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知识卡片
点击图片,跳转后点击左下角即可分享:
本集引文
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礼论: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本集论语
孔子一生的理想就是克己复礼。
礼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我们以前说过,一部《论语》加起来不到一万六千字,而“礼”出现了七十多次,它既属于政治范畴,也属于伦理范畴。在最早的汉字记录商代的甲骨文里就有“礼”字,指的是祭神的器物与祭神的仪式。
到了西周时代,礼成为区别贵贱亲疏的行为规范与等级名分制度,成为治理国家、治理社会的重要工具。一位早期在我们复旦大学以及中央大学教过课,一九四九年去了台湾的非常著名的法学专家陈顾远先生,他一生写过三十多种书,他曾经论礼的作用说:“礼之所以为礼,它是‘为事之宜的义’和‘不可易的理’作为根据,以确定各人间或集团间应有的分际和纲纪作为对象,以赖以巩固国家纪律,树立社会秩序,加强个人自制的心理为其效用。
我国往昔数千年间,特别重视礼的这一方面,所以礼在无形中就成为社会生活统一的规范,成为深入人心的一种无文字的合理信条。自天子以至庶人,一切人事上的关系无不以礼是归。虽然没有法之名,但在实质上却是最广泛的法律,而为典章制度风俗习惯所由成立或形成的基础。不仅政事法、民事法的大部分包含在礼的范围以内,就连刑事法也受礼的精神的支配。
所以,与其说我国往昔完全为人治,倒不如说是礼治;礼治乃是现代所说的法治的根本,其结果‘使统治的人不知有法而能行法,使被统治的人不知有法而能守法’。能行法,能守法,即使并不是本于形式上的法律,已经收到了法治的效果。我国往昔没有现代的法治式样,竟能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凝聚成政治上的团结生活,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其关键就在这一点上。
至于往昔礼治的内容,在今天看来是不是合理,是不是适宜,不用说,它的评价因为时代环境的不同,其关键就在这一点上。”
陈先生从法学家的角度对礼的作用作了很好的概括。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思潮还是制度有稳定的部分,有变化的部分,这是孔子也看到的,所以《为政》篇里记载孔子说: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损是减损,益是增多。在孔子看来,殷代继承了夏代的礼制,作了增减,周代继承了殷代的礼制,又作了增减。而在他眼里,周代的礼制是最完备的,所以《八佾》篇记载: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周代借鉴了夏商两代的礼乐文明,形成了最完备的礼乐文明,也就是孔子最愿意遵从的周礼。可惜孔子生不逢时,在他所处的时代,已经礼崩乐坏,或者叫礼坏乐崩,这两个说法古书上都有,因为崩和坏是用来形容礼乐的,所以并不存在礼一定要说崩,乐一定要说坏的问题,礼崩乐坏或者礼坏乐崩的说法都是可以的,而孔子的理想就是面对这样的局面,试图为修复和重建周代的礼乐文明而努力。
那么孔子为什么要倾一生之力,来恢复周礼呢?这就要说到礼的作用了。而在先秦时代,对礼做出最系统论述的是战国时代的大儒家,孔子思想的继承人与光大者荀子,在《荀子》这本书里,有一篇专门的《礼论》,其中说: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荀子的思想是很严密的,论述也是很周到的,《荀子》这本书,不同于《论语》《孟子》,它基本是一部论文集,你看他的论述:礼是因为什么原因而产生的呢?因为人生下来就有欲望,有想要的东西,没能得到就一定会去追求,拼命追求没有限度,或者用我们今天的话说越过了底线,就一定会发生争夺,发生争夺就会带来祸乱,产生了祸乱就会陷于困境。
古代的圣王不喜欢祸乱,所以才制定了礼义来确定人们的名分,以礼义来调节人们的欲望,来满足人们的要求,使人们的欲望不至于因为物质的原因而不能得到满足,而物产也不会因为人们无穷的欲望而消耗殆尽,从而使物质跟欲望在相互的平衡中能够满足、能够发展,这就是礼的起源。
荀子的分析是很实际的,而在儒家十三经之一的《礼记》中又有一篇《礼运》,里面说,“何谓人情?”什么是人情?就是“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种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情。“何谓人义?”什么是人义?这个人义的“人”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人”,不是仁义道德的“仁”,就是“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这十条就是儒家推崇的人的义。
而讲求和睦那就皆大欢喜,社会和谐,争夺相杀,那就祸乱丛生,国无宁日,圣人用来制人的七情,倡导十种义,提倡互谦互让,避免相争相夺的工具那就是礼。《礼运》里的原话是“舍礼何以治之”,礼就是最有效的治理工具。
《荀子》和《礼运》中的这两段话,把礼的起源和作用,作了既简单又明确的概括。《论语》里孔子以及孔子的学生对礼的作用的论述是零散的,但内容则是跟《荀子》和《礼记》中的论述相通的。所以,我们用《荀子》和《礼记》这两段话来垫个底,再看《论语》里的话,相对就容易理解,就不至于茫然不知所谓了。例如,《学而》篇里记载: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孔子的学生有子说,礼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求得和谐。先代君王的治国之道中,这是最好的,小事大事都可以通过礼的调节来加以解决,当然也有行不通的时候,那就是为求和谐而求和谐,完全放弃原则,不以礼来调节,这样做也是不可以的。
从有子的话里,我们可以知道,礼的主要功用就是调节社会关系,形成社会和谐,这个和谐不是通过放弃了礼节的规定,一味迎合来达到的,而是通过实行礼的规定来达到的。而《里仁》篇里记载: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孔子说,如果能以礼让来治国,治国就不困难了,不能以礼让来治国,礼又用来干什么呢?清代一位注《论语》的大师刘宝楠说,这个谦让的“让”是礼的实质,而礼的规定实际上是谦让的文字形式,所以要社会无争端,就要落实礼让的精神,而不只是空叫礼的条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子说了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宪问》篇里记载: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如果统治者好礼,百姓就容易驭使了。这当然是孔子在向统治者献计策,但也不妨说是孔子在向统治者提要求,就是他要求统治者能好礼。而我们刚才说过,礼的实质就是让,如果统治者真能让,不专制,不骄纵,不横征暴敛,不胡作非为,而是一个真正的为民着想为国着想的谦谦君子,那么百姓为什么要反对他呢?
有那样的统治者,老百姓自然也就容易管理了,只是从历史上来看,这样好礼的统治者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从这个角度说,我以为孔子的话仍然是有道理的,我们似乎不必急于批判他是在向统治者献计策,因为在非民主的时代,这是一条统治者很不容易做到,而做到了又可以造福于民的计策。
而《论语》里,孔子和他的学生对于礼还有很多具体的论述,我们下一次再讲。
买了一本李长之先生写的《孔子的故事》,翻看感概颇多,一是写作严谨,凡故事必有引注说明来源,还有配图;二是序中介绍李先生在1956年写书时反复改定的经历,那时候也没有电脑,全是一遍遍手写誊抄修改,前人的治学精神让人敬佩。
礼节,即用礼节制人的行为。一个体会……礼节也就是做人的样子。
傅老师您好:一直都在听您的论语音频。我也通过其他途径(包括书院),也接受了各种学习儒家经典态度。有的老师认为,儒家经典是关于人性的规范。人性的规范无关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所以即便几千年来。社会发生巨变,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以孔孟为代表儒家思想。因为是规范人类深处的灵魂,所以要全盘接受不容置疑。认为不存在适不适应这个社会的问题,因为只要这个地球上这个世界还是人在主宰,那么对人性的规范就是一贯的。 还有易老师的抽象的继承。您是如何理解学习儒家思想和当今社会联系的。还是能匡正现今社会的之不正的良药吗 非常感谢。
花头鸭 回复 @知止君: 有道理。以不变应万变,变与不变也是相对的。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礼行天下 惟克永世
没有法制的时代,礼,是形成社会秩序的一个道德底线,从这个层面上说,孔子是个法学家哦😊
听到小鸟🐤的叫声
已读文稿
克己复礼
礼让三先,宁让三分,不争一秒!因为父亲是一个司机,我从小就看到车上喷的这些大字儿,原来我们一直是用礼的教化与法律共同规范人在社会交往与家庭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礼是上限,法是下限、或底限。礼的教化作用,那怕是基层没有文化的劳动者也可以理解并遵守!
花头鸭 回复 @冬之雪_d0: 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