治者的道德水平制约和引导的。而《为政》篇里记载: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敬爱父母叫孝,爱护儿女叫慈,孝慈也就是敬老爱幼的意思。而最后这个劝是劝勉的意思,在先秦的古汉语里,劝都是劝勉的意思,而不是劝阻的意思,比如我们很多人都读过《荀子》的《劝学》篇,劝学就是劝勉你好好学,不是劝阻你不要学,这里的劝也一样。

季康子问孔子,要让百姓对上级恭敬、忠诚、做事勤勉该怎么做?孔子说,你面对百姓的时候,能态度庄重,那么他们也就对你恭敬,你能敬老爱幼,百姓也就会对你忠诚,你能提拔好人,而多教化那些愚昧无能的人,百姓也就都能勤勉做事了。这里孔子把统治者榜样的作用和教化的功能都细化到了跟百姓的行为一一对应的地步,可见他对教化的极端重视。

而《为政》篇里更著名的一段记载是: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里的这个道路的“道”是导向的“导”的古字,“导”的繁体字本来就是上面一个道路的“道”,下面再加一个“寸”字,这里是引导的意思。齐是整治、整顿的意思。免是免于犯罪、遭受刑罚。

这里的无耻是没有廉耻之心的意思,相应的有耻就是具有廉耻之心的意思。这个“格”字的解释,学者的意见不一致,有好几种解释,有人说是来的意思,就是表示民心归服,有人说是到的意思,就是表示达到了最善最好的境地,还有人作别的解释,我们先不管它了。

孔子这段话的大意就是,用政令来指引、用刑法来整治百姓,百姓会因为畏惧而免于犯罪受罚,但却不会有廉耻之心,而用道德来指引、用礼教来规范百姓,百姓就会具有廉耻之心,真正做到民心归服,或者说真正可以达到最善最好的境地。

这是孔子很重要的名言,在儒家的十三经之一的《礼记》里就引了这话,只是个别文字略有不同。

古人早就指出过,严刑峻法可以让百姓望而生畏、胆战心惊,但如果统治者只依赖于严刑峻法,而完全忽视甚至蔑视道德的教化,那么百姓就会成为法的奴仆,他不会踩你规定的红线,但他只有畏惧感,没有道德感,没有是非心,没有廉耻心。

这就有可能产生两种情况,一是你明确规定的违法的事,他不做,但法律很难面面俱到,你有空子可钻的地方他就什么事都做,而这种钻空子的行为有的是非常恶劣的,但由于法律本身的不完备,你也就无法约束他的恶劣行为,这也就是我们在电视、在现实中已不止一次地看到有心术却无道德的坏人,以及他们的律师如何巧言善辩把罪行洗白,以至让好人蒙冤,这可以说是孔子已经预见到了的问题。

再一个就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在法律监管之下,我知道我必须守法,否则我会倒霉,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但在没人看见的情况下,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因为没有道德素养,因为没有廉耻之心,所以明知是不该做的,只要有机会就做。

举个小的例子,比如我们现在的交通,四岔路口站着两个交警,你可能就老老实实、规规矩矩了,要是既没有交警,又没有监控,那你可能一有机会就闯红灯了,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是孔子已经预见到的,这就是后来儒家强调的慎独问题,就是当你一个人,没有任何其他人在的时候,你做什么你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孔子的这个话影响非常深远。

我的硕士导师姜亮夫先生是二十世纪的国学大师,他是王国维、梁启超、章太炎的学生,我曾在一篇回忆文章当中提过,一九八九年十月,他来出席他担任所长的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青年教师的学术论文报告会,那年他已经八十七岁了。

他在会上讲话,特别告诫我们:“我们中国的传统学术里是有‘道’来贯穿的,这个‘道’是一个观点、立场问题,传统的‘道’,现在看来是有些不适用了,但不是完全不适用。我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就是关于孔子的学说。五四时期,吴虞等先生要‘打倒孔家店’,当时我在读大学,对这话不太理解。后来,我慢慢体会,觉得孔子的话有些地方是有问题,有些不合时代了,所以要打倒。但是,孔子仍有许多话,到现在看,只要细心琢磨,觉得还是有道理的。比如这样两句话:‘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意思是说,如果用政法来引导老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那么老百姓只是勉强听你的话,但是没有廉耻之心。孔子接着又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如果用道德来诱导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那么老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而姜亮夫先生说:“每一种学术,都有它自己不可磨灭的‘道’在,当然,这不可磨灭是一个时间概念,有一万年的不磨灭,有一千年的不磨灭,有的则可能几年之后就磨灭了。”而孔子的这个思想是至今都没有磨灭的。他的这段话,后来被在场的人录音了之后记录了下来,现在就收在姜亮夫先生的全集里,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孔子的话在现时代的影响。

孔子提倡对百姓的教化,那么他到底有没有愚民思想,我们下一次再接着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Amy1313

    法治社会的重要性

  • 丝丝荷

    请问老师,“夫妇有别”之“别”在哪里?谢谢您!

  • 1581777odvn

    宁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 请问到底有什么用的理解算是合理?

  • 何振兴0

    已读文稿

  • 居尘出尘知行合一

    傅老师,“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现在好多人都把“为”读去声,请您指点,究竟读扬声还是去声更准确?

  • hellojello

    傅老师,请问您对“言必信,行必果”有什么样的解释或看法。子贡问怎么算得上“士”,孔子却说“言必信,行必果”是小人,是最次的。甚至到了孟子,索性直接说大人是“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的。那这里两位圣人,究竟是要表达什么样的观点呢?

    hellojello 回复 @hellojello: 或者,可以认为我们现在所说的言必信行必果,是一种错用吗?谢谢傅老师。

  • 冬之雪_d0

    我认为教化与法律并重,光有其一均不可行,均有不足之处!

  • chxlyq

    学习了,受益匪浅!

  • 南华法耀

    礼治

  • 卢沟晓月照大川

    治大国如同烹小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