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论的认识
三论这样贯穿生活
三论之间的关系
常人的分裂与智者的统一
整体即自然
我们所认识的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是站在智慧整体观的高度来看的。三论合一,是最高级的智慧境界,最根本的哲学命题,最严谨的逻辑秩序,最完整的思想体系。
三论这样贯穿生活
对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认识问题,我们都知道这是属于哲学范畴的问题。但是我们要明白的是:无论是本体论、认识论,还是方法论,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人在生活过程中,对道、对宇宙自然、对人类社会、对人自身运化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因此不能脱离开人的生命活动与合于自然、社会环境中的生活内容,而将其桎梏于哲学殿堂。
那么我们就站在三论合一的整体辩证观的高度,通过生活中最常见的事例,来对人们的身心行为活动的智慧能力——所谓哲学研究探讨的问题,对自然的生命活动内容和人生的经历过程的和谐性——所谓生命和谐存在的自然逻辑性,对反应事物和应对事物的思想意识的整体性——所谓人的思维参照模式映现道体德用的属性特征、反应自身与自然及社会的同一性和统一体关系的整体性认识和应对方法,作一下简单的分析和讲解。
在社会生活之中,人们都会经历吃饭、睡觉、做事等生存所必需的活动内容,对于诸如骑自行车、游泳、走路这样的生活中的行为活动都非常熟悉,没有任何陌生感。但是大家却不知道这些生活中的身心行为活动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和生死观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人识别和实践不同事物的活动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什么这样说?任何一个人,只要他产生了某个想法,只要这个想法需求与生活内容、学习内容或工作内容有必然的关系,那么这个人就会因此产生思想活动内容和行为活动内容,而这些身心活动内容中也就必然包含了人的各种观点和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内涵了。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例如,一个人口渴了想喝水,那么这个人就会因此产生一系列的身心活动,只要这个人的想法与行为活动完全是处在自然而然的状态,即于想喝水的当下,去拿杯子倒水喝,直至喝完水的全过程,是自然流畅而不受其他杂念影响的身心行为活动的展现过程,是符合了生命活动的自然本能需求的内容,那么这种流畅的生命活动内容所体现出来的品行,就是古人所说的“朴”,或者称之为质朴的身心行为活动。那么应该怎样认识这个“朴”呢?这个“朴”字的涵义,在人的身上体现出来的是纯自然的身心行为活动,即在人的品行中没有任何的雕琢或伪饰的成分,是人的真心自性之主人翁于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自然流露。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人处于这样的境界中,完全是自然而然地展现自身的身心行为活动。也就是说,在这种境界中的人,心理活动与行为活动处在那种身心形神合一的状态下。人在起心动念时,出现了想喝水之念,继而出现了由想到指导自己行动,到完成喝水的全部过程。在这样的境况下,人的身心行为活动与自然环境中的水杯、水等事物便形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涵盖了人与水发生相互关系的自然逻辑秩序。
下面通过对人与水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一简单的分析,帮助大家认识人在口渴想喝水这一念头的指导下如何完成这一系列的身心行为活动,理解什么是本体论,什么是认识论,什么是方法论,这三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人要喝水,就会围绕喝水而产生一系列的想法。从人渴了想喝水开始,就需要产生要喝水的想法,要产生指导自己去拿水喝的想法——会产生如何去拿水,以及中间需要经历的过程、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应该观察的对象等;还要产生支配行为活动的想法——行为活动需要注意的内容,行动的途径,行动的过程,完成思想行为活动的要领,等等。
要知道,在自然流畅地完成喝水的过程中,都包含了非常复杂的身心活动的运化内容与发展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就自然饱含了系统工程的认识论体系,以及身心活动呈现出来的符合生命本能需求的自然逻辑秩序的方法论体系;由于在这一自然而然的“喝水”活动中,人的身心活动与自然环境及生活环境达成混然不可分的整体运化状态,那么其所体现出来的本体意识与自然的行为活动、与本能的生命活动,及与自然环境、与生活环境和生活内容等因素,同样构成了混然不可分的和谐整体性,对于人、事、物之间形成这种动态的平衡关系,我们就称之为认识论与方法论同时符合了本体论的本质内涵。当然,这也是“朴虽小,天下不敢臣”(《道德经》)的内涵和境界。
三论之间的关系
只要人的身心行为与自然及社会成为不可分的整体,那就一定符合了本体论的本质内涵,因为宇宙自然的绝对真理——道,兼容遍透于一切有形有相和无形无相的存在之中。什么是兼容?所谓的兼容性,就好比在一杯清水中放糖或盐一样,通过搅拌,大家就会发现糖或盐已经完全溶于水中,这样糖或盐与水的完全混化就体现出事物间的相互兼容特性。什么是遍透特性?所谓的遍透特性,就好比一种特殊的存在能够进入到某种物质的微观领域——分子、原子、量子、夸克等结构以及虚物质和反物质等存在之中,但又不改变这一切事物存在的形态结构和性状功能,老子讲的“无有入于无间”就是在强调道的遍透特性,这也是道在平常中的涵义之所在。
人在生活中怎样体现出道之性?人的身心活动与自然及社会形成的和谐整体性,即符合道的这种兼容遍透特性。可能讲到这里大家对本体论的认识还不是很明白,那么我们就从三论的关系来着手分析和理解。
其实人自身的生命活动源于道,由人所构成的人类社会也源于道,宇宙间的一切自然存在,同样还是源于道。哪怕是人的每一个念头的产生也都源于道。道是孕生演化整个宇宙自然的那个本体。人的本体即先天一气,亦源于道,以及人的真心自性之本体——实相也同样同一于道。
在刚才所举的日常生活事例中,我们就可以简单地了解到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涵义,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人在感觉口渴的时候,就会找水喝,水喝下去之后就会解渴,感觉到舒服。那么人产生口渴的这一念,就是本源于人生命活动的自然需求,人产生的任何念头都本源于虚寂实相,而道之体正是这个虚寂实相。因此人的任何思想言行都源生于道之虚寂本体,即是由道这一本体中生发出来的。对水能解渴的这一认识,是人这一主体对客体水之属性特征的自然反映,这是没有主客体分别的本体的认识,也就像老子所说的“以天下观天下”,这既是认识的本体,同时也是认识的方法。人通过喝水这一行动来应对口渴,达到了解渴的目的,满足了生命活动的自然本能需求,这时认识论、方法论与本体论就和谐地统一于整体运化的生命活动中。
人对自身需求这一本体的认识,对水这一事物本体的认识,对满足自身生命活动的自然本能需求而达成与水和谐关系的应对,从起念到完成整个思想言行应对内容和过程,是“形式即是内容,现象即是本质,过程即是结果”的整体展现。也就是说,在这样的境界中,认识是本体的认识,方法是源生于本体认识的方法,本体亦遍透于认识与方法之中。
常人的分裂与智者的统一
如果人在口渴的时候,不去喝水而去喝其他并不解渴的甜饮料。当口渴而产生想喝甜饮料的这一念时,就偏离了人的质朴之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偏颇心意呢?主要是源于受感官欲求浸染的习气所形成的偏执性,这种偏执性就自然导致了人思想言行的偏颇。究其根本,人的这种偏执性一旦形成,就会自然显现出偏执的思维参照模式,而这种偏执性思维参照模式中产生的一切心意活动的内容,以及因此所形成的对事物的认识与应对的方法,都是不符合人自身生命活动自然运化的要求的。
简单地说,人的偏执性思维参照模式就是人的假我,而人常常又受假我的驱使,这样在应对事物的过程中,身心行为就会常处在主观的自我想象之中,因此思想言行就会处在与自身生命活动、与自然及社会关系相分裂的状态中。这样人在与其他人、事、物发生关系时,思想观念与行为活动就不可能处在“三论”之统一体中了。
所以人常常会出现“身、口、意”相互矛盾的现象,这都是人的那个主人翁不能做主而假我直接支配了人的思想言行的缘故,在这样的本体、认识和方法的指导下,就会自然出现喝不解渴的甜饮料的行为活动内容,像这样事与愿违,便不能起到解渴的作用,反而造成碍身的结果,这种分裂的人格对人身心健康的破坏性是很大的。当然,人分裂的身心行为,肯定是完全不会符合生命活动自然本能需求的,而且还会与生命活动的自然本能需求相适应、相和谐的思想言行的自然展现内容相背离。从三论的角度来看此事,我们会知道,在身心行为活动与生命活动的自然本能需求之间,无论是本体、认识,还是方法,都不能达成和谐关系的整体性。这就是平常人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相分离的状态。
其实,一个呈现圆满觉行的智慧境界的人,可以给社会带来和谐性。因为他具有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整体的、完全的和彻底的智慧人格,在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及社会中各种事物发生关系的具体实践中,会使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于人的觉悟智慧中得到整体和谐的统一。
为什么这样说?人处在合道顺德的觉悟智慧境界中,自然会展现出智慧整体观的应对内容,自然会体现出智慧辩证法的实质。这时,就本体论而言,认识者自身与被认识的对象,既呈现各自本然的存在,又都处在同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就认识论而言,人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认识的客体,还是认识的目标,人是认识论中主客体的和谐统一;其认识所展现出相互关系的方法论也是这样的,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其认识事物的方式方法,既适合认识的主体,同时又符合认识的客体对象,这二者在人的智慧境界中,在展现出来的思想言行中,得到了辩证的统一。这样认识者与被认识对象的本体,在认识论与方法论中得到了完美的统一,即三论合一。
智者圣人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体中,是如何呈现觉悟智慧境界的呢?简单说就是“执大象,天下往”的映而不应之境界,是“往而不害,安平太”(《道德经》)的应而不执的境界。要知道,这些都是人生命力呈现出智慧性创造力的根本内容。
那么从文字上如何体现认识论、方法论和本体论的完美统一呢?佛学中有实相般若、境界般若、文字般若、方便般若、眷属般若的说法,如果这五个好似不同方面的智慧呈现“一”的境界时,我们就可以认为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合一了。对此,我们也可以看看《道德经》这篇巨著,这其中的每一段话,甚至是某一句话或词组短语,都是三论合一的完美体现。在这里我们就信手拈来其中的一段话用以示范说明。
例如,“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专气致柔能婴儿;涤除玄览能无疵;爱人治国能无为;天门开阖能为雌;明白四达能无知”。这段话讲述了人认识自身、认识自然和认识社会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这其中有认识的对象人自身、自然及社会的一切存在。认识的主体是人,要想达成这三论合一,就必须符合“人与自然及社会是和谐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一条件才行。那么这段话符不符合这样的条件呢?我们进行一下分析就清楚了。
在这段话中,“六个能”的涵义表达出人、自然与社会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认识的客体,同时还是认识的本身。怎样才能做到主客统一?那就要看“六个能”后面的文字:人身心活动所达到的整体和谐性境界,如能无离、能婴儿、能无疵;人的觉悟智慧所达到的圆满觉行境界,如能无为、能为雌、能无知。这时的人,所呈现的身心活动状态和圆满觉行的智慧境界,完全是处在三论合一的和谐统一体中的,没有办法分什么是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
“六个能”前面的文字也是如此。一方面,人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存在,其研究和探寻的内容与过程,是绝对离不开人本身的整体生命活动的,所以人在践行见证智慧真理的过程中,其身心活动状态亦是如此——不离三论。如载营魄抱一、专气致柔、涤除玄览,这些文字是指自然环境中动态的人之精气神的和谐运化状态,人在自觉自由的境界中不仅符合了人自身的自然属性,也同样符合了人的社会属性,而且在这个社会的自然中,还符合了宇宙自然的运化规律。
另一方面,人本身就具有社会属性,那么人的一切身心活动都离不开社会活动,所以人在进行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其思想言行的展现亦复如是——不离三论。如爱人治国、天门开阖、明白四达,这些文字是指社会环境中人的身心行为不仅符合了人自身的社会属性,也同样符合了人的自然属性,而且自然无为地生活在社会中,还符合了社会和谐运化的发展规律。
所以这六句话,直接把人自身的身心活动状态和智慧境界,以及在与自然及社会发生关系过程中的动态平衡的整体运化状态描述出来了,把人自身这个本体,把人混融于自然环境的生存状态的本体,把人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和谐整体性的本体,以及认识本体的方法途径和目的,都体现了出来。只有这样,才是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和谐统一。
整体即自然
最后我们再强调一点,所谓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都是人认识自身、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规律性的总结,并因此而形成的概念,是为了通过这样的概念划分来帮助人们理解人自身、人与自然及社会关系的理论性的内容。
实质上,人生命活动的自然展现,没有所谓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也可以说人任何思想言行的展现都包含着这三者的整体内容。所有应对的方法都来源于本体及本体的认识,本体也必然展现出与其相应的认识和方法,此三者是同时而混然地呈现的。只不过平常人即使是短暂地处在所谓的三论合一的境界时,也是不知不觉的,何况大多数时间都是处在盲目的、无明的、无知的生活状态中,所以出现三论相互分裂的状态就显得很平常了,也就自然不能和谐地统一于道体德用之整体中了。
圆满觉行的智慧境界,是自然无为地展现出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之和谐统一状态的,其符合事物存在与发展规律的整体认识,源于主客无别的自性本体;其合度量行的应对方法,源于本体与认识的统一,统一于每一个当下,统一于人、自然、社会的整体中,统一于道体德用中。
【注】(本文内容摘自刘战魁先生著写的东方智慧系列文化丛书第一部《智慧书》之《智慧养生与禅》,中医古籍出版社,2012.7 ISBN 978-7-5152-0195-5。)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