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瓷哲学 成功方程式

京瓷哲学 成功方程式

00:00
05:08

精彩剧透:

12月2日
《京瓷哲学》
23实践重于知识

“知道”和“做到”完全是两回事。从测算陶瓷烧制收缩率的例子中,我们就能清楚地理解这一点。根据文献上的知识,在相同的条件下烧结,实际结果却每次都不一样。就是说,书本上的知识和理论,和实际发生的现象并不相同。只要通过实践的验证,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这个道理对于销售部门也好,管理部门也好,完全适用。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把知识和理论用好用活。

不管是向别人学到的知识,还是从书上习得的知识,都没有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重要。
这便是“实践重于知识”的含义。
下面,我以“研究”为例,进一步说明这个道理。
比如,把多种制陶原料按某种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成型后放入高温炉中烧制。使用的原料也好,混合的比例也好,成型的方式和烧制的温度也好,明明都是完全按照书本或文献上所写的内容操作的,可却无法得到理想的成品。
究其原因,涉及诸多方面。首先,在混合粉末状原料时,根据混合程度的不同,最终的成品也会不同。如果是混合气体,一旦混合到气体分子大小的程度,就算混合均匀了;如果是混合液体,一旦混合到液体分子大小的程度,就算混合均匀了。但固体则不同,其不存在所谓“绝对均匀”的混合状态。书本或文献中往往只会写“把这些成分以某比例混合”,而不会注明“混合至何种程度”。
在成型时,需要通过加压来使粉末固化,而其密度(即粉末的压缩程度)将会影响到成品的性质。对于该流程,书上也往往只会写“使之成型”,而不会注明“成型时应该施加多大的压力”。在混合粉末和加压成型时,如果只会单纯地参照书上的说明,就无法制造出理想的成品。
烧制亦是如此,虽然书上写有烧制温度,但如果把陶坯突然放到已升至指定温度的炉中,它就会崩裂破碎。烧制的初始温度不能高,要从低到高,渐渐升温。但“隔多久升一次温”“每次升温几度”等细节,又是书上没有的。只能自己思考,凭经验操作。
不管是谁,只要在学校受过相关高等教育,通晓书本知识,对于制陶技术,自然就能道出个一二:“制造这种陶瓷产品,需要混合这些原料成分,在成型后,以这样的温度烧制。”但这只是“知”,而非“会”。
企业家在涉足并非自身专业的新领域时,往往会想到雇用专家。这么做无可厚非,但必须辨别专家所说的话究竟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经验”。还是以制陶为例,如果一个人只具备理论知识,从未亲手制作过陶瓷产品,那么他就不可能研发出实用的陶瓷制品。切忌把“知”与“会”混淆。
市场营销亦是如此。在大学学过市场营销的人,一谈到如今的销售流通业,就对我滔滔不绝起来:“社长,只要这么做,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作为听者的我,由于没怎么学过市场营销,所以还有点佩服:“哦,原来如此。”于是我对他说:“那么这件事就由你去做吧。”可他不要说推销,连向客户鞠躬打招呼的礼仪都不懂。这样的人,即便去推销,也推销不出产品。
如今的人往往偏重于理论学习,把知识装了满满一脑袋后,就产生了一种“知道就等于会做”的错觉。对于这样的人,需要使其通过实践来检验学到的理论知识。“既然你说这么做能把产品推销出去,那么就用实践来证明给我看吧。”通过这种方法,使其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经验。如果一个人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那正可谓是“如虎添翼”。
企业家在聘请经营顾问时,也可以运用这个原理。首先要考察对方是否有“实战”业绩,如果只会纸上谈兵,则毫无价值。在场的各位企业家都是亲身实践、一路打拼过来的,比那些所谓的“理论领域专家”要了不起得多。如果还花钱去请那些只会摆弄理论、夸夸其谈的顾问来指导自己,那不成了最大的傻瓜吗?
既然要向人请教,就要找有“实战”业绩的人。那些巧舌如簧、眼高手低之人是不可信的。只有经验丰富之人所讲的道理,才值得听取和学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