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曾在北平与青岛住家,但在抗战中于重庆及郊区居住了六年,期间的酷暑重雾以及糟糕的居住条件,让他开始梦想抗战胜利后自己理想的居住之地
对不同季节居住地点的向往:
春天:老舍梦想春天住在杭州。他曾在旧历二月初到过杭州,西湖的嫩柳、菜花、碧浪、翠竹等春光,让他觉得杭州的春天如诗如画,因此认为春天的家应在杭州。
夏天:青城山是他心目中夏天最理想的居住之地。尽管他只在那里住过十天,但青城山的幽静以及那淡而光润、仿佛会流动的绿色深深吸引了他,他觉得这里能涤清心中万虑,且山中还有水、茶、酒,在此住一夏天,必能写出一部十万到二十万的小说。若去不成青城山,他退而求其次会选择青岛,他曾在青岛住过三年,喜爱那里,但青岛春夏之交有雾,且夏天游人多,失去了海滨的清静。
秋天:老舍坚定地认为秋天一定要住在北平。北平之秋在他看来便是天堂,天气不冷不热,吃食丰富多样,如苹果、梨、柿、枣、葡萄等,还有特产小白梨与大白海棠,羊肉正肥,螃蟹刚好下市,栗子香闻十里。此外,花草方面菊花种类和花式堪称甲天下,西山有红叶,北海可划船,即使没有余钱买菊吃蟹,花一两毛钱爆二两羊肉、弄一小壶佛手露也是惬意的。
冬天:对于冬天的住所,老舍起初未拿定主意。香港暖和但 “洋味” 太重,他不想去;广州没去过无法判断;成都虽不太暖和,但有水仙、腊梅、茶花等花卉,为了这些花,受点寒冷也值得;昆明花多且天气比成都好,但旧书铺和精美小吃不如成都多,综合考虑后,他暂时规定冬天不住成都便住昆明。
对未来住所的规划:老舍想象抗战结束后自己阔起来,要在杭州、青城山、北山、成都等地盖中式小三合房,自己住三间,其余留给友人,房后还要有二亩大的花园种满花草,若有住客随便折花,便毫不客气地赶出去,同时在青岛与昆明也各建一所小房作为候补住宅,并将这些小宅一律叫作 “不会草堂”,以表达对开会的厌烦之情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