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洞经音乐(今麒麟区),其历史源流据口碑材料说:“曲靖的洞经曲谱,是清乾隆年间,来自江南的一位知府,在当时曲靖的一些举贡生员中传授的。”虽然知府未必懂得洞经音乐,但在曲靖首倡洞经音乐并给予积极支持,在清代云南各地的地方官员中,并非孤例。传到一百多年前的晚清时期,县城内主要为“宝善堂”,当时由于文昌宫内的洞经人员与日俱增,一批洞经艺人不得不由“宝善堂”分出,先后又成立了两个洞经会,一个叫“新宝善堂”,会坛设在东门文庙斗阁内,一个叫“辅元堂”,会坛设在南门“纯阳阁”内。此后,三大洞经会大量招收知识分子入会,此后不断都有新人充实。到民国三年,昆明大商号“同庆丰”的老板、号称中国钱王的王小斋,为了给老人办丧事,专门雇轿夫把曲靖洞经堂十六名成员抬到昆明演奏,在昆七天,花银数千,轰动一时。继后,贵州盘县的知名人士也专门来曲靖聘请洞经堂到盘县城乡谈演了四十多天。沾益、马龙、陆良等附近各县更是频繁邀请,谈演不断。此时,曲靖洞经活动曾一度兴旺发达,名声大震,在这些洞经会中,尤以县城、越州、珠街为盛。越州镇有“宏仁坛”、“崇善坛”、“新宏仁坛”;环城有“善化坛”;珠街乡有“广化坛”,清光绪年间改为“问心学”;三宝乡有“中和坛”、“辅善坛”、“修善坛”、“本道坛”;潇湘有“仁寿坛”;其它的乡镇如亮子、张官营、辽浒、尹家屯等,都有过洞经会组织。民国期间曲靖的洞经活动,在民间中有了很大普及,解放以后曾一度销声匿迹,改革开放以来,重新恢复起来的洞经音乐,在曲靖城区、珠街乡、三宝镇、越州镇等洞经音乐社团组织,已不再是有经文相伴的文人荟萃的祭典庙会活动,而完全演变为单纯的民间音乐演奏形式了,同时它也为民间的“丧葬”、“祭祖”和“家庆”等活动奏乐,以示隆重。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