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福利 4】当我们在谈论政治的时候我们在谈些什么——关于霍布斯的人性观的回答

【答疑福利 4】当我们在谈论政治的时候我们在谈些什么——关于霍布斯的人性观的回答

00:00
10:00

喜马拉雅的各位听友,大家好,我是周濂,欢迎你来上我的哲学课。


今天的这个问答环节,我想趁热打铁,再多说两句霍布斯的《利维坦》。在周一和周三的两讲中,我给大家留了几个问题,不少听友在课后都做出了非常精彩的回答,比如听友林戈,小松,王立早,伟哥之声、木皮牛阿洛,lililili11,王小米戴着项圈去流浪,柠檬树不会飞,狗不理包子儿等等,网络真是一个很奇妙的地方,虽然我们素昧谋面,但是每回看到这些名字的时候,我就会产生非常熟悉亲切的感觉。


我想选择其中的两个回答,作进一步的生发。听友林戈说:“还是觉得重点在于霍布斯对人性的预设上。”


伟哥之声说:“当我一想到人性之恶时,我总是觉得霍布斯讲的全面战争很有道理!但当我和家人朋友们在一起时,我又觉得洛克讲得有道理。”


这两个回答不约而同把焦点指向了霍布斯的人性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察。所谓人性,human nature,当然就是指人身上所具有的给定的、永恒不变的性质。人性到底是什么?这是千百年来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古今中西莫不如此,比方说中国古代的孟主张性善论,荀子呢主张性恶论。当代的生物学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的研究,考察到底是自然本性(nature)还是后天环境(nurture)对人的行为影响更大。我今天不想把话题扯得太远,还是把目光聚焦在西方政治哲学特别是霍布斯的身上。


首先,我想说的是,西方政治哲学的主流论证模式,尤其是我们最近几讲中提到的“方法论的个人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第一,在解释顺序上,坚持把个体作为解释社会和国家的原初起点以及最终根据;第二,在哲学人类学上,对人性有一个基本的假设或判断,比如说古典经济学中“经济人”的假设,或者霍布斯在《利维坦》中似乎也有关于“人性是自私”或者“自我中心”的设定,伟哥之声和林戈多多少少也是认为这样的。从这种人性论出发,再提出一套人类幸福和政治制度的主张,也就是阐述在何种条件下,有助于具有如此这般特点的人,满足他们的需求,实现他们的愿望。


但是,一个非常有趣、同时也是非常让人困惑的问题在于,霍布斯其实从来没有在本体论的意义上宣布,人性就是自私自利的,人天生只追求和只关心自己的善。比如说在《利维坦》的第六章,霍布斯认为人们具有仁爱的能力,具有希望他人安好的欲望或善意的能力。他说,我们能够热爱人民;在第三十章中,霍布斯认为夫妻情感在重要性上仅次于自我的保存,并优先于对舒适生活的手段。霍布斯还说,某些人是有美德的,或者说,我们能够变成有美德的人。在第十五章,霍布斯谈到了正义的美德,以及根据正义而行动的美德。


说了这么多,我其实只想指出一点,霍布斯似乎没有对人性到底是什么给出明确的回答。罗尔斯在《政治哲学史讲义》中认为,如果我们非常严格地阅读霍布斯的著作,“那么,我们会发现,他的观点是前后矛盾的。”(罗尔斯语)


列奥·施特劳斯在《霍布斯的政治哲学》这本书中也承认,虽然“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必然地要源自于人类的本性,但是霍布斯在不同著作(《原理》、《论公民》和《利维坦》)中关于“人类本性”的断言,“存在着令人震惊的不一致和脱节,并存在着更为惊人的含混不清之处。”每一部著作甚至还有逻辑上的缺陷,所有这些迹象都表明,霍布斯从来也没有完成对他的根本论断所作的论证,而且我们会发现,霍布斯之所以没有完成这些论证,其实就是因为,“是否直截了当地把人的自然欲望归结成为虚荣自负,并明确地以此作为他的出发点,连他自己都拿不定主意。”


怎么解释霍布斯人性观的含混不清和自相矛盾?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霍布斯本人就没有想清楚!但是我认为在解释经典作家的经典著作的时候,要尽可能地抱有同情的理解的态度,在看似不连贯不一致的地方,要尽可能帮他做出连贯一致的合理解释。在这方面,我比较认同罗尔斯的回答,他认为:“我们最好是说,霍布斯是在以某种方式来强调人性的某些方面,一边对人性的这种理解能够更好地符合他的政治学说的目的。他想说明并解释,是什么因素维持着公民社会,对和平与和谐来说为什么强有力的主权者是必要的。换言之,他关注的主要是政治学、政治问题,以及政府的基本制度结构。”


对于罗尔斯的这个解释,我想再做一些解释。罗尔斯的意思是说,霍布斯并没有在人性论的层面上断言人类是自我中心的,他强调人类的自我中心,并不意味着他同时反对人有仁爱、正义、忠诚的一面,更不意味着他试图给出一个形而上学意义上的人性观。霍布斯真正想说的是:在解释公民社会以及社会团结的基础这些问题时,我们不能依赖于人们的仁爱、正义和忠诚这些能力。也就是说除了这些根本利益之外,还存在其他的根本利益,我们要把公民社会以及社会团结的问题建立在这些根本利益之上。


村上春树有本书名叫做《当我在跑步的时候我在想什么?》,借用这句话,也许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霍布斯为什么会特别强调人性自私,他其实是在提醒我们注意,当我们在谈论政治的时候我们在谈些什么?霍布斯的回答是:我们首先在谈的是保存我们的生命;其次我们谈的是确保我们身边之人的善;最后,我们谈的是获取舒适生活之手段。当我们谈论政治的时候,我们优先关注的是这些问题,而不是别的问题。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说,霍布斯在《利维坦》中并没有给出一个形而上学的人性观,他强调的是人性的政治面向,或者说他强调的是人的政治本性,而且是在极端状态下所显示出来的人的政治本性,而洛克在《政府论》则更关注人性的社会面向,或者说是人的社会本性,而且是在正常情况下显示出来的人的社会本性。


所以问题兜兜转转,又回到了人的政治本性将会盖过人的社会本性,还是说人的社会本性将会胜过人的政治本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韩菁_go

    我觉得解释得很清楚啊,就是他们并没有就人的本性做出判断,而是讲在面对政治,面对社会,会体现出什么,政治制度的设计是把人性往最坏里想,因为政治制度设计是要防范恶。而社会相处,更多需要强调人性的善,因为制定了相处的底线之后,是要用人性善的部分来和睦相处。而且,人类生存条件改善以后,没有那么残酷的生存竞争以后,会更多展现性善的这一方面吧。

    周濂 回复 @韩菁_go: 解释的比较清楚

  • Planet_Mao

    洛克和霍布斯的证明源于两个截然相反的条件,这两个条件是自明的。然而这两个证明源于却也源于两个不可克服的武断。 任何证明都源于一个不可克服的武断。

  • 13909702otl

    感恩周老师

  • 吴菲123

    终于第二次刷完周老师的课~听课结合看书,收获很大很大!感恩

    周濂 回复 @吴菲123: 都二刷了,赞一个

  • 听友96583347

    感觉像是“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 霍布斯的角度是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 应该参考的前提是“防人之心不可无” 要把人往坏了想 才是最保险的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像一个知道社会上好人多但还是担心孩子独自在外的老父亲老母亲 站在洛克的角度 他像是“是福不是祸 是祸躲不过” 的豁达小伙 只想着正常生活就好了 在大多数情况的前提下思考问题 不否认社会上有坏人 但是这一定是极个别现象 而且天天杯弓蛇影是过不下去日子的 还是要根据现实情况做打算 而不是天天都做“最坏的打算”

  • 人类研习社_podcast

    现在连评论都好精彩,学习了

  • 林戈iNgo

    按照Rawls的理解,其实就是在说,仁爱正直忠义这些品质是“不稳定的”,人性本身是流动的。“问题兜兜转转,又回到了人的政治本性将会盖过人的社会本性,还是说人的社会本性将会胜过人的政治本性。”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变化、差异性、流动。周老师至此没有继续作出进一步分析解释,原因就在于这些还不够具体,还是等于什么也没说。

    林戈iNgo 回复 @周濂: 稍微清醒了些,补充几点感受吧: 1.Rawls这段点评很不错,不仅符合同情原则,还体现出他对于霍布斯作品之中关于人性的“语词”轻重的生动体味,涉及对于心理的洞察。 2.人性本身隐藏着诸多面向,不同现实条件的规制之下它会呈现出不同样子,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尽力将人性往好的方向引导,并且相信人性之中的美好的一面在关键时刻是充满韧性的。

  • 食疗咨询

    哈哈哈(ಡωಡ)hiahiahia

  • 窝窝头也不错

  • 和平真好tjyr

    相对而言,更认同洛克,只是对于人的自然状态,我觉得应该没有洛克说的那样乐观,也没有霍布斯描述的那样恐怖。英国赶走国王后有平和的三个月过渡时期应该算是回到人类自然状态了吧。难怪洛克更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