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史话 12 无记

佛门史话 12 无记

00:00
14:23

大家好,我是枫落白衣,上集聊到佛教在进入中国之后,靠着各种巫术咒语以及清水变出莲花的神通取得了统治阶级的认同,又凭着自身的宗教性在民间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可问题是,你想靠这些东西走进中国的文化圈儿,那就有点不够看了,中国的文化人那是一定不买账的,会一脸嫌弃地说:“就这?”所以呢,佛教想要让中国知识分子接受,还需要一点儿别的东西,至于说是啥,还要从一本经书讲起。

这本经书叫做《箭喻经》,箭是射箭的箭,喻是比喻的喻,不是很出名,属于冷门和小众,但它却引出了一个大问题,啥问题呢?我们先来看看书上写了什么。

话说释迦牟尼老师有一天在给孤独园长篇大论,唾沫横飞地讲课的时候,一个学生突然在下面举手,小声地说,老师,俺有问题。老师当然是一脸和蔼地说那你就问吧,这位学生却马上一脸坏笑地站起来,可是问的不是一个问题,而是噼里啪啦地一口气问了十四个问题,比如说,世界的边缘在哪里?所谓的生命就是俺自己吗?“佛”这样的既不是人也是人的东西,死了还存在吗?等等等等。释迦牟尼老师当时咋想的不知道,但已经彻底觉悟了的他,也没有着急或者不耐烦,琢磨了一下,他对这十四个问题拒绝回答,但如果只是简单地拒绝回答,那肯定是有点丢脸,也就不会写在经书里了,实际上,释迦牟尼在拒绝之后,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他说如果有一个人被射了一箭,箭上还有毒,当亲戚朋友都张罗着赶紧给他治疗时,他却说不忙,你们别忙活了,我们要先来看看射箭的这把弓是木头的还是牛角的,颜色是白的还是黑的,制作这把弓的工匠是高的还是矮的,胖的还是瘦子,还有这箭飞到我身体里用了几秒等等。结果很明显,把时间浪费在这些问题上,那等不到找到答案,这个中箭的人就没命了。所以,这位同学,你现在应该知道,我只教导你生命是苦的,以及如何解脱苦难的方法,也就是治疗你的箭伤,我们没有时间去讨论其他问题,你这十四个问题是既无意义,也不需要回答的。

这就是佛教史上著名的“十四无记”,在很多经书上也都有零星记载。像这样的事情,早期佛教经典四部《阿含经》并不避讳,也都记录了释迦牟尼老师说这类问题都是“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正觉,非正向涅槃”,他的意思就是,探讨这些问题,对解决人生的苦难和离苦得乐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但是,这些问题却都不是小问题,探讨人的生死,研究自身究竟为何物,都是哲学的根本问题,统称为形而上学的本体论问题,或者说“终极问题”。当然,你也别走到另一个极端,把他们想得太高大上了,本质上,就是我们老祖宗吃饱饭之后没事闲的,捧着个肚子仰望星空,苦苦琢磨“我到底是谁呢?”这类问题时带来的烦恼。

全世界的老祖宗们,包括中国传统的儒家以及道家其实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只不过孔老夫子和释迦牟尼老师一样聪明,或者说一样狡猾,他也不回答这类问题,著名的口号是“未知生焉知死”,表明了他对此一点兴趣都没有。孔子所创立的儒学体系是入世的,只讨论人与人的关系,他的口头禅就是,俺能把活着时候的事情搞明白了,那就烧高香了,死了之后的事儿和我半毛钱关系也没有。

而早期道家的老子和庄子干脆就用一个虚无的“道”字来解答所有这类问题,四个字也行,那就是“道法自然”,咱事事都讲究一个顺应天道,至于说咋顺应,那就要看个人的领悟力了,其实这也等于是没回答。而且庄子这家伙还在《齐物论》里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言下之意是古往今来牛掰的人,对这类问题都不讨论。至于说后来从老子庄子思想发展出来的道教,探索的那就不是死了之后咋办,而是怎么样才能不死的问题,用他们的话说,“羽化升仙”,也相当于绕过了这个问题。

总结一下就是,儒家研究人与人的世俗关系,道家研究如何自由自在活着的问题,两家是既不去触碰“我是谁,死了咋整”这些麻烦事,也没有发展出来研究这些事情的方法。

但佛教却稍有不同,就像上面所说,释迦牟尼老师本来也不想去触碰这些东西,但是他的四真谛,十二因缘,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这些伟大思想的本身,却非常适合去研究上面的终极问题。换句话说,无论是谁,看到释迦牟尼老师的这些理论,都忍不住会当做钥匙拿过来,对着终极问题比比划划,试图打开这把锁。

至于说研究的结果是啥,能不能真的打开这把锁,那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一门新的学问在大乘佛教中诞生了,它就是般若学。前面说过,“般若”两个字就是印度语“智慧”的意思,但实际上,我们翻译为汉语的时候,不采用“智慧”,而采用音译的“般若”,是因为这个词的含义超过了汉语的“智慧”,《大智度论》上说:“般若定实相,甚深极重,智慧浅薄,是故不能称。”也就是不能用“智慧”来代替“般若”二字。

公元2世纪左右,从婆罗门教改信了佛教的龙树和他的弟子提婆横空出世,把般若学做了一个总结归纳,最终形成了一个叫中观学派的组织。

总的来说,中观学派的般若思想就是“性空假有”,按照释迦牟尼老师十二因缘的思想,万物因缘而起,所以万物都没有本性,是空的,这个性空的真理,简称“真谛”,但是,咱们大家既然在尘世里面混,吃着火锅唱着歌,那就还要给这些东西取名字,假装它们全都是“真实”存在的,这是世俗的道理,简称“俗谛”,或者说假有。

我们观察这个世界,必须在看到万物性空的一面,也要看到他们存在的一面,结论就是,你既不能说这个世界是空的,也不能说是实际存在的,这就是中观般若思想,最终被大乘佛教徒广泛接受,成为大乘佛教的核心思想。《大般若经》甚至指出:大乘即是般若,般若即是大乘。

顺便说一句,按照一些经书记载,给大乘佛教安装了一个“硬核”的龙树和提婆两位,也都是有神通的,而且也都不怎么遵守戒律,生活放浪不羁,热衷权势,最后全都死于政治斗争,所以,能说出般若,和能做到般若,那也是两个层次的。

言归正传,般若这个思想,最早的时候,是前文提到的支娄迦谶同学带到中国的,公元179年,他翻译了《道行般若经》,这本书后来也有叫《小品般若》的,系统地介绍了印度当时的般若学概念。

最关键的事情是,它引起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极大兴趣。

你可以这样想像,一开始对佛教没啥兴趣的书生们正坐在家里喝茶,忽然听到敲门声,趴在猫眼上一看,原来是“般若”这个美女,他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提了起来。

那么,中国的知识分子为啥会对般若学感兴趣呢?这里面有两个因素,第一个就是刚刚提到的,传统的儒道两家对于世界和人生的终极思考是没有的。写出了《人间词话》的王国维大师就说过:“中国传统文化有两个严重的缺失,一是纯粹哲学即形而上学,对宇宙和人生终极真理的追问, 二是本土宗教。”后来陈寅恪更是指出:“佛教于形而上学独有深造,足以补救中国的缺失。”这两位大师总结得相当漂亮。这就好像是你心里有一些问题,你感觉到了,但是一直不知道缺什么,更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去解决,直到有一天,你看见一个漂亮女人在敲门,当下开悟,恍然大悟,哦,我原来缺个媳妇儿啊,然后,对方的绝世容颜就印在了你的心里,你天天开始瞎琢磨,如何能把对方娶回家,脸上却往往还装作不在乎的样子,中国知识分子一开始看到般若这门学问,大致就是这样,虽然嘴上不承认心动了,甚至还批评佛教,但私下里,还是要偷偷翻翻经书,时不时赞叹两句。

第二个般若学可以吸引到中国知识分子的因素,就是它也来的恰是时候。从公元3世纪开始,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士大夫阶层,流行一种啥也不干,天天扯淡的风气,我们今天称之为清谈。其实,就是大家坐在一起瞎侃,一般都是聊老子、庄子和易经,叫做“三玄”。侃来侃去,有那些接触到了佛教般若学的家伙,把这个学问融汇到老庄的理论里和别人辩论,一下子就发现了,那是相当地好使,渐渐地,般若就成了知识分子必须了解的学问,否则瞎白话的时候,容易丢脸。

就这样,佛教般若学在中国知识界变成了一种时髦的学问,因为对般若的不同观点和认识,还形成了所谓的“六家七宗”,都是讲佛教般若,探讨生命本源的宗派。只不过呢,这些家伙的水平半斤八两,一个个唾沫横飞,谁也说服不了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伟大的鸠摩罗什大和尚和他的弟子僧肇的出现。

鸠摩罗什这个人的祖籍是天竺,你要是说那不就是印度吗,那肯定是不准确的。我们在本书开头说唐僧偷越国境去天竺,实际上也并不是今天的印度,古人嘴里的天竺,指的是东南亚很多国家的一个集合体,是包括了今天印度在内的一大片区域,当时的印度在中国人嘴里有一个特定的称呼叫身毒。所以,当我们说鸠摩罗什来自天竺,等于说俺们也不知道他哪儿生的,就在那一片地区。不过这个不重要了,因为他爹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带着全家移民,来到了西域的龟兹国。

鸠摩罗什20岁就受戒出家,很快就以精湛的佛教理论在西域诸国是声名鹊起,《晋书》上说,国王们请他去讲经,经常是“长跪座侧,令罗什践而登焉”,白胡子的国王老头儿,自己往地上一趴,让鸠摩罗什这个年轻的和尚踩着他的背走上讲经的讲台,这放在今天,简直是不可思议,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西域各国的佛教,可谓鼎盛到了极点。顺便说一句,鸠摩罗什的姓到底是鸠摩,还是鸠摩罗,今天是有争议的,但有些史书上写他爹叫鸠摩罗炎,那这小子可能是姓鸠摩罗,如此一来,《晋书》上称呼其为“罗什”就是错的,不过,这个错误不影响历史,你自己选一个信即可。

公元382年,十六国里面的前秦大帝苻坚,派吕光率兵西伐,据说是就为了看看鸠摩罗什长啥样。吕光是不负厚望,两年之后,彻底攻陷了龟兹国,俘获了鸠摩罗什,但此人可能是心理比较阴暗,他看着鸠摩罗什光头下的那张小帅哥脸庞,居然强迫他入了洞房,洞房里的那个女孩子是龟兹国的公主。

我们既不知道那个晚上洞房里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吕光这么做的原因,只知道一件事,吕光、鸠摩罗什,还有公主这些人回不去了,原因是苻坚在淝水之战被东晋的谢安打得大败而归,最后被姚苌所杀,前秦国内一片大乱。吕光一琢磨,回去也是一个吉凶未卜,打成一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干脆,俺自己留在这里称王算了,随后就占据了凉州,建立了十六国里面的后凉国。

在接下来近20年时光里,吕光既没有向鸠摩罗什学习佛法,也没有把他赶出城去,就像是忘了这位大和尚一样,鸠摩罗什每天也只能无所事事地刷抖音,不仅把汉语学得贼溜,还和龟兹国公主生了孩子。

到此为止,谁要是说这个四十多岁,破了戒的大和尚,中年吊丝大叔,是汉传佛教最重要的僧人之一,是中国佛教文化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那几乎是没人信的,但既然缘起,必落因果,此人身上的因果,注定要改天换地,这些故事,我们下集再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321起

    出书、出书、出书

  • 汤圆缘

    老师讲得太好了

  • 静溢大地

  • 随机圆圆

    每天都听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