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为救钱学森,中国付出了什么代价?筹码大到让美国无法拒绝!
巴普罗的独白
2024-7-3109:44河北首发
听全文
约9分钟
178人听过
中国政府为营救钱学森这位制导导弹专家,可谓是付出了巨大努力。
1955年的日内瓦,中国代表王炳南向美国提出了一个要求:换回40名留美学生,其中就包括钱学森。
然而,美方代表当场拒绝。谈判再次陷入僵局,周恩来总理只能亲自过问。美方终于松口,但他们提出的条件令中国代表团倒吸一口凉气。
究竟美国开出了什么样的惊人条件?中国又将如何应对这个艰难的抉择?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上观新闻】【大同政法】。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祖国召唤
1944年,在美国留学毕业的钱学森,已经晋升为副教授,还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航空工程系教授,成为该校最年轻的华人终身教授。
这个职位不仅代表了学术界对钱学森能力的认可,也为他提供了稳定的研究平台。
然而,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改变了钱学森的人生轨迹。
其实就在几个月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日昌,曾奉命给钱学森写了一封邀请信。
信中表达了新中国对钱学森这样的顶尖科学家的迫切需求。
收到信的钱学森深受感动,立即给美国军方写了两封辞职信。
请求退出美国国防部的空军咨询团,还坚持辞去了在美国的所有工作。
然而钱学森决定回国的消息很快在他的美国同事和导师中传开,美国政府开始采取阻止措施。
美国海军、陆军和空军三大军种同时发出通知,严禁钱学森接触任何机密研究项目。
甚至就连钱学森向美国国务院申请离境许可,也遭到了直接拒绝。
钱学森多次尝试预订回国的船票,但每次都遇到各种莫名其妙的阻碍。
即便在国际商业联合会的帮助下,好不容易订到了8月中旬回国的机票,美国政府仍然不依不饶,继续设置各种障碍。
在这种困难局面下,钱学森想到了求助老朋友——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他曾经是钱学森的同事,两人关系不错。
然而,令钱学森失望的是,金布尔不仅没有提供帮助,反而落井下石。
美国政府的百般阻挠
"钱学森掌握了美国所有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他的价值太大了,一个钱学森可以抵得上五个海军师。我们宁可把他枪毙了,也绝对不能让他回到中国去。"
就在钱学森收拾东西的时候,美国司法部移民归化局的两名特工突然造访。
观看5秒后可免费阅读全文~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在公司上班写文章,天天加班到晚上12点,每天收益只有50多块,文中加入广告解锁,就是能为了多几块收益,希望观众老爷理解~
他们二话不说,以涉嫌私自运输科学文件、泄露机密为由,当场逮捕了钱学森。
美国联邦调查局对钱学森的8箱行李进行了彻底的检查。
他们翻箱倒柜,仔细检查每一件物品,试图找出所谓的"机密文件"。
钱学森被美国移民局审讯
联邦调查局还召开了记者发布会,公开指控钱学森企图将美国机密带回中国。
而这样的指控,在当时的冷战背景下无疑是非常严重的。
更糟糕的是,钱学森被关押在了圣佩德罗郊外一座狭长小岛上的联邦监狱中。
在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钱学森遭受了严厉的审讯和折磨。
这段经历对钱学森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清白,拒绝承认莫须有的罪名。
经过15天的拘留,在律师和一些美国友人的努力下,钱学森终于获得了保释。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恢复了自由。
接下来的五年里,钱学森实际上处于一种软禁状态。
五年的监控与骚扰
美国政府对钱学森实施了严密的监控,他的日常生活受到了严格限制。
所有的通信都要经过审查,打电话时总有人在监听,就连出门买个东西也会有人跟踪。
为了躲避这些骚扰,钱学森一家不得不多次搬家。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没有忘记钱学森。当得知钱学森被美国阻拦的消息后,中国政府立即采取了行动。
首先通过外交渠道向美国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要求美方立即释放钱学森,允许他回国。
而且周总理亲自过问此事,指示外交部门要积极与美方交涉,想尽一切办法营救钱学森。
除了直接与美国交涉,中国政府还采取了其他策略。
当时寻求了苏联的支持,希望通过当时的社会主义大国对美国施加压力,努力在国际舆论上对美国形成压力。
这些外交努力虽然没有立即见效,但为最终解决钱学森问题奠定了基础,也让身在美国的钱学森感受到了祖国的关怀。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为解决钱学森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
会议期间,中美两国展开了大使级会谈,讨论战俘交换问题。
美国方面提出要求中国归还在朝鲜战争中被俘的美国飞行员。
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
中国则抓住这个机会,提出以此交换包括钱学森在内的40名留美学生。
可是,谈判过程并不顺利。
美国代表约翰逊多次以各种理由拒绝释放钱学森,甚至声称钱学森是自愿留在美国的。
然而,中国代表王炳南早有准备。
周总理与王炳南同志(中)
烟筒纸上的秘密信件
在美方一再推诿时,他拿出了一份重要证据——钱学森亲笔写给中国政府的信。
钱学森冒着巨大风险,用烟筒的卷纸写下了这封信,然后通过秘密渠道传回中国。在信中,钱学森明确表达了回国的强烈愿望,以及被美国政府阻挠的困境。
这封信有力地驳斥了美方的虚假说辞,让美国代表陷入了尴尬。
为了进一步展示诚意,推动谈判进程,中国政府采取了一个大胆的举动。
日内瓦会议
主动释放了4名被俘的美国飞行员。
这一行动不仅展示了中方的诚意,也给美方施加了压力。
1955年8月,中美两国再次就战俘交换问题举行大使级会议。这次,周总理提出了一个方案:释放11名被俘的美军飞行员,换取钱学森等人的归国。
而这11名飞行员,不是普通人。
他们是因侵犯中国领空而被俘的,对美国来说具有特殊价值。
其实,周总理的这个决定考虑到了几个关键因素:
培养一名合格的军事飞行员需要巨大的投入,美国政府在每个飞行员身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而且这些飞行员被俘对美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周总理的提议,其实是给了美国一个台阶下。
周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
经过权衡利弊,美国政府最终同意了中国的提议。
为了进一步展示诚意,中国政府又额外释放了4名美军飞行员,总数达到了15人。
终于,在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和他的家人获准离开美国。
这一天,钱学森夫妇带着两个孩子,从洛杉矶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
这艘邮轮将带他们经过日本大阪、香港,最终抵达中国大陆。
让人无语的是,在钱学森一家即将启程时,美国情报部门还在试图制造麻烦。
他们声称一等舱和二等舱船票已经售罄,只剩下条件较差的三等舱。
然而,这种小伎俩并没有影响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他表示,只要能回到祖国,住三等舱也完全没问题。
科技报国
就这样,钱学森一家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了他们期盼已久的归国之旅。
1955年10月,钱学森终于踏上了阔别多年的祖国土地。
回国后,他立即投入到新中国的科技建设中,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领导中国的导弹研究事业,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钱学森的一生,是献身祖国、推动科技进步的一生,他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科技工作者。
钱学森的归国之路,不仅是一个科学家个人的奋斗史,更是新中国不惜代价培养和重用人才的缩影。
屏幕前的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资料
[1] 【大同政法】——《钱学森归国记》
[2] 【庆阳政法】——《钱学森归国始末:周恩来巧妙利用外交手段》
[3] 【七台河检察】(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人民检察院官方账号)——《历尽艰险,钱学森回国始末》
[4] 【上观新闻】——《今天|10月8日,64年前,钱学森冲破阻挠回到祖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