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课|《理性之谜 》3:「宽」以律己,「严」以待人——理性的奇葩特性

第056课|《理性之谜 》3:「宽」以律己,「严」以待人——理性的奇葩特性

00:00
12:04

BOOK 16 

理性之谜》

The Enigma of Reason


作 者: HugoMercier &Dan Sperber

出 版 社: Harvard UniversityPress 

出 版 时 间 :2017-04-17

ISBN:0674368304


作者简介  

雨果·梅西埃(Hugo Mercier),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哲学、政治和经济学项目博士后,法国最大的科研机构——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是理性的功能和运作机制。


丹·斯佩贝尔(Dan Sperber),法国社会和认知科学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荣休教授,其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是认知人类学和语用语言学。


书籍简介  

理性使我们成为人类,是我们知识和智慧的源泉。如果理性如此有用,为什么它不会在其他动物中进化?如果理性是可靠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不理性的行为呢?


 Hugo Mercier和Dan Sperber在他们对理性的演变和工作原理的突破性叙述中着手解决这个双重谜团。他们从真实生活场景和实验证据着手,认为理性不是帮助我们做更好的决策,而是帮助我们将我们的信念和行为证明给他人,通过论证说服他们,并评估他人向我们提出的理由和论据。



换句话说,理性帮助人类更好地利用其独特丰富的社会环境。这种「互动假说」解释了为什么理性会演化以及它如何适应其他认知机制。它解释了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问题 - 为什么理性偏向于我们已经相信的东西,为什么它可能会导致可怕的想法以及对好想法的传播是不可或缺的。


《理智之谜》是一本有趣、见解独到的书,将引发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之间的争论,并使许多理性的人重新思考自己的想法。


本书第三讲  

「宽」以律己,「严」以待人——理性的奇葩特性


本讲思考题 

理性的特点是「宽」以律己、「严」以待人,那么如果条件有限,有时候你找不到其他人,只能独自一个人孤独地思考问题,那你有什么办法激发理性、让它像在批判其他人的理由时那样全速运转呢?请留言告诉我你的思考。


本讲精华内容  

我们继续说《理性之谜》这本书。


今天这讲和下一讲,我们要让新、旧两种关于理性的理论来个正面对决。上一讲,我们是让传统理性理论的代表「双系统模型」与视角很奇葩的「互动假说」展开了一场同场竞技,让它们分别出手去解释理性的那两大谜团,结果似乎是平分秋色。而这一回,我们要让它们要决出个高下。


当然,对决的结果其实很容易猜哦。《理性之谜》这本书既然是「互动假说」的两位提出者写的,那打擂台的结果当然是一边倒啦——「互动假说」这个新理论肯定是完胜。


在今天和下一讲里列举的那些现象,都是老理论解释起来有点困难,而新理论却可以解释得很通透的。


今天对决的擂台,主要搭在心理学家人工创设的实验室环境里,而下一讲,我们把擂台搭到现实世界中去。


今天我们主要讲两个实验。它们一个叫「意不意外」,一个叫「宽不宽松」。


「意不意外」

我们先来看「意不意外」这个实验,它想要考察的是这样一个问题:


理性是更关注环境中那些让自己感到惊讶和意外的信息呢?还是更关注那些符合自己预期的信息呢?


按照传统理论的思路,理性是一种认知工具,是用来对我们身处的环境做出一个更准确的描述的。而环境中最有用的,显然是那些让我们感觉惊讶和意外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里往往包含着新出现的危险或者机遇,对生存的意义最大。


所以,理性思考如果是一种认知工具,那么它就应该更加关注环境里那些让我们感到惊讶和意外的信息。这好像挺显而易见的,对吧?


但实际上,实验结果恰恰相反,理性思考反而会让我们把关注点落在意料之中的信息上。


这个实验是由心理学家托马斯·艾伦设计的。


在实验里,他给受试者看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名头戴发带、还带着墨镜的黑人男青年——这其实是黑人社区里那种街头小混混的经典造型。


在照片下面,有两句话,描述了这位黑人小伙子的两种行为,第一句话是“他朝一位女售货员骂脏话” 、第二句话是“他在拥挤的地铁上给老人让座”。


了解一点美国种族状况的人都明白,前面这第一句话是绝大多数美国人对黑人的刻板印象,是意料之中的一个信息,而后面这句话是反刻板印象的,是一个意料之外让人惊讶的信息。


而研究者要看的,是受试者的目光在哪条信息上停留得更久。停留得越久,说明受试者对这条信息越关注。


研究者设置了两种条件。第一种条件是让受试者看照片和文字的同时还要求他们记住一串数字,这是干扰人们理性思维的操作。


在这种条件下,那个用来做精细思考的系统二都用来记数字啦,所以他们对照片和那两条信息的处理基本上就是由系统一的直觉来完成的。


而第二种条件去掉了这种干扰,要求受试者认真地看照片和那两句话,这种条件下,受试者是可以调用他们的理性思考的。


结果是,当人们用直觉来观察时,他们的目光更多地停留在意料之外的那个让座的信息上,而当他们用上理性思考的时候,目光反而更多停留在意料之中的那个骂人的信息上。


也就是说,这个实验反映出来的情况是,直觉的目标才是收集环境中最有用的信息,而推理的目标反而是确认受试者本来就有的刻板印象。


如果按照传统理论把理性理解成一种认知工具,那理性应该比直觉还要更关注那些意外的信息才对,所以它很难解释这个结果。


可是我们如果用「互动假说」来理解的话,那这个实验结果再合理不过啦。在一个缺少相互争辩的环境里,理性的主要功能是为自己辩护,那它当然不会反驳自己内心的感受,反而是要袒护自己。


所以它在确认自己刻板印象的信息上给予更多的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了。而直觉呢,是由千百万年的进化塑造出来的,它反而对环境中新颖的信息更加敏感。


在这个实验的交锋上,胜利的显然是「互动假说」。


「宽不宽松」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实验——「宽不宽松」。这个实验是《理性之谜》的第一作者雨果·梅西埃和他的合作者设计的。它想考察的是:人们对待自己提出的理由和别人提出的理由是不是标准一致?


这个实验一共有三个阶段,稍微有点复杂,但设计的非常巧妙:


在实验的第一阶段,受试者要解决五个简单的推理问题,问题都是关于卖水果的。比如有一道题是这样的:


如果已知条件是「商店里没有苹果是有机的」,那么请问以下哪个选项正确:

a. 有些水果不是有机的;

b. 无法确定在这家商店里水果是不是有机的。


研究者要求受试者尽可能快地做出选择,也就是用直觉来做推断。这里我们假设有一个叫小李的受试者,他选了错误的答案,也就是「b. 无法确定在这家商店里水果是否是有机的。」


你可以想一想,为什么这个答案是错的。


接下来是实验的第二阶段,受试者要重新看那五个问题和自己的答案,这次,他们要给出选那个答案的理由。也就是说,这一回,他们得调用理性思维。


而且,如果他们觉得之前的选择错了,那可以修改答案。结果只有14%的受试者做出了修改,而其他绝大多数受试者给出的理由都是支持他们一开始的直觉的,尽管他们一开始的选择里有很多错误。你看,这其实还是给自己辩护嘛。


而且这也也可以反映出,人们对自己给出的理由,要求是很宽松的,不会去深究里面的对错,只求给自己的行为找个看着挺顺溜的借口就可以了。


比如,小李就没有修改他的答案,在重新看刚才那道问题的时候,他给出的理由是:「因为除了苹果,我们对店里其他水果一无所知,所以当然无法确定店里水果是不是有机的。」


接下来,是实验的第三阶段。受试者又一次重新看五个问题。


这一回,每次问题出现之后,研究者就提醒受试者,刚才他们选择的答案是什么。然后研究者又告诉他们说:「有另外一人在几天前也做了这些题,而那个人给出的答案跟你不同,你来看一下,他选择别的答案的理由是这样的」。接着就把别人的那些的选择和理由拿给受试者看。看完这些理由之后,受试者可以改变主意,也就是被这些跟自己不同的理由说服,也可以坚持原来的答案。


关键来了。在刚才这一步里,研究者做了一点手脚。五个问题里其中有一个,研究者撒了谎。比如,研究者告诉小李里说:「你刚才选择的答案是a. 有些水果不是有机的。不过几天前另一个人选了b,那个人给出的理由是:除了苹果,我们对其他水果一无所知,所以无法确定店里水果是不是有机的。」


其实,这才是小李他自己刚才给出的理由。


由于这个实验流程很长,而这个小机关又是埋在一堆相似的问题中间的,所以大部分受试者都没有意识到这个所谓别人给出的答案和理由其实是他们自己的。


研究者设置这么一个机关,就是要看一看,当受试者以为自己的理由是别人给出来的时候,他们的态度会有什么变化?


结果怎么样呢?受试者会赞同他们自己不久前提出来的这个理由吗?


不会。


只要当他们认为这是别人的理由,他们就变得更加挑剔,而且很倾向于否定:在超过一半的情况下,他们都觉得这些理由是不合格的。


更妙的是,受试者倾向于拒绝自己的坏理由,而不是拒绝自己的好理由。也就是说,只要我们以为一个理由是别人提出来的,那我们对它不但态度上更挑剔,而且思考也更深入了,我们变得更能区分好理由和坏理由


小李最初给出了一个坏理由,而当他认为是这个理由是别人给出来的时候,他就能挑出这个理由的毛病,他会说:「虽然我们的确对其他水果一无所知,但是苹果就是一种水果啊,既然苹果不是有机的,那当然就可以确定有些水果不是有机的。那个家伙的推理是错的。」


而反过来,如果小李一开始就给出了一个好理由,那么这一回他虽然带着更挑剔的眼光,但他还是会被这个理由说服。


这让我想起周恩来总理那句名言,他说做人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对自己要求要严一点,对同志要宽松一点。


而这个实验揭示的道理是,人对待理性恰好是反过来的,我们是「宽」以律己,「严」以待人:对自己给出的理由要求很宽松,能把自己和别人哄过去就行了;但对于别人给出的理由,那是相当高标准、严要求,挑剔得很。


这个结果,用「双系统模型」那种传统的理论还是很不好解释。只要把理性当做一种认知工具,那它基本上只就跟问题本身的性质有关,只要问题本身没变,那么无论推理的角色是自己还是别人,理性的表现就不应该有什么差别,没道理推理的表现跟着身份的转变而变化。


而「互动假说」就很容易解释这个实验结果。它这不就是理性两大功能的分工吗?理由是自己提出来的时候,它的功能是为自己辩护,既然要证明自己是对的,那当然就睁只眼闭只眼啦;而理由是别人提出来的时候,理性的功能是防忽悠,不能轻易上别人的当,那当然就严格啦。


我觉得这个实验反映出来的「宽」以律己,「严」以待人这个规律就对「互动假说」最强大的支持。


我们通过「意不意外」和「宽不宽松」这两个实验一路看下来之后,是不是能下结论说,把理性视为一种认知工具的传统理论彻底完败了呢?


暂时还没有。因为除了这种刻意设计出来的实验情境之外,我们还得考察一下现实世界。


你觉得在现实世界里,哪个群体是最善于运用理性的呢?


我想大部人的答案应该是科学家


而科学家难道不就是把理性当做一种「认知工具」来解决科学问题的吗?


而且科学家群体似乎离各种互动场景很遥远。事实上,科学史上有很多关于「孤独天才」的故事。


在这些故事里,科学家是孤胆英雄,靠一个人离群索居的思考成果推动了科学的重大发展。


那「互动假说」怎么解释这些现象呢?我们留到下一讲再说。


别忘了,在这周的节目下留言,有机会赢取我们的定制礼品。那我们这期节目就到这里啦,这期的主题其实还没讲完,我们下期再续。祝你生活愉快。我们下期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子非鱼xzw

    可以转换一下视角,把自己遇到的事情 抉择判断 和思考想象成发生在别人的身上,用第三人称视角来考虑分析自己的行为和想法进行批判。这样很大程度就可以做到严以待己了!哈~

    魏知超 回复 @子非鱼xzw: 第三人称这个方法好。这跟节目之前说过的那种把一件事想象成发生在他人身上会怎么处理的方法道理一样。与自己拉开距离,可能就会更理性地思考。

  • 仙灵灵灵要不试试

    自言自语

    魏知超 回复 @仙灵灵灵要不试试:

  • Wnann

    可能我有点挑刺了,意不意外的实验里我觉得实验者有一个默认的前提是:美国人对黑人有一种不好的刻版印象。但是真正的受试者有没有这种刻版印象呢,没有确认。第二个宽不宽松我的答案也是b,原因是前提只说到店里没有有机的苹果,但是也没有说一定有苹果,所以当店里根本没有苹果的时候,我们就不确定水果的有机情况了

    魏知超 回复 @Wnann: 第二个问题,书里原文是in the shop, “none of the apples are organic.”in the shop这个短语似乎已经明确界定,店里有苹果,但是都不是有机的,可能是翻译成中文后才产生了不一定有苹果的歧义。

  • 木木_易art

    记得老魏又推荐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啥?谢谢啦!

    魏知超 回复 @木木_易art: 啊?是后面那一期里推荐的《12怒汉》(12 angry men)吗?

  • 一锅YG

    我一般于要独立完成某项任务时,第一步将有限的时间进行阶段性的划分,第二步把任务快速的完成,第三部将完成的初稿在划分的时间阶段内不断的进行完善,直到正式提交之前。

    魏知超 回复 @一锅YG: 这就相当于,第三步把自己切换到了一个审视的视角,去审查之前的自己有那些地方没有做好。

  • 听友93704617

    离群索居者在自己与自己较劲时,必须心甘情愿地去关照相反的甚至是对抗的思想。

    魏知超 回复 @听友93704617: 类似于自己跟自己下棋,一人分饰两角,要切换到对面去看自己下的棋。

  • RomanaGallifrey

    对自己的观点提问“为什么”“如果反过来看呢/不这样呢”“还有没有其他可能”,如果自己想不出来,做个弊,上网搜一下相反的观点,

  • FFFFF402

    独处的时候可以跟自己解释、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