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各位听友,大家好,我是周濂,欢迎你来上我的哲学课。
开始之前,我还是给你们先说一段个人的经历。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帮着大人做煤球,现在的年轻人应该都没有这个经验了。星期天的上午,父亲在门前的空地上,把水、煤以及泥土按比例混合好之后,我就开始用一个模型制作蜂窝煤球,这样吭哧吭哧干了一个上午,原本杂乱无章的煤堆,就变成了上百个有模有样、摆放有序的煤球,看着它们井然有序的样子,感觉就像在南海检阅部队一样,特别的有成就感。
这段经历给我的印象如此深刻,以至于每当我读到《纯粹理性批判》中,先天的认识形式对经验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做煤球的场景。虽然这个联想初看起来十三不靠,但有一点是成立的,那就是先天认识形式的基本功能跟煤球模型是一样的,都是在为经验材料提供统一的形式。
说到这里,我要给你们区分几个概念。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里,人的认识能力被区分为感性(sensibility)、知性(understanding)和理性(reason)三个层次,这跟我们通常的区分方式不太一样,我们一般都是一分为二,把感性和理性相对立,可是康德却一分为三,感性是最低的层次,知性和理性属于较高的层次,你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理性是狭义意义的理性。因为康德还在广义的意义上使用理性,这个时候的“理性”就是泛指包括感性、知性和狭义的理性在内的所有东西。《纯粹理性批判》这个书名就是在广义的意义上使用理性。因为康德常常混用广义和狭义的理性,所以当你在阅读原著时要格外小心,一定要根据上下文判断它的确切意思。
其次我要说明的是,近代哲学家是在认识论的意义上使用感性、经验这些概念,这跟现代人的日常理解非常不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你这个人很感性啊!”这个时候的“感性”是多愁善感的意思。我们还会说:“你在爱情方面的经验很丰富嘛!”这里的“经验”是经历多多的意思。可是在康德这里,感性、经验指的就是纯认知的东西,它与情绪无关,与经历也无关。
康德认为,我们的经验知识是“感性直观”和“知性范畴”合作的产物。感性直观是对经验材料的一级加工,知性范畴是二级加工。感性直观包括时间和空间这两种形式,知性范畴共有12个,它们都是主体的先天认知形式。
我猜想有不少听友会表示困惑:时间和空间怎么会是先天的认知形式呢?因为按照普通人的日常理解,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存在,换句话说,它们是外在于主体认识的,要么是事物自身的存在方式,要么是事物之间的某种相对关系,总之,它们与认知主体无关。你要牢记于心的是,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恰恰就是要颠倒我们的这种观念,把时间、空间以及包括因果性在内的知性范畴,统统纳入到主体的先天认知结构之中,这是理解康德哲学的要点所在,也是难点所在,值得我们反复强调。
为了帮助你们理解康德的这个观点,我给你们介绍一下挪威哲学家希尔贝克构思的思想实验。他说,让我们想象一个交通巡警正在向警长报告一起撞车事故,但是这个巡警非常的奇怪,他告诉警长说:这起事故不发生于任何特定的时间,也不发生在任何特定的地点,反正它就是发生了。注意,他并没有说记不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而是说这起事故不发生在任何特定的时空之内。警长问他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巡警回答说:没有任何事情造成了撞车,既不是因为司机在看微信,也不是因为车速太快,车子本身也没出现任何机械故障,反正车祸就是这么发生了,压根就没有任何原因。说到这里,如果你是警长,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判断?你不仅会认为这个巡警在报假案,而且可能会建议他去精神病院咨询一下大夫。因为他犯的不是“经验性的错误”,比如报错了时间、地点或者是事故的原因,他犯下的是一个根本性的错误,他在报告一起完全无法被理解的事故。
这个思想实验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时间、空间和因果性,我们将无法获得经验知识,甚至完全无法理解这个世界。换言之,用康德的话说,时间、空间和因果性之类的知性范畴是使经验得以可能的条件。这些条件是在逻辑上先于经验的,也就是康德所说的“先天条件”。
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先天性,康德做过很多证明,我们无法详细进行讨论,我在这里只给你们介绍其中的一个证明,康德指出,我们可以想象没有任何事物、空空如也的空间,但是我们无法想象没有空间的事物。你可以停下来,仔细想一想,是不是这样的?康德认为,这个事实告诉我们,空间是在逻辑上先于经验的,它是使经验得以可能的先天条件。
我们刚才已经说了,感性的直观形式只有两个:时间和空间。知性范畴却有12个。知性是比感性更高一层的认知能力,感性的作用是“被动”地接受经验材料,而知性的作用则是“主动”地对经验材料进行综合统一,最终形成知识。我们一直在说,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倒转了认识和对象的关系,由此解决了休谟难题,从此因果性不再是心灵的习惯性联想,而是一种知性范畴,它与时间和空间一样,都是主体具有的先天认知形式。经验知识的普遍必然性正是由于这些先天的认知形式才得到保障的。
如果你仍旧不理解这个“哥白尼式的革命”到底有什么哲学意义。我想请你回想一下制作煤球的例子,在这个制作过程中,你说到底模型符合煤,还是煤符合模型呢?当然是后者,是煤符合模型。如果普天下的模型都是一样的,那么做出来的煤球形状是不是也都是一样的?同理,康德认为,先天的认知形式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正是因为有了普遍必然的先天认知形式,所以才确保了知识的普遍必然性。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解释了感性直观和知性范畴的各自作用,接下来要探讨理性,确切地说是“狭义的理性”到底有什么作用。你想啊,如果您拥有的只是《一站到底》选手的那类知识,就像麻袋里的土豆一样,彼此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联系,那显然是不足够的。为了使知识形成体系,就需要借助于理性的“调整”功能,把知识进一步的体系化和完满化。
康德认为,在这个体系化和完满化的过程中,有三个终极的理念,分别是灵魂、世界和上帝是,其中灵魂代表着主观世界的统一性,世界代表着客观世界的统一性,上帝代表着世界之为全体的统一性。这个想法初听起来很难理解,让我给你们举一个小例子,前段时间,布谷特别喜欢说“世界”这个词,比如有一天,她吃东西吃的很开心,突然两手一摊,坐在小椅子上,幸福地感叹说:“这个世界真美好啊!”我第一次听她这么说的时候,非常的震惊,因为她以前只会说这个冰激凌很好吃,那件衣服很漂亮,这首歌很好听,当她这么说的时候,只是在做一个一个的判断,可是当她开始突然说“这个世界真美好”这样高度抽象的话的时候,其实她就是在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做一个整体的表述,她试图对自己的知识做一个体系化和完满化的表述,用康德的话说,她是在试图把握客观世界的统一性,所以她必须要用到“世界”这个词。
总结一下本讲的内容,人类认识共分三个阶段,感性、知性和理性。感性的作用是被动地接受经验质料,知性的作用是主动地综合统一经验材料,感性直观和知性范畴作为主体的先天认知形式,确保经验知识的客观必然性。所谓“概念无直观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这句话强调的就是知识的形成,需要有感性直观和知性范畴的通力合作。但是形成知识还不足够,我们还需要形成有体系的知识,这个时候理性就出场了,理性具有“调整性”和“范导性”的功能,它的作用在于使知识成为统一完整的体系,康德把灵魂、世界和上帝称为“理性的理念”,需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它们只是调整知识的工具,不能作为知识的对象加以研究。一旦作为知识的对象,就会出现“理性的幻相”。康德认为,这正是传统的形而上学家犯错的根源所在。
我们曾经介绍过各种类型的上帝存在的证明,无论是阿奎那的宇宙论证明,还是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在康德看来,都是对理性的僭越使用,因为上帝不属于现象领域,而是属于物自身也就是本体世界。一旦我们把它们作为知识的对象加以考察,就会产生“二律背反”的问题,举个例子:
正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
反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
请问哪个命题是成立的,很显然这两个命题一正一反,互相对立,按照矛盾律,A和非A必有一个命题为假,可是在这里,我们偏偏无法做出真假判断,因为我们缺乏经验的证据,所以看起来这两个命题都有道理,但是两个互相对立的命题怎么会看起来都有道理呢?这就是先验的幻相,康德称之为“二律背反”,它会给我们的理性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
传统形而上学家们之所以争论不休,症结就在于此。康德为知识划界,时刻警告哲人不要越界发言,但是就像我们以前说的那样,康德并不能真正杜绝人们越界发言的行为。打个比方,康德的功能就像是交通协管员,站在十字路口随时准备冲着那些闯红灯的人吹口哨,但是交通协管员并不能真正杜绝闯红灯的现象,因为人性天然就有越界的倾向,就像人类理性总是忍不住地要去思考物自身,要把灵魂、世界和上帝作为知识的对象加以研究,这是人性使然。
康德批判传统的形而上学,他认为传统形而上学的症结就在于没有为知识划界。但是康德并不是要取消和摧毁形而上学本身,他在给知识划界的同时,也为信仰和道德留下了地盘。对康德来说,未来需要建立的形而上学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自然的形而上学,第二个部分是道德的形而上学,对康德来说,后一个主题尤为重要,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形而上学的出路不在科学知识而在道德自由之中。
好了,关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我们就说到这里,下一讲我们将进入到康德的道德哲学。
小布谷就是周老师的哲学实验室
周濂 回复 @Spring1126: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史其实都是人类精神成长史的微缩版
深夜听课
周濂 回复 @9_lt4sm7: 有助睡眠
学到这里突然发现之前很在乎各位哲人的理论形成的缘由,会去查他们的身世和历史背景,忽略了每一位的理论的历史意义和留下来的此后的争论,只是一句话却可能是十年百年的争论。脖子上挂着哨的交通协管员康德实力圈粉了。这个将灵魂世界上帝界定为调整知识的工具的这一句话,一下子维护了我内心的秩序,心里那条路瞬间就川流不息了困惑可能是因为总想要有答案,而思考本身可能就是想要的答案。
总是听着听着就不懂了,然后突然又懂了。
知性范畴十二个先验范畴,它们是: 量的范畴:1、单一性,2、多数性,3、全体性。 质的范畴:4、实在性,5、否定性,6、限制性。 关系的范畴:7、依存性与自存性(实体与偶性),8、原因性与从属性(原因和结果),9、协同性(主动与受动之间的交互作用)。 模态的范畴:10、可能性与不可能性,11、存有与非有,12、必然性与偶然性
康德特别强调知性的概念,这在当时非常有意义,那个时候,人们还无法确认时间、空间和因果性认知的经验基础,但是它似乎又不是不证自明的绝对理性。于是,康德在经验和先验之间加了一层知性概念,从而,协调了经验与理性的关系。 今天,我们已经知道对时空与因果性质的认识,与人类认知条件和经验范围有关,比如时间与空间属性是与观察条件和重力部分相关的变量,而不是永恒的定量。所以,如今知性已经不是解释世界的必要概念。
周老师太用心了
周老师什么时候出这本书?
周濂 回复 @条山郎: 可能会分上下册,上册争取暑假后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