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复习课:文化精神的文武兴替

4.3|复习课:文化精神的文武兴替

00:00
02:20

你好!黄老师《先秦的历史文化》课程的第三讲结束了,我们来复习一下本节内容。


先秦历史文化发展的三条主线——在文化精神上,从尚武到崇文的一步步演变。


第一,先秦时期特别尚武,当时社会上的栋梁并不是舞文弄墨的文化人,而是保卫社稷的武士。首先,在学校里学习,军事技能是重要的课程内容;其次,“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家最核心的两件事情:祭祀和军事;再次,《诗经》里讲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公侯干城”,是国家的栋梁。整个社会推崇的阳刚之气,实际上就是尚武精神的一种体现。


第二,秦始皇焚书坑儒中的“儒”,并不是真正的读书人,而是那些造谣惑众、兴风作浪的术士。当后世司马迁提到此事件时,说秦始皇是烧诗书、坑术士,而不是坑儒生,    这就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文的一种态度;想到大汉王朝,必会浮现张骞出使西域、班超投笔从戎的身影。


第三,宋朝以后,以文治国治军,战场上节节败退,文字繁荣的同时尚武精神就缺乏了。到了小说《红楼梦》所处的清朝时期,军事力量更走向衰落。

随着整个物质文化的发展、精神文明的提升,社会慢慢地从尚武变为崇文。这个演变的过程,带来了文化的繁荣,但是也带来了阳刚之力的消失,带来了进取精神的弱化,所以任何事物都是利弊相杂的,有利必有弊。


这就是本节课的要点,谢谢您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安明哲_54

    从根本上说,从尚武到崇文应该是一种进步,因为那体现了对生命生活的愈加尊重,对精神情怀的愈加信仰,似乎可以理解为是人文主义观念的一种飞跃。

    微尘众666 回复 @安明哲_54: 说的很对!

  • 老土_iw

    军人尚武是职责所系,社会尚文是进步所需,军人尚武是为了百姓能有更好的条件、更多时间、更惬意的心情尚文

  • 桐江钓客

    讲的有点过了!

  • 13909895bny

    闯`-·卜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