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测试,到底是科学,还是偏见与歧视?
本书关键词
智商测试 IQ 智力探究历史
专业解读人
张峰。清华大学科学哲学硕士,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媒体推荐
《芝加哥论坛报》:古尔德是个有着深刻见解的学者,他的才智、经验和学识远远超出了生物学领域……他是卓越的自然史评论家。
你将获得
● 颅骨测量术和身体测量术,可以对人类的智力进行准确测量吗?
● 现在流行的IQ测试方法,真的可以准确测得人类智力吗?
●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人类的智力呢?
书中金句
● 生物决定论这个主题有一个漫长、复杂而颇有争议的历史。我们很容易因为陷入这些抽象理论争论中的细枝末节而感到困惑。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人类生命的意义正是因为有这些错误的争论而逐渐缩水——而首先,就是处于这个原因,我们也必须具有毫不动摇地揭露这些被误用于不同社会目的的科学谬误的决心。
● 比奈不仅拒绝把IQ标记为先天智力,还拒绝把它视作一种可以对所有孩子按照智力价值排序的常规手段。他设计量表只是基于有限的目的,即为了完成教育部委托的任务:作为一种实用性的指导,识别那些因表现欠佳而需要特殊教育的孩子——那些我们今天称为有学习障碍或轻度弱智的孩子。
● 相信任何一个有名称的东西都一定是一个实体或者生命,自身都有一个独立的存在,这种倾向总是非常强烈。如果找不到真正的实体对应这个名称,人们不会因此而设想没有这样的实体存在,而把它相信成某种特别深奥而神秘的东西。
● 科学家并不仅仅为了清理和净化而去揭露。他们根据对事物本性的不同理解而反驳旧的观念。
● 我们的生命仅有一次。没有什么悲剧比生命的枯萎更加令人沉痛,没有任何不公比失去抗争的机会和希望更让人绝望,而这一切本来源自外部强加的禁锢,却被误认为来自内部的遗传。
精华笔记
该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与科学史学家斯蒂芬·杰伊·古尔德。他曾任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馆长和美国科学促进会会长,并在哈佛大学教授古生物学、进化生物学和科学史。他还是美国麦克阿瑟奖(俗称“天才奖”)的首批获奖者。古尔德笔下的《人类的误测》逻辑清晰,论述严密,参证详细,自1981年出版,后被翻译成10种文字,全球累计销量超过25万册。
《人类的误测》的写作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了人类对于自身智力探究的历史,并批判了其中的谬误。
19世纪,“颅骨测量术”和“身体测量术”等物理学的测量是智力测量的主流;
20世纪初,从比奈量表发端的IQ测试,即智商测试成为智力测量的主流,并深刻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之后,随着心理学和生理学的发展,科学家又试图剥离出实体的,恒定的“先天智力”。
一、19世纪
在19世纪,种族偏见和歧视,特别是对黑人的种族偏见和歧视,与当时“生物决定论”的思潮相结合,是智力研究的主流,使用的方法主要是“颅骨测量术”和“身体测量术”。
较早对不同人种进行测量实践的,是美国医生塞缪尔·乔治·莫顿。莫顿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收集不同人种的头盖骨,一生共收集了1000多个头盖骨。莫顿收集这么多的头盖骨,并进行测量,是为了证实他的假说:不同种族的地位,可以通过大脑的物理特征,特别是根据大脑的大小,来客观的确立。这就是颅骨测量术最早的起源。
到了19世纪下半叶,颅骨测量学大师保罗·布洛卡及其学派,把颅骨测量学推向了顶峰。他们改进了莫顿的测量方法,利用解剖学,把原来的测量颅腔的大小,改为直接测量人类大脑的大小,也就是给大脑称重。他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一般来说,成年人的大脑比老年人的大,男性的比女性的大,杰出的人比平庸之辈的大,优等种族的比劣等种族的大。因而,布洛卡学派认为:智力的发展与人类大脑的大小存在着非常明显的联系。
颅骨测量术以白种人更聪明作为预设。而各种颅骨测量方法无非都是为了证明白种人的颅骨和其他人种有所不同,因此白种人是优等种族,在智力方面具有优势。建立在种族偏见之上的测量方法,虽然披着科学的外衣,使用了一些所谓“科学”的手段,但最终都无法避免沦为伪科学的命运。
除了颅骨测量术之外,身体的某些特征也被认为是智力高低的标志,被用来区分种族的优劣,被称为身体测量术。比如,测量我们小臂与大臂的比例,测量人类小腿的肌肉、鼻梁的高度等等,试图证明白种人更高等,而黑人更低等,更接近猿类。与此同时,在19世纪,热衷于身体测量的研究者们,不仅仅把测量结果用于研究不同的种族,也运用到同一种族内不同人的智力或其他方面优劣性的判断上。
19世纪非常流行的颅骨测量术和身体测量术试图通过物理测量,去区分不同人种之间智力的优劣。这些研究都是建立在种族偏见和歧视基础上,无法真正对人类的智力进行区分和测量,得出的结论也必定也是错误的。
二、20世纪初
20世纪之后,颅骨测量术和身体测量术开始逐渐被摒弃, IQ测试成为智力测量主流。IQ测试方法最早的雏形,是法国心理学家比奈所设计的比奈量表。比奈量表汇集了一系列和日常生活相关的能力,并设计成试题,希望通过足够多的不同能力的测试结果,计算出一个简单的分数来反应孩子的整体潜能。比奈的初衷是为了识别那些可能会遇到学习困难的孩子,但大众现在所认知的IQ测试的目的,和比奈的初衷是相违背的。我们现在常常把IQ测试作为测量智商高低的方法,区分出天才、普通人,以及弱智低能,而并没有多少人会真正关注怎么提高低分的人的分数,这主要是因为20世纪初IQ测试在美国的错误使用和传播。
美国的心理学家进一步发展了比奈量表,并把它运用到大众智力测试当中。他们认为人的智力是先天的,是与生俱来的,是遗传所得的。他们通过IQ测试,试图把人的智力分为三六九等,并决定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正是由于IQ测试的发展,美国的很多国家政策都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它导致了1924年《美国移民法案》的出台,限制移民进入美国,另外,优生学在美国被推广并盛行开来,智商歧视也加剧了美国就业中的歧视现象。
不过,本书的作者告诉大家,IQ测试根本不能代表一个人的智力,在美国推广的IQ测试实际上是破绽百出的。IQ测试试图用带有主观色彩的,需要后天习得知识的题目,去获得所谓客观的、先天的智商,最终是不可能得到这样一个客观的数值的。IQ测试发展至今,虽然已经尽量避免带有主观色彩,需要后天习得的知识题目的出现,所测得的分数能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人,在特定状态下的观察力、逻辑思考能力等大脑的基本能力,但是仍然无法完完全全代表我们真实的先天智力。
三、20世纪之后
人类探索智力的脚步从未停歇。20世纪的许多科学家试图找到一个能够代表先天智力的实体,这个实体是一个不受后天学习和环境所干扰的,不随时间改变的常数。他们试图用数学的方法推算出人类智力中存在的常量,代表智力这样的实体存在,都没有获得成功。
我们该怎么理解智力呢?一般而言,智力是指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多方面的能力的集合。虽然智力包含着多方面的能力,但它并不是多方面能力的叠加,而是在不同环境和情况下的有机结合。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到,智力虽然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但后天因素对它的影响更大。而且,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是紧密结合的,并不能单纯剥离出所谓先天的智力,更不存在所谓智力的实体。
策划编辑 | 左宓
音频编辑 | 陈子夫
播音 | 敖武
体毛这么多,还高等种族,成吉思汗都怒了
感觉作者是为了批判而批判,智商绝对是分三六九等的,也是遗传的,但智商高≠成功这也是肯定的,因为成功的标准不是唯一的
抽个象 回复 @田文明_06: 人家也没智力说都一样啊,说的是测量
好
要承认人的智力有高低!但是不要因此而智力高低而歧视!何必让一个智力一般的人去拼命学习什么理论物理,高等数学,学一个技能不是更好!如果智力没有高低,那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懂相对论?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多好啊
我这次是认真的。好久没这么听书了。
在此节目中学到很多知识!谢谢主播们的精彩解读!
喜马讲书 回复 @rosesunny222: 谢谢你喜欢呀~也希望每天来听我们的节目!
基因是多样化的,如同自然界,没有哪种生物是多余的。
白人就是想方设法想证明自己比别的种族高等,后来反背亚洲人打脸,智利就是在做事情的时候多用一点小心思,多思考,就可以达到中上水平,我们不能决定先天的基因,但是通过后天的练习,我们能够有所成长,就像一项技能,还有肌肉,还有智慧
献给把测量和心理学研究结论当作至高无上的信条的人们
赞赞赞,我就特别讨厌那些极端的科学主义者,啥都用所谓的科学去衡量。这部书的解读,最后那些观点总结得特别好,深表赞同。
南無克蘇魯理中客天尊 回复 @劳动者15638186cyt: 本书的观点 恰恰是崇尚科学 尊重事实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