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0.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00:00
20:30

【本期海报】


【文稿】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想必我们在小的时候都读过,今天重温这首诗,其实感觉到别有新意。


我们先来看这首诗的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这句诗有两层意思:第一,远远地望去在寒山之上,什么是寒山,看上去特别冷的山。别忘了这首诗是写在深秋季节,所以一说寒山就觉得有萧瑟之感,寒风吹过、寒石在上,人走在山上瑟瑟发抖。就在这寒山之上,远远望去有一条石头的小路弯弯曲曲地由山下一直深入到山的深处去。


咱们都看过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在这些山水画里往往有着大块大块水墨挥洒出的大山大水,但在大山当中往往用了一些工笔点染出一层层的石阶,这些石阶弯弯曲曲地分布在山间,又转入到了山的深处去。于是给人以这样一种感受:山虽大,林虽密,水虽冷,但是其中有人气,山中可能有人家。所以当第一句说“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时候,有了“石径”二字,就已经为第二句的“白云生处有人家”埋下了伏笔。


第二,“远上寒山石径斜”的第二个角度是诗人已经登上了寒山,脚踏在了斜斜的石径上,正在往山深处里走。所以第一句诗说出了两个意思:既是远望寒山看见曲曲折折的石径向深山更深处蔓延,也是说自己从远处赶来,登上了寒山的石径,沿着斜斜仄仄的石径深入到了深山更深处。实际上这两种角度都给了我们一种纵深感,这句诗描述的空间都在向某处山石掩映的神秘的安静的深处延伸。那么诗人到底往哪里去呢?


第二句,接着第一句的延伸写道:“白云生处有人家,深入到了、延伸到了“白云生处”。就像贾岛的诗《寻隐者不遇》说的一样:“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有了高山,便有了白云,云和山是相互依存的。我们之前已经说了头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的妙处,那如果没有第二句,第一句的妙处也落不实,因为第二句“白云生处有人家”顺承第一句而来,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更加悠长深远、更清新而有生气的画面。白云深处的人家,我们能看到吗,可能看不到。以白云作为媒介来写人家,而不直写人家,既保留了第一句延伸而来的悠远深长的纵深感,又在画面中点染出人气也就是生气,而白云的装点又使这人气显得虚无缥缈,仿佛是一股仙气。


这一句中有一处异文,有的版本上是“白云深处”的“深”是“深浅”的“深”,还有的版本上是“生长”的“生”。那这两个字意思和境界完全不一样,一个是说往空间更纵深处的“白云深处”走,那人家就在白云里面。一个则是说走到了山路的尽头,白云生长起来的地方就是那人家的所在。解释这句诗,我想结合我自己的一点体会来谈。有一年我到皖南的一个乡村去,那时候正是细雨飘渺的雨季。我到达当地的时候正是上午10点多,天上飘着蒙蒙细雨,我们要去的这个山村,在大山中有一片海一样的竹林,竹林顶上是一大片的白云,就像顶着一大团棉花。但是当我们穿过层层白云,到达山民家里头去的时候,身上已经全都湿了。当然我们问了他们,平时他们家没这么大白云。


当时我就感慨,这“白云深处有人家”远望却有诗意,但真正居家在此不现实,在实际的生活中却多有不便。所以我自己个人认为,这里用“白云生处”更好,“白云深处”则略显不足,“白云生处”却不一定是住在白云里。而且有了这个“生”字,将白云的起落动态画面展示给我们眼前,与前面的“远上寒山”形成了一个出与入的对照——诗人或者是行人正在向深山更深处走,往那白云生起的地方走,走到白云升起来的地方,就有了人家,画面就有了动感。这就不禁让我们想起了王维一首充满禅意的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里的人家是什么人家啊?我看不像人家,像是仙家,诗人其实也就是想突出这样一份潇洒的诗意。


诗人在山中盘桓已久,不觉日色已晚,第三句他说:停车坐爱枫林晚。为什么这么晚了?还不赶紧坐车回家呢?我之所以这么晚了还不回家,反而把车停在旁边的道上,停在山路上,那是因为我爱这一片如火的枫林啊!可见白云深处不仅有人家,更有红色的枫叶,那吸引诗人的不仅是深处的人家或者住在此地的朋友,更吸引他的是漫山遍野的红叶。这句诗里的“坐”就是“因为”的意思,可不是停车坐在道边上看枫林晚,而是说驻足停车是因为喜爱这一片火红的枫林。这里的“枫林晚”是指的是当时的天色已晚,枫叶之红与夕阳晚霞之红相呼应,也指的是晚秋的枫叶红得那么热烈。


诗人为什么这么爱枫叶呢?第四句,诗人自己解释说那是因为霜叶红于二月花”。我看到在这深秋季节里绽放的枫叶,真是霜愈重色愈浓,红得比早春二月的花还要红——就是从秋色里看到了春意。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不也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也是从冬日里看到了春意吗?诗写到这儿,不仅在描摹美景、创造意境上出了彩了,更在情感内涵上出了彩了。


诗人表面上在比较红叶与红花的颜色,实际上是在比较秋意与春意,比较对秋天和春天的情感,诗人认为枫叶的深秋之红、深秋的那种秋意,比早春的二月更让人感觉到意气风发。这不也就是在说“秋日胜春朝”吗?这不就是中唐诗人刘禹锡的诗句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的诗和杜牧的诗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刘禹锡说的是“晴空一鹤排云上”,而杜牧的诗写的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个是说秋日里的诗情在碧霄,一个说秋日里的诗情在枫叶,但是都突出了秋日胜春朝的这样一个主旨。


杜牧写诗向来是健朗俊爽。不仅是这样一首诗,在其他的诗中也表现了这样一种健朗俊爽的风格,尤其是他的咏史诗鲜明地展现了他的这一风格。譬如他所写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看待历史的方式就与一般人不同:“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你周郎得胜,算不了本事,如果不刮东风,这会儿二乔早被曹操抓了去了。


杜牧的咏史诗《题乌江亭》又说:“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项羽当年如果没那么矫情,是不是真能虚心下来,重整旗鼓,那将来的江山到底是谁的,那还不知道呢!这就是杜牧这个人写诗的特点,总能网开一面,独出新意,泛出一层。就像他写的秋天的景象,总是跟传统的秋意有不同一样——传统的秋天是什么?杜甫的诗中怎么说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就是真正的古代诗词里边的常见的那种秋意,很悲凉,很绝望——但是你看人家杜牧的秋意就比春朝还好。


这是为什么?那就是因为杜牧这个人的个性,是跟一般的诗人有很大的不同。杜牧是京兆人,也就是所谓的京兆杜氏,唐代当时有一个民谚叫:“长安韦杜,距天尺五”,这是说长安的京兆杜氏家族和韦氏家族都是清望之门,离老天爷只有一尺半,跟皇家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杜牧本人不仅早年考中进士,而且在朝廷和地方多方任职,他在中央曾经做过考功郎中、知制诰,最高做到了中书舍人,接触到了中央的决策层。在地方上曾经先后做过黄州池州和睦州的刺史。


杜牧还喜谈兵学,曾经为《孙子》作注。四十七岁的时候,杜牧给宰相上书说,我所注的孙武十三篇,虽然不能上穷天时,下极人事,但是上至周秦下至长庆、宝历年间的用兵之事,其形势虚实我都颇具判断。总的来说,杜牧本人不仅家世出身高贵,而且为官多年,又擅长讨论兵略,可以说胸中有大志,笔下有豪情,才情与胆识兼具才能写出翻出新意又有诗意的好诗来。


杜牧才情高迈,在学生时代就已经展现出来了。杜牧当年正在太学当中就读,当时的主考官叫崔郾在洛阳正在主持进士科的考试,这时太学博士也就是杜牧的老师吴武陵去看望崔郾,并且当着他的面将杜牧所作的《阿房宫赋》读给他听。崔郾听后非常欣赏,吴武陵就借机跟他说,能不能够给杜牧一个状元,那崔郾表示说这个状元我们已经有考虑的人选了。吴武陵又说状元不行,给个第五名总还行吧,否则对不起了这篇《阿房宫赋》(房:pang二声,此处)我就拿回去了,言辞非常的激烈,崔郾表示听人说杜牧这个人品行还有做派好像不拘细节,是不是再考虑一下?后来在这个吴武陵的坚持之下,最后授予了杜牧进士第五名。


这个故事大家听了之后,可能心里觉得很奇怪,那杜牧不是有真本事吗?这不成了走后门了吗?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在唐代进士科考试之前有所谓的“温卷”或“行卷”,就是向主考官或者当时著名的文人进呈自己的佳作,以便引起主考官和文人的注意来推荐自己。在正在改进士科考试的试卷时候,可以向考官推荐人才,像吴武陵向崔郾举荐杜牧,这叫“公荐”。还包括在张榜之前,也可以向考官推荐人才,这叫“通榜”。在“公荐”和“通榜”的时候,选拔进士都是可以有商量的。


这当然反映了唐代的科举制度,尤其是进士科制度还很不完善,但在客观上,这个制度和风气推动了文学创作走向新生。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杜牧很早就获得了大家的认知和肯定。所以我们说这个才子不仅仅是写了名篇佳作后才为人所知,就在他们还没有出名之前,潜质就表现的淋漓尽致。


我们学习了这一篇《山行》,对作者偏爱秋景、偏爱秋意、更认为秋意胜于春朝、认为秋景胜过春景,背后所隐含的个性的原因和人生经历的原因,已经有了一定的把握。所以当我们评论一首诗时,很重要的就是知人论世,要从诗人的人生经历、人格品行来判断,才能对这篇作品有非常深入地了解。



【拓展知识点】

一、诗人介绍及创作背景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杜氏。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如《赤壁》《题乌江亭》,多切经世之物,他看待历史的方式与一般人不同,经常翻案出新。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此诗说,秋天的红叶比春天的红花更有朝气,表现出其诗歌“健朗俊爽”的特点。


二、诗文解析

1.生处还是深处:“深”是说往空间更纵深处的“白云深处”走,那人家就在白云里面。“生”则是说走到了山路的尽头,白云生长起来的地方就是那人家的所在。深处虽有诗意,但是居家不现实;而“生处”有动感,所以康老师认为“白云生处”更好。

2.坐:因为。


三、引用诗句

《终南别业》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康震书法】


【互动问题】

杜牧的诗“健朗俊爽”,你喜欢他的哪首,欢迎分享在评论区,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灵兰_bd

    秋节聚罢即逢阳, 细雨横飞夜竟凉。 速立琴箫拂世故, 疾执墨笔展尘嚷。 梨园硕果传佳话, 杏林芬然正轩黄。 日转空鸣平处在, 梦回初时稻花香!(大三时写的,分享给大家)

    糖糖里的茶 回复 @灵兰_bd: 读不出诗韵

  • 丁香与梅韵

    交作业,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旋_风_

    康老师的声音很好听

    听友242855852 回复 @旋_风_: 对对对

  • 丁香与梅韵

    康老师好

  • 传说中的游ne娃子

    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不是念xie吗咋念xia啊

    暗香本香 回复 @传说中的游ne娃子: 斜字的源音、古音是xia,比字音后来发生流变,有xie这个音。在诗中,每一联诗句压的韵脚是a,故读xia

  • 南边的小船

    康师早上好!来听晨课。今天的诗《山行》很有意趣,跟着诗上拾阶而上入白云深处去!好美妙!我还喜欢他的"娉娉袅袅十三馀"

    南边的小船 回复 @南边的小船: 跟着诗人拾阶而上

  • 苗倬润

    康老师,帮我看看呗

    曾国藩1872 回复 @苗倬润: 🤙🏻🤙🏻

  • 然催眠师

    康老师真厉害,声音真好听。👍👍

  • 1370777kgkr

  • 织谜布悟

    织谜布悟 回复 @织谜布悟: 说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