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近期热播的《再见爱人4》中具有争议的麦琳和李行亮的关系,特别是聚焦麦麦的行为模式。想跟大家探讨的是:是什么让麦麦的行为颇具争议,引发群体性的网暴?为什么嘉宾的框架无法解答麦麦的困境?如何使用创伤的视角去看关系中失权的个体的无效行为?“麦麦们”如何自救,以及陷入到共生关系中的伙伴们该如何打破无效的循环?
***创伤预警***此节目涉及到的创伤性内容可能会引发情绪不适,希望大家谨慎收听。
【本期话题】
10:45 为什么看完节目还是无法理解麦麦的言行,这令人感到愤怒?
18:50 综艺节目中呈现创伤相关的话题需要遵循伦理,谨慎处理
21:50 嘉宾视角的局限性:是以我的标准,还是以对方的处境为主
28:30 张泉灵以“大女主”的框架为主,看重个人努力和交换价值
34:30 “吃苦”不是天性所致,创伤和个人经历会使人变得固执僵化
37:00 创伤视角:不是“你出了什么问题”,而是“你经历了什么”
38:16 强调结构视角并不是否定个人的责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42:20 从个人的视角来看,“麦麦们”如何打破无效的行为模式
【相关资料】
《恋爱中的暴君:自恋型男友识别指南》 邱雨薇
【支持创作】
爱发电 搜索“邱后算账”
【互动分享】
欢迎把你的想法、感悟和问题发至:couragetobecome@163.com
【加入社群】
添加wx:mollyqiuctb,备注:社群+入群原因,即可申请加入社群信息,有机会和更多小伙伴交流相关话题和参与到更多精彩活动中来。
【节目介绍】
主题曲&结尾曲: 电影《人鬼情》选段《钟馗嫁妹》 裴艳玲
其他收听平台: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小宇宙
邱雨薇:爱勇不息CouragetoBecome创始人|关系咨询|媒体人
邱后算账:从对话中去探索爱与关系的不同可能性
公众号:爱勇不息CouragetoBecome
微博:咨询师雨薇
写母女关系书的时候有很多感触,反思自己的经历
专业知识讲解很到位,内容收获很多
思维模式被打开了,以前总爱给人贴标签,现在明白不能用固有思维框架别人
新思路颠覆传统心理学,比旧方法更适合现代人
内容实在,不应随意给人贴标签
从心理学和女性视角切入,内容很深入
标签化问题常见,从多角度理解他人很重要
说得有道理,遇到过贴标签的事
不能简单贴标签,确实有道理
标签问题跟现实中遇到的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