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真正受益
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
有一位「禅者」,名叫「智隍,」他「初参五祖,」在五祖门下学法。他学
多久,此处并未记载。其实,学多久并不是重点。如六祖,在黄梅待了八个多
月,但仅向五祖学了几个小时就走了。
智隍禅师「自谓已得正受,」「正受」就是正见,即:他已经不被影响,已
经得到法利益。学佛法,你一定要受益,否则是没有意义的。那一天,学生带
一个信徒到讲堂去。那个信徒一直跟我讲:「师父,你不知道,我诵《大悲咒》,
多么有感应。」他讲了一个小时。他讲完之后,我问他:「万一有一次不灵验的
时候,怎么办?」他回答:「那是不可能的事。」我就站起来去化粧室了,因为
我想提升他,都没办法。
畅谈六祖坛经 ~ 161
《大悲咒》很好,但他不知道《大悲咒》的道理。观世音菩萨若是真为你
好,他有时候也要让你吃苦。回来之后,我问他:「我买股票跌了,诵《大悲咒》
会不会涨回来?」我问:「如果我随便说十个状况,是不是每一个状况,都会如
你所愿?」他回答说:「以长时间的角度,它还是会涨回来。」我问:「是因为
《大悲咒》的关系,还是你懂得投资的关系?如果你长期投资,当然会有点利
润。但是,如果你投机,当然就不见得。这跟《大悲咒》有什么关系?观世音
菩萨,救人都太忙了,哪里有空,去理你的股票?」
你得到的受益,是什么受益呢?如果你只停留在很灵感、有求必应,将之
称为受益,那么这种受益太肤浅了,你对佛法的道理,真是不了解。真正的受
益是,你这个人的观念改变了,你不再折磨自己,也不再折磨别人了。这就是
佛法所讲的自利利人。
你有问题,你有烦恼,你有痛苦,你有障碍,你有瓶颈,你有挂碍,你有
不如意,你有心事,凭什么解决?凭你的智慧,不是凭佛菩萨。如果佛菩萨,
都能帮我们解决,那我们就不用修了。
不管我们学佛与否,他们都会帮助我们。否则,他们哪里叫佛菩萨?我们
平常遇到路人甲,就会帮助他,绝不会看到一个人跌倒,却问他:「你是什么教
的?」如果是同教的,才救他。或是,跌倒了之后,问人家姓什么,如果不同
宗同姓就不救。
佛菩萨能比一般人更差劲?他如何帮你?凭他讲的道理。你明白他讲的道
理,你能实践、改变,你才能受益。你的受益,不要以少为主。比如,你心情
很不好,就诵经或抄经,做完,心情变得比较好。
或是,每次遇到困难,之前都念南无阿弥陀佛,现在都念南无六祖慧能,
都有用。讲个笑话,曾经有个同学念我的名字都有用,因为他自己这样想,当
然有用。你要突破,自己的障碍点,因为你对自己最清楚。
但是,很多人皈依三宝之后,不但没有受益,反而更苦。他学了之后,道
理不明白。他没学佛时还好,一学佛之后,表面上叫到处佈施,他散了那些财,
福报却好像越来越差。因为回报没有那么快,说不定要等到下辈子纔有福报。
不是不报,是时机未到。或者,遇到骗财骗色。更倒楣的,家破人亡。或者,
原来全家都护持他,到最后都不理他了。
闻后思惟:你学佛之后有何改变呢?
162 ~ 畅谈六祖坛经
(1126)参访度化
庵居长坐积二十年。师弟子玄策,遊方至河朔,闻隍之名,
五祖弘忍是一代的祖师,智隍禅师跟五祖学习之后,自认为懂了,便离开
了黄梅,自己出来用功。志隍禅师有一位开悟见性的好老师,他跟老师学习之
后,自己也有心得。他依教奉行,搭一个茅棚「庵居」,每天「长」时间禅「坐
积二十年。」智隍禅师是真修行人,他值得我们赞叹。
如果是你,你可以耐得住寂寞吗?你还没有,想要正式修行,你把一辈子
的时间,都浪费在这个阶段。有的人二十年才开悟,前面十八年都在混。大家
学佛,都是三心二意,在犹豫要不要修?既想精进,又想退道。假如你从一开
始就是玩真的,那你今天不一样。问题在于,你什么时候,纔要下定决心。玩
真的,就不再回头了。
我所讲的决定,是你的内心真的想修行。你不要以为出家,就真的想修行。
如果你决定了,你还有时间,去谈别人的是非吗?你没有受益,就很容易退道。
你的内心,是否已经决定,你自己知道。如果你是随便说一说,你当然是骗自
己。其实,你也很讨厌自己,是个自私、没有气质、卑鄙的人,你也很讨厌,
自己的这种状态。但问题是,你又慈悲不起来,苦就苦在这里。你要好好观察
你的内心,你所有的问题,都是矛盾的。
对于没有开悟的人而言,没有一件事情,不是矛盾的,因为你的内在,是
解不开的,你是以相对的概念,来看这个世间。比如,我想教他,到底是要教
还是不教?我要教他,到底是要打他,还是骂他?学佛之后,到底是要留在娑
婆,还是往生极乐?来学《六祖坛经》之后,到底要不要继续诵《大悲咒》?
你内在充满矛盾,你的苦解不开,因为你不明白:色不碍空,空不碍色,
理不碍事,事不碍理,理事是圆融的,色空是整体的,哪来的矛盾?是你把它
拆开,所以才矛盾。
智隍禅师有修行,故声名远播。六祖大「师」的「弟子玄策,」他到处参
访善知识,从广东曹溪「遊方至「河」北「朔」方,玄策是个出家人,应该也
是个开悟之人,他很关心,有修行的出家人,到了一处,就会问:「你们这边有
没有得道的高僧,或有修行的人?」就有人告诉他,听说某个修行人,修得很
好,他听「闻隍之名,」即前往拜访,参访善知识。
假设你家附近有这样的修行人,你也会知道。一个人修得很好,大家都会
相传。你们是否曾经想要去度人?比如,度人来学佛,度人来听《六祖坛经》?
那你自己度了吗?你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有度人之心,要随缘,而非攀
缘。如果有人听说你去听《六祖坛经》,想跟著你来,你当然说好,这叫做随缘。
畅谈六祖坛经 ~ 163
听完《六祖坛经》,就从小学的毕业纪念册,开始打电话,一直打到大学,叫人
来听《六祖坛经》,这就是攀缘。
你利用那些时间,好好观察自己比较重要。第一,我不需要业绩,所以你
也没有业绩压力;第二,有缘者得助。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钓。因缘到了,自
然就会出现;因缘不到,强求不得。我们不要有这样的心。但是,玄策不一样,
他是一个有程度的人,他想要去参访度化志隍禅师,所以前往拜访。
闻后思惟:你决定修行了吗?
(1127)了知自心
造庵问雲:汝在此作什么?隍雲:入定。策雲:汝雲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
入耶?
玄策禅师「造」访智隍禅师的茅「庵」,进去之后,便直截了当「问雲:汝
在此作什么?」你没有功夫,会这样问吗?我们都会说:「法师阿弥陀佛,我仰
慕你很久了。」我们很虚伪,会讲一套很客套的话。
真正有道的修行人,亦非如此,他讲话直接了当,切中要害。会讲话的人,
一定会问话。话很多,抓不到重点,不该问乱问,该问不问,都属于不会讲话。
玄策禅师请问智隍禅师:「你在做什么?」他指的并非只是打坐这个问题。
比如,你自从读《六祖坛经》以来,整天关在家中读《六祖坛经》,我会问你:
「你读《六祖坛经》做什么?」我指的不是读《六祖坛经》这一件事,而是:「你
知道你在做什么吗?」
比如:「师父,我想出家。」「师父,我想结婚。」「师父,我很想生很多孩
子。」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你们要自己问你自己。问了,你不容易后悔,也
不容易做错事。很少人懂得问自己,他的人生有太多后悔,皆是因为他不加以
思考,或思考得不周到、不圆满。
如此,则往往会产生很多副作用,甚至会酿成一辈子的痛苦。比如,婚姻
这一件事情,你如果选对,一辈子可能比较幸福;如果选错了,就会痛苦一辈
子。同理,选择老师,也会影响到你一辈子。
人生有很多的事情,如果你人生,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了,你还不懂这种道
理,你会继续下去,一直后悔到往生。往生之后,你会更后悔,因为后悔,又
去那个地方投胎,是什么地方,我就不知道了。
智「隍」禅师答「雲:入定。」你如果入定,怎么还会讲话给我听?但是,
164 ~ 畅谈六祖坛经
如果你问我,我不会这样回答。我会回答:「随缘度日。」
高手出招,一问一打。玄「策」问「雲:汝雲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
耶? 」他不问:「你到底有没有入定?」而是:「你是有心入定,还是无心入定?」
譬如《金刚经》说三心不可得,那你是用什么心?
禅师讲话,你用选择题一定不对。你们有没有来听课?你是有心听,还是
无心听?禅宗的公案,一般都是这一种。禅师的问话,让没有开悟的人,不知
道如何回答。玄策以有无来问,有无即一般人相对的概念。有无是矛盾的,所
以你看这个世间,看哪一边都不正确。
这个世界不是用,相对的概念来看待的。问你是好人还是坏人,你答是好
人不对,因为你明明就有坏的念头;你答是坏人亦不对,你虽然有坏的念头,
但是你还是很孝顺父母。你到底是什么人?你要想老半天,这叫妄想。
就像我问你:「你是佛还是众生?」你就想:「我应该怎么回答,比较好呢?」
你在想如何回答,这就是你不懂。知道这道理的人,就当直接了当回答出来。
你需要想,就代表你不懂,代表你的智慧还不够。
但是,你愿意想还好。五蕴当中有想蕴,想蕴即是想。有智慧的人不用想,
当下即是,思量即不中用。所以,有智慧的人,该如何说、如何做,直接了当。
没有智慧的人,当三思而后行。好好思考、思惟,不要冲动,不要急著做决定。
当别人骂你「王八蛋」,不要急著回他「臭鸡蛋」,不要反射动作。
闻后思惟:你清楚你所做的每一件事吗?
(1128)贪图舒服
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
应得定。
玄策禅师之前自问自答,接著加以说明:「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
应合得定;」无心,你能够比万物更厉害吗?「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
流亦应得定。」大家都有心,你就是有心,纔有烦恼,否则怎么会有烦恼?玄
策禅师一开始就用双关语,来问智隍禅师。
有情的众生,每个人都有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概念、感受。如果
无心,就像那些无情的石头瓦砾;如果有心入,一切众生都入定,如果无心入,
一切草木也都入定。高手和别人交谈,不是谈自己的看法,而是指出对方的盲
点。你学很多东西,不是去别人那里高谈阔论一直讲,因为你这样讲抓不住痒
处,你不知道他真正的问题何在。
畅谈六祖坛经 ~ 165
智隍禅师真正的问题,就是卡在入定:他执著入定,他享受这一种清清净
净的状态。如果你是修行人,这种身心状态是会出现的,但是你要让它过去。
所以,修行不是要让自己很舒服。很多舒服的感觉,都没有比入空定更舒服。
有身体比较舒服,还是没有身体呢?一个真正有修行的人,入四禅八定是没有
问题的。
你有身体,会觉得沉重,会觉得它是你的负担。以前很瘦的人,突然很胖,
他就会觉得很沉重。有这个身体,你就是有一些酸、麻、胀、痛、痒。所以,
有些人偶尔会去疏解一下,他不是去泡三温暖,就去做经络按摩,或者让身体
动一动,想办法让身体比较舒解。
一个入定的人,当他感觉到,他的身体已经不存在了,这样的感觉,是很
舒服的。入定很深的人,他会感觉,他的心好像不存在,当然那是存在的,只
是他的心念很微细。身心好像不存在的感觉更舒服,因为就是你的身心让你受
苦。
有一些人有过濒临死亡的经验,在死亡的那一刹那,他看到自己浮在上面,
看著他的身体。这不是一种事实,而是一种意识,他的意识,感觉到他脱离自
己的身体,身体不存在了。所以,濒临死亡的人,他的经验通常都是美好的,
他是轻松的,他能看到光。
同理,你的身体被麻醉之后,你也不会感觉到你身体的存在。但是,还有
一种麻醉的状态,你还可以跟医生讲话,你感觉你的身体不存在,但是你的心
还存在,医护的声音也还很清楚。
志隍禅师的执著,就在于此,因为定中是舒服的。俗语说:「食色性也。」
对于饮食的欲望,不及对于男女情欲的慾望;男女情欲的欲望,不及吸毒的欲
望;而打坐入定的人,进入状况,那一种舒服,不仅超越食色,还超过吸毒。
当有一天你遇到了,你就会不知不觉卡在那里,你就不想过去了。你对那
种感觉,求之不得,甚至有人打坐终其一生,就是在寻找这种感觉,他以为他
受益了,以为那就是他学佛的高点,他走上歧路了,都不知道。这不是终点,
而是路边的烟火。
闻后思惟:你是否不知不觉在贪恋好的感觉呢?
(1129)寻常之道
策雲: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隍無對。
良久問曰:師嗣誰耶?策云:我師曹溪六祖
玄「策雲: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
玄策禅师的功夫、见地比志隍禅师强,所以一听就知道他的陷阱。请问,你是
有心听还是无心听?你问我这个问题,我回答:「我每个月都会来台北上课。」
这叫做常定,平常即是如此。所以,志隍禅师根本不需要有这种概念,因为平
常就是如此。就像一般人会常常问自己:「我是有心呼吸,还是无心呼吸?」那
就是疯的。
最高深的道理是很简单的,你不要把它搞复杂。所谓常定,就是:平常就
是这种状态。故,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平常,他本来就是如此。既然如此,
你怎么说你在入定呢?因为有入就有出。大定就是本来的状态,就是自性本定,
即六祖所言之「何其自性,本无动摇」,是如如不动的状态,即是空。
志「隍」听完,「无」言以「对。」他的知见不够正确,功夫也不如玄策。
一般人会继续辩,尤其是一个修了很多年的人,为了自尊心,为了一口气。喜
欢和别人辩的人,如果两三句就承认自己不懂,承认自己输,那也了不起。
一般人常常不承认,还要辩下去。有修行的人,真的不是如此,他不懂就
承认他不懂,不懂就请教对方,输了就甘拜下风。
然而,如果一个人越有修行,但观念不正确,就越不容易臣服对方。如果
你没有学,也没有修行,你不懂,你还会愿意接受。每一个开悟的人,有他的
道理,志隍禅师有修行,因为他承认他不懂。志隍禅师很尴尬,但不会恼羞成
怒。他觉得玄策讲得很有道理,思考「良久」,便「问曰:师嗣谁耶?」他这么
问,其实很有问题。他应该问:「仁者,你可否给我开示?」这样就好了。
他却问:「你的老师是谁?」意思是:我要找你的老师,而不找你。第一个
是面子问题,第二个真是答不出来,即:「我功夫练这么久,老师又是五祖弘忍,
而且我用功了二十几年,但今天遇到这个云游僧,一问就答不出来。」他问:「你
的老师是谁?」就证明他并不服气,至少他认为玄策的老师,教的功夫一定是
胜过他,就好像我们常讲:「你是跟谁学的?」
玄「策雲:我师曹溪六祖。」谈到这里,我们就要开始谈一个问题:玄策
的老师,是六祖惠能,但志隍禅师的老师,是五祖弘忍,那么志隍禅师和六祖
是平辈,是师兄弟。志隍禅师今天是被师弟,所教出来的弟子问倒了。
六祖声名远播,只要是修行人都知道,就像现在修行的,都知道虚云老和
尚。纵使智隍禅师一天到晚躲在山洞里,他也知道衣钵传六祖惠能这个人。如
果你想追寻什么,你对这方面的资讯,就会特别敏感。比如,你想入山修道,
哪几个人比较有修行,你一般会感兴趣去了解明白。
闻后思惟:你是用什么心生活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