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疚,无需一直背负前行

内疚,无需一直背负前行

00:00
07:39


一段和谐的关系,必然有丰富的付出与接受。

 

爱的关系中,付出和接受的循环被破坏,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不愿意给予,而是不愿意接受。如若失衡了,便会产生内疚。

 

它在提醒你,你该补偿对方了;同样,对方产生内疚时,我们也要给对方机会来补偿。如果拒绝对方的补偿,内疚在对方心中郁积,最终会转化为愤怒,让他想要逃离这段关系。

 

很多“好人”不喜欢“问心无愧”的感受,想要消除自己的内疚,要么禁止自己接受别人的付出,成为“禁欲者”;要么只付出不接受,只做“助人者”。

 

禁欲者断绝了关系,生活中只剩下空虚,顾影自怜,他拒绝了生命。而助人者则在疯狂付出的背后隐藏着对对方的不满和抱怨,与其让我欠你的,不如让你欠我的。

 

丽娜便是一个完美的模范太太,里里外外一把好手,一直以来尽职尽责,问心无愧。可是她的丈夫罗峰却感到非常有压力,想要离婚。

 

为什么丈夫还想要离开呢?对待亲人,丽娜的付出被当作典范,可是对待朋友和爱人,她的付出总会让人避而远之。

 

因关系中的付出者丽娜总会让接受者产生或轻或重的内疚感。她享受的逻辑是“既然我是付出的一方,那么我们的关系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都是你的错了。”

 

之所以会这样,源于丽娜刚出生不久,比她大几岁的哥哥去世了,虽然家人没有明说,但隐约都会认为是她克死了哥哥。丽娜敏锐地捕捉到家人的逻辑并产生深深的愧疚。

 

如此沉重的内疚是幼小的她不能承受的,所以她只有通过疯狂地付出来化解压力。这样的行为模式被带到新的关系中,同样不允许自己在夫妻关系中产生内疚。

 

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慷慨的付出和坦然的接受,这样的平衡,会让彼此都感到自己的价值。




常常听到朋友抱怨父母喜欢忆“当年”。

 

“当年”并不会引发他们的情绪波动,怕的是每每说到最后都会演化成“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要替我争口气。”

 

很多的父母小时候并没有得到很多关爱,他们的需要很少得到满足。可是他们被压抑的需要会通过极度满足孩子而释放。

 

如此一来,他们的孩子便要背负非常沉重的负罪感,甚至还要常被灌上“自私”的名号,成了坏人。而牺牲自己需要的父母则可以以好人自居。

 

可是作为凡人,我们都有欲望,戒除不掉需要。于是便有了矛盾的产生,一方面我有需要,另一方面又认为需要是有罪的。

 

那些只剩下“我有需要”的坏人,会拼命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同时他们会内疚,消除内疚的方式则是对外攻击,向外投射罪恶感,甚至沦为“恶魔”。

 

最典型的的好人,杨丽娟的父亲杨勤冀,则似乎没有任何需要。比如他去最好的朋友家,宁愿蹲在地上,连板凳也不坐。

 

实际上,他并不是真的没有需要,而是巧妙地通过满足女儿的需要来满足自己。所以,他有了一个贪婪自私的女儿。

 

因此,我们的需要不会无缘无故地消失,只是转移。比如饮食男女,我们的内心多少对性都有显露或是隐蔽的罪恶感。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一方面,坏男人帮助女人释放了被压抑的性需要,另一方面,女人还能方便地投射给他围绕性的罪恶感。

 

好男人却要压抑性欲,如若偶尔“坏”一下,会很愧疚,如此一来,女人便没法转移自己的负罪感了,还要跟着压抑自己的性欲。

 

所以,现代心理学的着眼点在人际关系与需要两个主题上是有道理的。关键不是消灭欲望,而是接受欲望,并看到围绕欲望产生的负罪感,并从负罪感中走出来。




一个人想与你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模式,反映了他的内心。而一个人能与你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模式,则是你决定的。

 

我们的性格为何是这样的呢?它浓缩着我们童年的一切人际关系。主要是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模式,还有我们与其他重要他人比如兄弟姐妹、爷爷奶奶等等的关系模式。

 

比如你与女老师关系不错,却和女同学关系不好,极有可能是你与姐妹存在着强烈的竞争,想要获得妈妈更多的宠爱。

 

又比如你与男老师的关系很好,却和女老师的关系很僵,基本可以推测你与母亲的关系不好。你只是将“内在母亲”投射到女老师身上,结果重演了你与母亲的相处模式。

 

自卑和自信,正源于我们小时候获得爱的多少。

 

一个人如果从父母那里得到很多爱,他的“内在小孩”对“内在父母”的爱是充满信心的,那么长大后他更为自信,否则无论他多么优秀,内心也是自卑的。

                         

想判断追一个人难易与否,与对方的优秀与否无关,要看童年。童年得到爱越多的人,越是难追;童年缺爱的人,则很容易感动,答应别人的追求。

 

但追到只是开始,自卑的人太过敏感,以后很难相处。我们可以回观自己,童年我们是否得到足够的爱,你是自卑还是自信的。只有找到源头,才能走向真正的自我接纳。


-END


一段和谐的关系,必然有丰富的付出与接受。

 

爱的关系中,付出和接受的循环被破坏,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不愿意给予,而是不愿意接受。如若失衡了,便会产生内疚。

 

它在提醒你,你该补偿对方了;同样,对方产生内疚时,我们也要给对方机会来补偿。如果拒绝对方的补偿,内疚在对方心中郁积,最终会转化为愤怒,让他想要逃离这段关系。

 

很多“好人”不喜欢“问心无愧”的感受,想要消除自己的内疚,要么禁止自己接受别人的付出,成为“禁欲者”;要么只付出不接受,只做“助人者”。

 

禁欲者断绝了关系,生活中只剩下空虚,顾影自怜,他拒绝了生命。而助人者则在疯狂付出的背后隐藏着对对方的不满和抱怨,与其让我欠你的,不如让你欠我的。

 

丽娜便是一个完美的模范太太,里里外外一把好手,一直以来尽职尽责,问心无愧。可是她的丈夫罗峰却感到非常有压力,想要离婚。

 

为什么丈夫还想要离开呢?对待亲人,丽娜的付出被当作典范,可是对待朋友和爱人,她的付出总会让人避而远之。

 

因关系中的付出者丽娜总会让接受者产生或轻或重的内疚感。她享受的逻辑是“既然我是付出的一方,那么我们的关系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都是你的错了。”

 

之所以会这样,源于丽娜刚出生不久,比她大几岁的哥哥去世了,虽然家人没有明说,但隐约都会认为是她克死了哥哥。丽娜敏锐地捕捉到家人的逻辑并产生深深的愧疚。

 

如此沉重的内疚是幼小的她不能承受的,所以她只有通过疯狂地付出来化解压力。这样的行为模式被带到新的关系中,同样不允许自己在夫妻关系中产生内疚。

 

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慷慨的付出和坦然的接受,这样的平衡,会让彼此都感到自己的价值。



常常听到朋友抱怨父母喜欢忆“当年”。

 

“当年”并不会引发他们的情绪波动,怕的是每每说到最后都会演化成“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要替我争口气。”

 

很多的父母小时候并没有得到很多关爱,他们的需要很少得到满足。可是他们被压抑的需要会通过极度满足孩子而释放。

 

如此一来,他们的孩子便要背负非常沉重的负罪感,甚至还要常被灌上“自私”的名号,成了坏人。而牺牲自己需要的父母则可以以好人自居。

 

可是作为凡人,我们都有欲望,戒除不掉需要。于是便有了矛盾的产生,一方面我有需要,另一方面又认为需要是有罪的。

 

那些只剩下“我有需要”的坏人,会拼命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同时他们会内疚,消除内疚的方式则是对外攻击,向外投射罪恶感,甚至沦为“恶魔”。

 

最典型的的好人,杨丽娟的父亲杨勤冀,则似乎没有任何需要。比如他去最好的朋友家,宁愿蹲在地上,连板凳也不坐。

 

实际上,他并不是真的没有需要,而是巧妙地通过满足女儿的需要来满足自己。所以,他有了一个贪婪自私的女儿。

 

因此,我们的需要不会无缘无故地消失,只是转移。比如饮食男女,我们的内心多少对性都有显露或是隐蔽的罪恶感。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一方面,坏男人帮助女人释放了被压抑的性需要,另一方面,女人还能方便地投射给他围绕性的罪恶感。

 

好男人却要压抑性欲,如若偶尔“坏”一下,会很愧疚,如此一来,女人便没法转移自己的负罪感了,还要跟着压抑自己的性欲。

 

所以,现代心理学的着眼点在人际关系与需要两个主题上是有道理的。关键不是消灭欲望,而是接受欲望,并看到围绕欲望产生的负罪感,并从负罪感中走出来。



一个人想与你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模式,反映了他的内心。而一个人能与你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模式,则是你决定的。

 

我们的性格为何是这样的呢?它浓缩着我们童年的一切人际关系。主要是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模式,还有我们与其他重要他人比如兄弟姐妹、爷爷奶奶等等的关系模式。

 

比如你与女老师关系不错,却和女同学关系不好,极有可能是你与姐妹存在着强烈的竞争,想要获得妈妈更多的宠爱。

 

又比如你与男老师的关系很好,却和女老师的关系很僵,基本可以推测你与母亲的关系不好。你只是将“内在母亲”投射到女老师身上,结果重演了你与母亲的相处模式。

 

自卑和自信,正源于我们小时候获得爱的多少。

 

一个人如果从父母那里得到很多爱,他的“内在小孩”对“内在父母”的爱是充满信心的,那么长大后他更为自信,否则无论他多么优秀,内心也是自卑的。

                         

想判断追一个人难易与否,与对方的优秀与否无关,要看童年。童年得到爱越多的人,越是难追;童年缺爱的人,则很容易感动,答应别人的追求。

 

但追到只是开始,自卑的人太过敏感,以后很难相处。我们可以回观自己,童年我们是否得到足够的爱,你是自卑还是自信的。只有找到源头,才能走向真正的自我接纳。


-END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