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申遗成功,专家:把我们珍视的节日与世界共享

春节申遗成功,专家:把我们珍视的节日与世界共享

00:00
11:41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重要地位。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北京民俗学会会长、民俗文化专家高巍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春节申遗成功,表明世界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可。春节里包含了中国人尊重亲情、热爱生活等众多美好品质,这也让我们的影响力在国际上有了提升。”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杨利慧认为,春节被遴选出来去申遗,说明它对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珍视它,并与世界共享。”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文化盛事。

申遗成功后 春节将变得越来越“国际化”

“为什么春节要申遗?是因为春节这种文化受到了威胁,所以才去抢救它、保护它吗?”在春节申遗成功后,不少人把这个问题抛给了杨利慧。

她告诉新京报记者,有这种疑问的民众或许对“申遗”这件事存在一定的误解。申遗的项目,并不一定是指其中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语境中缺乏了生命力。相反,通过申遗保护,可以突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展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

“当社区群体和个人认为,春节作为一种可以提供认同感的文化被遴选出来,向联合国申请列入非遗名录时,这说明春节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珍视它,并与世界共享。”杨利慧说。

从某种意义上看,被列入非遗名录后,春节也变得越来越“国际化”。杨利慧认为,过去过春节,我们就自己分享。现在过春节,会影响整个世界,像春节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祈福纳祥友爱团圆”等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也会传到更广的地方。

此前,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司长邓超表示,推进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是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申遗保护,可以充分激发世界文化遗产对于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积极作用,真正做到文物保护造福民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在高巍看来,春节的申遗成功,对传统节日的弘扬和传承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中国的传统节日不仅是大家都能共享的文化资源,也可以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当地时间2024年2月10日,菲律宾马尼拉,当地唐人街龙年春节庆祝活动丰富多彩,舞龙舞狮表演吸引眼球。图/IC photo

春节以前也叫岁首、正旦、元旦

在古代,春节也被称为岁首、正旦、元日、元旦等,作为阴历体系的原点,意味着一年的开端。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张勃曾指出,春节的起源与“年”的概念形成密切相关。《尔雅·释天》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其中的岁、祀、年、载,就是当时人们对年度周期的称谓。

年是农业社会的时间标准,体现着古人的生活节律。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萧放曾表示,人们丰收之后的祭献与庆祝活动自然成为年度周期的界标。传统的大型岁时祭祀仪式常在岁末年初的冬春时节举行,这便是春节最初的起源。

周人以夏历十一月为岁首之月,当时的人们在十月末至十一月初过年。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正式把夏历正月确定为岁首。此后历法虽不断修正变化,但正月岁首时间一直没有改变。

史料记载,秦代至汉中期前,岁首在夏历十月,十月初一为新年。汉朝中期以后,岁首在正月初一,称为正月旦、正旦、正日。正月旦是汉代皇家的重要庆祝日,朝廷要举行大规模的朝会。

萧放、张勃等人合著的《城市·文本·生活——北京岁时文献与岁时节日研究》中提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岁首又称为元正、元日、元会。隋唐春节,则称为元日、岁日、元正。到了宋元明清,春节称为元日或元旦、新年。正旦朝会仪式依然是皇家的重要典礼。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将1912年1月1日定为民国元年元旦。两年后,北京政府内务部“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的提议获得批准。由此,传统农历新年的岁首在官方意义上被正式易名为“春节”。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公元纪年,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同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二次政务会议上通过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春节为法定假日。

春节习俗众多 各具特色

我国著名文化学者冯骥才曾说过,中国最大的物质文化遗产是长城,中国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春节。

一般而言,狭义上的春节指农历正月初一,广义上的春节则指的是过年,是以年终岁首为核心、围绕年度周期转换形成的一系列节日的总和。

张勃曾指出,作为年度周期转换的节点,春节是腊八、小年、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等一系列节日的集合。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传统民俗礼仪最丰富的时候。在这期间,各地域、各民族同胞都有着不同的欢庆仪式,基本上集敬天祀祖、辞旧迎新、家庭团圆、人际交往、休闲娱乐于一体。

“过了腊八就是年”,在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大部分地区的人都要喝上一碗腊八粥,接着要扫尘。有些地方,到了腊月二十五要制作豆腐,有祈福之意;到了腊月二十六要割年肉,意思是要筹备过年的肉食。

除夕要守岁,古人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晚上,所有房间灯火通明,人们彻夜不眠,告别旧日,迎接新年。除夕当天还要贴对联、挂灯笼、换年画、准备年夜饭……年夜饭无疑是除夕最大的事情了。对于中国人来说,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饭,也是含义最丰富的一顿饭。此外,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祭祖。祭祖是辞旧迎新的一部分,也是感恩祖先给予我们生命的仪式。

而后是正月初四迎灶神、正月初五迎财神等,人们在新的一年,通过不同的方式来祈福迎新,期待新气象和好兆头。中国人对春节持有最高的敬意和期待。春节融汇着中华各民族共创中华文化的历史过程,生动阐释了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的深刻内涵,成为最鲜明的中华文化符号。

高巍告诉记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年俗也不可能一成不变,但变中应该有一脉相承的东西。简而言之,年俗要传承,也要有变化。

2024年2月11日,正月初二,地坛公园南门,市民排队进入地坛庙会。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老北京人春节期间要吃饺子、喝元宝汤

在老北京,也有着一些特别的春节民俗。

高巍说,“老北京过年吃年夜饭,一定要吃荸荠,‘荸荠’二字谐音为‘备齐’,意味着一家人都齐了,团团圆圆。”

以前,北京的孩子们都期待小年当天准备的一份特别的节日食品——糖瓜。糖瓜既是祭品,也是节日食品。高巍说,过去有一些讲究,有的说要把糖瓜烧了给灶王爷吃,有的说要放在供桌上,但他更愿意把糖瓜看做是节日食品。

糖瓜是麦芽糖和黄米制成的食品,在传统社会,北方曾经糖类缺乏,糖瓜就是一年中难得拥有的甜食。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糖瓜既可以补充糖分,又可以帮助人们改善口味,还能由此感受到过年的甜蜜,因此它更像一种小年的节日食品,而不仅是祭祀用品。

如果说年夜饭是除夕的代表,那么在老北京,饺子就是正月初一的代表。高巍解释,正月初一早上,北方大多吃饺子。因为这一天是春节的正日子,所以一般不会过于劳碌,在吃的方面要求比较简单,很多地方饺子都是提前包好的。

到了正月初二早晨,北京人要喝元宝汤,也就是馄饨。不同之处在于,馄饨的边缘是展开的,而元宝的边缘是叠起来的,形如元宝,故曰元宝汤。元宝汤,连馄饨带汤,有招财进宝的寓意,也有财源滚滚的期盼,民间又常以元宝象征吉祥如意,是百姓对新的一年生活更好的寄托。

在老北京,正月初三是老鼠娶亲的日子。这一天,北京人的习俗是晚上早睡,让出空间给老鼠举行婚礼。同时在屋里犄角旮旯处撒上谷子盐粒,庆贺老鼠结婚,供老鼠享用,意为与“老鼠分钱”。

高巍说,生活中,老鼠给人带来很多危害,它嗑衣服、嗑书、嗑家具。但古人并不对老鼠赶尽杀绝,而是希望达到一种互不干扰,甚至共存的状态,只要引导老鼠不对人造成伤害就可以,这是一种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状态。同时,老鼠的生育能力很强,人们在正月初三为老鼠成亲庆贺,又有借老鼠的光,希望新的一年家中人丁兴旺、六畜兴旺的寓意。

这一天,家里的大人往往会劝孩子早睡,孩子们躺在床上,静听老鼠满地乱跑的声音、拖走鞋子的声音,第二天早晨起来到处找鞋,也格外有一份特别的乐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