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由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推出的《红色闽都——红色遗迹》。
位于吉庇巷北侧60号,始建于明代的谢家祠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建筑,在近代,它曾是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宣传革命思想的地方,还是福州学生爱国活动的集中区。1919年的“五四”运动,在谢家祠成立了福州学生联合会(后改为福建学生联合会)。从此,谢家祠成为福州爱国学生运动的组织指挥中心,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承载了重要的历史角色。
今天的红色遗迹就和大家分享福建学生联合会旧址谢家祠的历史故事。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当天下午,北大等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集会,他们打出“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等口号,要求惩办巴黎和会代表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学生游行队伍痛打了章宗祥,火烧了曹宅,引发“火烧赵家楼”事件。北洋军阀政府派出大批军警逮捕学生,引起全国公愤。5月7日,为支持北京“五四”运动,福州各校学生2000余人在南校场(今五一广场)举行集会,上街示威游行,声援北京学生爱国运动,高呼“惩办卖国贼”、“释放被捕学生”、“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等口号。福建督军李厚基派出军队、警察上街制止,见到学生声势浩大,不敢镇压。
为了坚持长期斗争,5月中旬,福州中等以上学校学生吉庇巷谢家祠开会,正式成立福州学生联合会,以领导学生爱国运动。
不久,北京政府拒绝惩办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以及北京大学闽籍学生郭钦光在"五四"运动中被捕并被殴伤致死的消息传到福州,福州学生万分愤慨。学生联合会于 24 日在西湖公园召开郭钦光烈士追悼大会,并组织42 所学校 8000 多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他们一路上慷慨激昂,高呼口号,街道两旁群众夹道声援,八闽气象为之一壮。他们的先锋带头作用唤醒了民众,推动了爱国运动的深入发展,给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统治以沉重打击,显示了福州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决心和力量。
福建学生联合会还组织了“全闽学生日刊社”和“日货调查部”,前者以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和抵制日货为中心,后者组织学生负责对城台商行进行盘查,发现日货予以冻结或销毁。仓位动员群众拒绝日货,取得了重大成效。学联开办《学术周刊》和新民剧社,编演话剧(时称文明戏)在闹市演出,把福州的爱国运动不断推向高潮。
谢家祠建筑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2005年被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在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修缮中,谢家祠已经转型成为福建状元府艺术馆,同时挂牌成立了“坊巷讲习所”。这个转变不仅保留了其红色文化的价值,还赋予了新的功能和意义,促进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