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会:红色谍影传奇在这里演绎

青年会:红色谍影传奇在这里演绎

00:00
06:00

      欢迎收听由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推出的《红色闽都——红色遗迹》。

      在福州解放大桥北边的闽江畔,矗立着一座民国气息浓厚的红砖大楼——青年会。这里曾经是引领福州时尚的潮流地、宣传抗日的重要平台,还演绎过红色谍影的传奇。

      今天的红色遗迹就和大家分享青年会红色谍影的传奇故事。

      1910年,闽籍爱国侨领黄乃裳接任福州基督教青年会会长后,为了让青年会成员有个固定的活动会所,便于联络各界人士,黄乃裳亲自捐款45000元以购置地皮建造房屋,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也把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12万美元全部捐了出来用于建筑费用。1916年,青年会在苍霞洲落成。

      青年会是当年福州最繁华最时尚的休闲娱乐场所之一,影院、舞厅、泳池、健身馆、图书馆、西餐厅等一应俱全,经常举办各类学生活动,不少社会名流是这里的常客。

      抗日战争时期,青年会是宣传抗日的重要平台。福州一大批进步青年在这里组织读书会,指导阅读进步书刊,宣传救亡文化,传播抗日教亡思想。1938年,中共福州地下组织派党员林大琪、高力夫在青年会组建民众抗日歌咏团“福州青年会民众歌咏团”,团员有教员、学生、学徒、店员等50多人,教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等抗日救亡歌曲,团员学会了就上街教民众唱,并演出话剧《放下你的鞭子》等。

      抗战胜利后,美国新闻处在青年会401号房设置了新闻处驻榕特派员办公室。新闻处是美国国务院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负责海外宣传的一个机构。在他们的驻榕办里,有先进的电讯设备,可以获得世界各大通讯社的大量英文电讯以及美国空军飞机从重庆捎来的美国出版的主要刊物。

      尤溪人蔡龙冈1944年经过考试,被设在南平的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处东南分处录用,担任抄写员,19457月,被派到福州,任美国新闻处驻榕特派员。19465月,经中共福州市委书记孙道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美新处设立地下秘密交通站,成立特别支部,孙道华兼任书记,成员傅孙焕、蔡龙冈,主要任务是掩护省委在福州的各种活动,同时收集情报。蔡龙冈以美国驻福州新闻处员工宿舍的名义租用青年会403号房间,作为中共地下据点。

      在那段时间里,美新处的“职工”全部化名报户口取得了“国民身份证”,他们经常利用美新处驻榕特派员的身份,进出政府部门、警察局、通讯社,获取了不少宝贵情报。

      1947年8月,美新处驻榕特派机构被撤销,地下秘密交通站与特别支部也结束了这段特殊的使命。

      1949年初,谢筱廼受中央社会部派遣潜入福州搜集情报,并做国民党上层统战策反工作。谢筱廼到福州后,选择的地下活动点仍是青年会,这个秘密点的建立成为中共中央社会部派驻福建开展秘密斗争的指挥部,为福州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青年会的红色谍影故事在闽江之心的衬托下,成为新时代党员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一个重要的文旅打卡点。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