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王蒙。今天我们讲关于中庸之道。
当我们阅读论语的时候,我们一个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各方面的问题说的恰到好处,说的那么准确,那么合适,添一分就胖了,减一分就瘦了。他为什么能恰到好处呢?我们举一些例子。
比如说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的意思就是你不是很符合原则,符合正义,符合一种君子的理念。但是你获得了某种事业上的成功,富贵有了地位了,这个对我来说就跟天上的一块云彩从那一过一样,没有什么多大的意义,我也不会多看他一眼。
这个话我们听着很普通,你再想一想,他说的非常的有分寸。第一,孔子很高尚,很高雅,他根本不在乎谁富贵不富贵;第二,你要富贵,你得符合大义,符合原则,符合正义,你不但是在富贵地位和财富上取得成功,而且在道德上文化上取得成功才行,所以他说“于我如浮云”。
但是他又没说什么很极端的话,没有说什么很愤怒的话,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毒瘤,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臭大粪,这个你也可以这么说,但是孔子并没有这么说,他只说是“于我如浮云”。
因为在任何的社会的情况下,任何的历史条件下,有些人有靠小聪明,靠拉关系,甚至于是靠运气,他赶上点了他就富贵了,他并没有什么真本事,也不值得人真正的佩服他。但是这样的人他又没有违法,至少在当时没有违法,当时还没有这个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罪,它还没有,因此你也用不着痛骂。
另外一个本身贫贱的人,不要轻易的流入一种仇富的情绪,不要流露一种红眼病的情绪。所以他说到“于我如浮云”,他是多么的高尚,他是多么的文雅,他是多么的超然,让人佩服不已。
再比如说有一个叫季文子的,他做事是“三思而后行”,孔子听着就笑了,说想到两次也就行了。因为这里头会有另外的一个问题,你什么事都斟酌再三,你什么事都是左右为难,这也不是我们所提倡的。孔子在另外的地方也说过,说一个人做事要简明,简单明快,是非分明,该处理就处理。所以他说不必三思而后行,两思、再思就好了。
但是这个话还有一个有趣味的地方,现在三思而后行已经成为一个格言了,我们实际上接受了三思而后行,也可能是这个社会越来越复杂了,我做个什么事,我们应该有更深入的考虑,
所以孔子说两思我们觉得还不过瘾,还不够,还是三思而后行更好。所以我们跟孔子的说法跟《论语》上的原文,我们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孔子的说法的这种恰到好处,不左也不右不过分也不含糊,这个是让人非常佩服的。
再比如说有人说应该以德报怨,告诉各位以德报怨,这个话是在老子的《道德经》里就是有的。就是当别人对你做了坏事的时候,你要反过来对他做好事,要做有利于他的事,要做让他感谢的事,要做让他忘不了的好事。
别人越对你坏,你越要对他好。这个说法也很有意思,就是你还要爱你的敌人。当人家打了你的左脸,你干脆把右脸也给他去让他打,但是这也是比较夸张的说法。孔子听了老子的这个说法,他也笑了,他说不一定以德报怨,你能以直报怨也就行了。
请注意,中国汉字里的“德”里头,已经有了直的字形和字意。孔子说以直报怨,就是他们对你使坏,他害了你,他或者败坏的你的名誉,或者挑拨离奸了你和其他有人的关系,这种情况之下,你不太可能还怎么感谢他,怎么给他到处帮忙,但是你对他应该很正直。
你不能因为他给你做过一点坏事,你也干脆就跟他就是较起真来,而且你也用比较不太高尚的方法,比如说你造我的谣言,我也造你的谣言,你挑拨我和别人的关系,我也挑拨你和别人的关系,那不行,一个好人不会这样做的,所以他以直报怨。
你像这些例子都给我们一种感觉,就说这孔子他说话做事,他怎么那么有准了,他那么靠谱,他叫恰到好处。这个恰到好处,在2500年前,在儒家的学说那里,在孔子那里就叫做“中庸之道”。
中是什么意思,古人专家他们说中不见得是正中间,但是中就是准确的意思,就是恰好的意思。中就是中,就是说我们打枪中了十环,您中不了十环你也中九环,您别回头一枪放过去,这枪子都找不着了,不知道打哪去了,所以中就是准确。
庸就是正常和可持续的意思。我们现在说平庸我们是当做一个贬义词来说的,但是古代说这个庸就是说是一种正常的情况下。是一种符合常识的情况,是一个可持续的情况,不是突然有这么一家伙,它不是吓唬人的,不是新奇古怪的,不是荒谬绝伦的百年没有一遇的,而是正常的多次的常态的这么一种情况,又准确又正常又能够中石还又能够可持续,这叫中庸。
那么孔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论述叫“过犹不及”,他有两个很好的弟子,一个叫子张,子张这个人做什么事比较认真,比较严肃,比较努力。他有时候把一个事儿一个话就是做的更过的一点。而子夏比较宽容,比较厚道,比较灵活,所以有时候做事他就差点,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的这种情况。别人就问孔子,子张和子夏这俩人对比你怎么看呢?你怎么比较他们?
孔子就说子张有时候有点过分做事,过于用力,起码是使劲使吹大发了。可是子夏又有时候太轻松了,太随意了,有没有完全达标的这种情况。那问的人就说,按照老师的说法,那是子张还是比子夏好一点,因为他做过了,做认真了,他比没达标不是更好吗?但是孔子这时候说,过就是不急,不急就是过,过的效果和不急的效果是一样的,就是说你做什么事你也不能太过了。
这句话是毛主席最喜欢的一句话,我们知道毛主席在革命的年代,夺取政权的年代,对孔子是有一些批评的。但是毛主席非常欣赏这句话,认为过犹不及是一个哲学的范畴,是一个反对左倾和右倾偏差的这么一个范畴,因此过犹不及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过犹不及是一个把量和值联系起来,就是不同的量,它却可以有某种相同的值,这也是很有哲学意味的一个名言。
那么后来我们传统文化当中还有一些类似的,比如说“不为已甚”,就是做什么事,你不要做的太过,你做的太过你自己反倒会非常的被动。那么还有一个说法已经不是孔子的了,最早可能是和佛学进入了中国有关系,但是佛学进入了中国它也和中国的儒学想联系,互相起作用发生一些变化。就是我们中国人喜欢一个说法,叫留有余地,就是给自己留下一点空间。
还有这样的故事,比如说一个小和尚很认真学佛,很多事他老是不懂,老是弄不清楚。他的师傅就跟他说,你先办件事吧,你拿一个葫芦或拿一个容器你装满了水,然后我再给你二斤盐,你把这二斤盐放到水里头把它都化开。于是这个小和尚就弄满了水,又放上盐,然后过来找师傅,说师傅师傅这盐它不化,师傅说你搅和搅和,说没法搅和,水已经都装满了,没有搅和的可能了,所以盐它也不化就掉到地下去了。师傅说那还不容易吗?你把那水倒出一点去,留一点空,叫留有余地,留有余地你不就能和开了吗?
果然你留下了空间,留有了余地,不为已甚,没有把它做得过分,没有让它满到了不可开交的程度,你就有操作的可能了,你就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可能了。所以中庸之道里头包含着对勿为已甚,留有余地,过犹不及这样的一些看法。那么到底中庸之道我们怎么掌握呢?我们下次再讲。
同时我也给大家提一个问题,为什么会过犹不急呢?你努力不是好吗?难道努力和努力不够和努力过多是一样的吗?难道人的精神不应该充分的发挥吗?请大家思考,好,谢谢大家,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下一次我们继续讲中庸之道。
【原文】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子曰:“过犹不及。”
每天听,休息听,梳洗听,讲的真好!
浮云原来是孔子说的啊
王老师声音好听娓娓道来道理清晰口服心服!好好学习了
老先生,好可爱😊
智慧之人解智慧之语,大智也!
每次听王蒙老师说:为什么……呢?觉得老师特别童真可爱,人格魅力
我觉得过犹不及比做不到位还要有害。例如大厨师炒菜,会宁肯少放点盐,也不敢多放点。因为盐少了还可以再放一点,而盐多了就不好在改淡了。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所以现在我们做事,在马上要出手行动的时候,宁肯再缓一下,明天再说,这样更妥妥的。
喜欢老先生的声音,不绝于耳~
我觉得努力是好的,所谓的过犹不及指的是比如你太努力了,甚至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比如把自己的身体累坏了,那么就不好了。所以说努力还不如不努力。还有一种情况我听说过很多不好的事不是那些十恶不赦的人做出来的,而是那些太过努力的人做出来的,可能方向错了,你再努力也是适得其反,甚至带来很多恶果。以上是我的理解。
中庸、勿为己甚、留有余地、过犹不及,这些概念对大部分人来说耳熟能详。但未必都能深刻而准确的理解其中的含义,而真正做到更是需要长期的修炼。今天王老的讲解,让我领会了孔子思想中“中庸”的精髓,因此而在自己内心深处树立了一个追求做事恰到好处的目标,并因此目标而不断学习并反思自己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