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奶的碳排可以有多低?在敕勒川领略牛奶的极致低碳

一杯奶的碳排可以有多低?在敕勒川领略牛奶的极致低碳

00:00
10:13

一杯牛奶的碳排放有多少?

依据新西兰AgResearch皇家研究院的碳足迹数据,一杯产自中国的250ml牛奶碳排大约为420gCO2e。

一杯牛奶的碳减排能有多极致?尤其是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减排与追溯有多难?

碳足迹追溯从饲草种植循环生态开始,到奶牛养殖日粮配制、饲养管理、瘤胃调节、粪污处理,再到产品加工直至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每个环节采取措施……10月31日-11月2日,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碳寻团”于COP29来临之际再次出发,于“乳都”呼和浩特领略乳品低碳的极致。

国家气候中心原副主任、亚洲开发银行原气候变化首席专家吕学都,原国家林业局气候办常务副主任、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创会秘书长、中关村绿色碳汇研究院理事长兼院长李怒云,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总监杨绿原,蚂蚁集团可持续发展部总监、蚂蚁森林基金会秘书长王小颖等作为“碳寻团”特邀团员,与新京报零碳研究院一起前往国家乳业创新研究中心与伊利集团敕勒川智慧牧场等地,以伊利低碳牛奶为典型案例,探讨乳品全产业链绿色低碳的具体做法。

从敕勒川牧场的紫花苜蓿开始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从呼和浩特城区一路驶向西南,穿过一大片即将收割的紫花苜蓿,敕勒川智慧牧场映入眼帘,走进大门,空气中弥漫着奶牛饲料的清香,一切都是自然的味道。

不只味道“自然”,玻璃屏障另一头的牧场牛舍中,屈指可数的工作人员,奶牛的行动自主又自然而然……奶牛慵懒地躺在舒适的卧床上“打着盹儿”,卧床通道里不见粪污堆积,涨奶的奶牛会自己进入挤奶设备,设备自动识别智能耳环,紫外线乳头杀菌,全智能无人挤奶机器人挤奶一气呵成。

牧场引入了世界最先进的全智能无人挤奶机器人、饲喂机器人、推料机器人、清粪机器人等,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干预引起的奶牛应激。为了实现全产业链的可持续与低碳,奶牛产生的粪便经过科学处理,沼渣用来做牧场奶牛卧床的垫料,沼液通过肥料标准检测后在牧场配套的1万多亩饲草种植基地里进行还田。

不仅如此,全产业链的低碳从每一棵饲草就已经开始。

伊利特别关注“范围三”的排放。根据碳盘查结果,伊利自身生产过程的“范围1”和“范围2”占碳排放总量不到10%,绝大多数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于“范围3”,包括从饲草种植、奶牛养殖、原奶运输、加工灌装到储运销售等众多环节所带来的碳排放。相关负责人介绍,“‘范围3’中,奶牛本身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就有很大占比,所以我们提出的全产业链碳中和的压力挺大的。”

为了减少奶牛自身释放的温室气体量,伊利对核心牛群进行了减碳引种与育种,基因筛选低排放奶牛;并在行业内率先运用“减碳增产饲料”,运用降低奶牛瘤胃甲烷排放量的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技术,有效减少了奶牛瘤胃产生的甲烷排放,该技术经国检集团评价为在“相关环境中的仿真验证”阶段下的绿色低碳技术。

据了解,伊利推出了首款环保双减纯牛奶,在减碳减甲烷方面进行了更多尝试:一方面,通过减铝箔、减油墨的环保工艺打造全新减碳包装,经过SGS认证,有效减少碳足迹达30.81%,每盒减少碳足迹11.12gCO₂e,每箱减少碳足迹266.88gCO₂e,实现了实实在在可量化的减碳;另一方面,在奶牛饲喂期间,采用低碳饲料,使奶牛瘤胃甲烷排放量降低20%-30%。

畜牧的源头是饲草,伊利推行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的“种养一体化”生态农业模式,让饲料种植和奶牛养殖紧密衔接,针对性提升草场碳汇功能。

所以,伊利的减碳,从敕勒川牧场的每一棵紫花苜蓿就已经开始了。

“颠覆想象”,是“碳寻团”的集体评价

在敕勒川智慧牧场和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机械化的程度令人叹为观止。大到牛奶输送装箱,小到割包添料,全部可以实现机械化,员工更多的是在电脑屏幕前做好运维与监测。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介绍,“我们要让员工从事更安全、更智慧、更有尊严的工作。”

吕学都这样评价,“伊利的低碳工作做得很扎实,与有些企业做‘表面绿色’宣传不同,伊利把绿色低碳落实在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中;另外,伊利的机械化智能化程度很高,实现了降本增效。很值得其他企业参考。”

杨绿原表示,伊利集团在低碳实践和ESG投入方面的工作表现出色,其全链减碳、零碳工厂建设、双足迹管理以及国际合作与倡议等举措不仅推动了企业自身的绿色发展转型还引领了整个行业的低碳革命。同时伊利在ESG价值核算、社会责任履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绿色生产与消费等方面的努力也为其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和赞誉,展现了其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的责任感和前瞻性。

这次活动中也见到了伊利金典全新推出的低碳环保新品,坚持从原产地牧场到生产的全链路实施低碳模式,牧场实施6类11项低碳、减碳技术。包装方面,伊利金典低碳环保纯牛奶的包装采用“如木包装”,是指去掉了便于印刷图案的漂白涂层,让纸浆的原木色直接暴露在外,再加上印刷中减少了油墨的使用,使其实现了包材处理上的环保低碳。这款产品则是在伊利旗下绿色工厂生产加工而成,可以说是一款由内而外、地地道道的低碳环保牛奶产品。

一杯低碳奶和气候有什么关联?

就在前不久,落基山研究所常务董事兼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婷在公开场合中提到,高温、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都是经济增长和人类社会的天敌,如果年均温度升高1度,经济增长下降1%点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即将召开,面对全球变暖的严峻形势,有效减少碳排放是一方面。除了碳减排,全球乳业为气候还能做些什么?

防治荒漠化、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都是乳品可以继续深耕的领域。

就拿生物多样性保护来说,伊利是国内首家签署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企业与生物多样性承诺书》的企业,已经连续6年发布《生物多样性保护报告》,并通过自身独特的产业链属性,将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要求延展到上下游企业。

李怒云指出,2010年气候大会就提出UNFCCC要与其他国际公约协同履约。伊利在开展低碳生产的同时还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并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具体活动,实际也是落实《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协同履约的行动。

“不仅生物多样性保护,你们在防治荒漠化以及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上也有很多经验。可以再往前多走几步,步子跨大一点,为中国乳业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李怒云说。

早在2007年,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就在首届达沃斯夏季论坛上首次提出“绿色领导力”的概念,随后迭代出的“绿色产业链”战略构想又是“绿色领导力”理念的升级。

张轶鹏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表示伊利践行“绿色领导力”至今已有18个年头,18岁对于人来讲是正值青春、非常黄金的阶段。“厚度优于速度,行业繁荣胜于个体辉煌,社会价值大于商业财富。18年,从一棵草到一杯奶,每一个看似简单的生产环节实则非常不简单,很庆幸在绿色低碳践行方面,我们走出了一段有所收获、而且有所感悟的一条路。”

户外留新笋,三年一片林。如今的敕勒川牧场早已升级成为全球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绿色低碳观光牧场,30万头奶牛的加入、智慧化与数字化的变革,让大青山的山更绿了、草也更青了。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陶野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