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 |《梵高传》:真实还原天才画家的谜之人生

传记 |《梵高传》:真实还原天才画家的谜之人生

00:00
34:00

笨拙,贫穷,没朋友,人人叫他疯子……真实还原天才画家的谜之人生 。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适听人群 


想要了解天才画家--梵高的人


专业解读人 


舍丽尔。新闻人、翻译人


你将获得 


● 梵高是怎么落到贫困阶层的?为什么几乎人人叫他疯子?

● 梵高的作品到底好在哪里?

● 梵高之死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


书中金句 


● 没有人比他拥有更多的关于大自然的亲密知识,没有人像他那样热爱乡村生活,没有人像他那样接受过简单的农民生活及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原始联系的教育,也没有什么地方比阿尔更适合艺术家重新接触大自然纯净的诗意。


● “生命,就是离别、逝去和不断动荡——除此之外,我们不知道生命的其他含义。”


● 在他父亲的葬礼上他(梵高)曾这样斥责一个哀悼者:“死很难,但活着更难。”


精华笔记 


梵高传记有很多版本,我们介绍的这本《梵高传》,无情地打破了其他传记塑造的梵高浪漫的形象,披露了一个性格古怪孤僻、举止笨拙的梵高,他基本没朋友,常年与妓女交往,书中还指出他很有可能不是自杀的。


这个形象尽管看起来有点难以接受,但是必须承认,本书的梵高形象比以往任何一本都更加真实,《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评价这本梵高传是“里程碑式的,比以往任何版本都要全面充分得多”。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有两个理由。第一、这本《梵高传》取材于几千封书信和大量的文献。除了两个作者,还有20多位梵高研究专家参与了幕后创作,还专门开发了一种软件,用来解析大量的数据信息,这就使它内容更加真实可靠。第二、本书行文理性,虽然加入了一些作者的分析和推测,但基本上都是用事实说话,不多加感情渲染。


所以,今天要介绍的这本传记,也许更接近那个真实的梵高。


为了全面地展示这个真实的梵高,本书主要从艺术家的成长、艺术道路发展和死亡这三个阶段入手,回答了三个梵高谜题,全面解读了这位伟大艺术家的谜之人生。


第一个阶段,梵高是怎么从一个殷实人家的长子落到贫困阶层的?


第一个原因就是性格。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梵高父母严格而刻板的家庭教育,部分程度上造成了梵高孤僻古怪、敏感易怒的性格,他经常无缘无故挑起争吵,人际交往能力特别差。


第二个原因是家族遗传的精神疾病。有证据表明,梵高父母双方的家族中有好几个精神病患者和自杀身亡者,梵高生命最后几年,精神病两三个月就发作一次。梵高的狂热和敏感并不仅仅是艺术家的多愁善感,也有精神疾病的影响。


所以,这样的性格和精神状态造成梵高在上层社会完全无法适应和立足。青少年时期,他的学业和职业全部失败,这使得本就孤僻的梵高更加远离了他的家庭和阶层,落到了底层社会。


迷茫中他偶然地捡起了画笔,用画画来打发时间,这年他已经28岁了,无心插柳之举,却造就了一代艺术大师。


第二个问题,梵高的作品到底好在哪里?


梵高人生的第二个阶段,从28岁到37岁这十年,在艺术上开辟了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他打破传统,用匪夷所思的色彩与变形扭曲的形象来表达他的激情,被称为后印象派的先驱,这也是他能成为划时代的艺术家的主要原因。我们通过他的三幅代表作,《吃土豆的人》、《向日葵》和《星夜》的诞生过程来看他的艺术成就。


第一幅作品《吃土豆的人》是梵高在荷兰时代的早期代表作,这一时期梵高沉浸在为底层农民作画中,他一直在努力寻找比黑色更深沉的颜色,来表现工人和农民艰难肮脏的生活状况,整体风格厚重暗沉。《吃土豆的人》的画面看起来很粗糙,透视比例也不准确,但这正是农民的生活,他们生活在黑暗压抑中,卑微肮脏,却逆来顺受,只求劳动完一天后,能吃几个土豆做晚餐。这幅画全面展现了梵高当时的艺术观:画的像不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艺术家必须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正是这一点不一样的尝试,让梵高往伟大艺术家的道路上踏上了第一步。


第二幅代表是我们熟悉的《向日葵》系列。这是梵高在法国时期的作品,这一时期梵高在用色上受到了印象派的影响,调色板比荷兰鲜亮了很多。但在整个画面的表现上,又不同于印象派,梵高更大胆地把透视、比例、形状都做了变形和扭曲,用来表达自己内心强烈的情绪。在《向日葵》系列中,梵高画枯萎的向日葵,放大每一个花瓣枯死的细节,他也画鲜艳怒放的向日葵,每一朵都有亮黄色花瓣和耀眼的种子,像一个燃烧的小太阳。梵高这种独特的绘画语言,被认为是艺术史上一项举足轻重的突破。


 但依照当时艺术界的审美标准,梵高的画一点都不像,一点都不精致,也一点都不美。梵高在巴黎依旧是四处碰壁。两年后,他去了法国南部小镇阿尔,在阿尔到达了创作上的高峰。但也是在阿尔,梵高的精神状态每况愈下,终于发生了著名的割耳事件,精神病彻底爆发了。


第三幅代表作《星夜》就是梵高在精神病院创作的。在这幅画里,36岁的梵高给我们展现了一个高度夸张变形的星空画面,它们翻卷涌动,好像是一个个庞大的漩涡,几乎要爆炸,也许这正是梵高的幻觉和内心挣扎的体现。本书认为这也许是梵高大脑中的非正常神经元的“爆炸”,动摇了掌管意识和认知的神经基础,他看到的世界不对劲了,死亡仿佛不远了。


最后一个谜题,梵高到底是不是自杀的?

这本书用大量证据表明,他的死很可能是意外中枪,并不是自杀。


割耳事件后,梵高的精神病彻底大爆发,但是他依然坚持在发病间歇继续画画,还离开了精神病院,于是死亡突然降临。1890年7月27日,梵高在奥维尔乡间作画时中枪了。由于伤口致命,医治无效,离开人世,时年37岁半。


关于梵高之死,传统上都认为是开枪自杀。但本书至少提出了4点疑问,从子弹在体内的路线、枪支消失、没有遗书、当地有人指出有嫌疑人这几个方面,有力地质疑了梵高自杀说,提出了意外中枪的说法。


梵高的故事结束了,你可能渐渐喜欢上了这个性格更加复杂丰满的梵高形象,这个梵高更像是一个真实的普通人,他是一个艺术上的天使,但是从生活角度上说,他确实如译者所说更像是一个灾难性的“黑天使”。当我们听完这个关于梵高的故事后,我们不如再次打开梵高的画作,仔细看看那几朵灿烂怒放的向日葵,去感受他生命中的热情和挣扎吧。


策划编辑 | 胡潇方

音频编辑 | 陈子夫

播音 | 路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李炜_David

    即使在最惨淡的时候,梵高对这个世界也是心怀悲悯。莫扎特,曹雪芹都是这样的人。

    余唯爱莲 回复 @李炜_David: 李炜感悟 真切深重

  • 冬日阳光悦读

    为毛不是fan一声?

    半书半山 回复 @冬日阳光悦读: 是因为没饭吃,要搞饭,所以叫饭糕吗?

  • Studyhard420

    人们都很羡慕天才,但现实中真的有天才吗?我认为只有不努力的笨蛋。

    伫立小楼风满袖 回复 @Studyhard420: 说的太对了,梵高绝对不是天才,只是因为他疯狂的热爱,坚持不懈的创作,才使得他有如此高的成就!

  • 柠檬稻田

    我记得初中时,买过一副《星月夜》的拼图,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把它完整拼完。那是我第一次认识梵高先生,同时也是那一次我对艺术这一学科有了不一样的看法。那个时候的自己并不觉得这个作品透露出一种夸张,混乱的情境。而是在大星小星回旋下的夜空里,看到一个无亘神秘,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就像是那首诗的描写,“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是一种缥缈轻灵的梦幻。《星月夜》是梵高的代表作,不同的人面对这幅旷世之作都能悟出不同的看法吧。更多的看法认为蓝色代表忧郁,伤感。可我认为蓝色是平静,纯净和克制。尤记起电影《至爱梵高》的主题曲,也是这种感觉。😊

  • 斯佳丽Scarlett

    梵高为人太单纯了~祝你在天堂没有悲伤,爱你!

  • Studyhard420

    梵高,一个平凡之人,又是一个崇高的伟人。画的是底层劳动人民,表现的却是艺术的享受……

    肖肖肖恩s 回复 @Studyhard420: 为什么是"却"呢?

  • CoraCJY

    主播很棒

  • silkitty

    这发音真别扭

  • 小章鱼zhang

    满怀善意的画家和带来新的审美风格的开创家。初中知道梵高觉得这是莫名其妙的天才,而现在感觉他是生于守旧的家庭中却追求自由,他爱自己的家人,爱那些底层的民众,爱这世界的一切。然后他又不善交际,情绪起伏不定,嫉妒心重的特点,这也就是真实的梵高吧!没有那么多浪漫色彩,却非常真实,也让人为之动容的存在。穷困潦倒之时仍然保持对底层的慈悲和别人的善意,甚至在自己将死之时也试图袒护那些凶手。若不是今天听到这本书,我也不会对他肃然起敬,这个有血有肉的人。

  • 故事说到哪了呢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