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建设美丽重庆 区县在行动”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会上,开州区、梁平区、奉节县和巫山县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就各自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情况进行了发布。
新闻发布会现场。
开州:三水统筹治理,打造幸福河湖
开州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新华表示,“三水”指的是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通过三水统筹治理,对汉丰湖全流域、全方位的保护和治理。”
赵新华具体介绍说,开州已建设保护治理是全流域、全方位的保护和治理“两岸青山·千里林带”3.6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已上升到2023年的56.5%。汉丰湖自然岸线率超过80%。职能部门实施了中小河流等综合治理项目30余个,保障汉丰湖上游年均入湖水量达到20.8亿立方米。
开州:汉丰湖与城市融合场景。
同时,开州从“规、清、建、迁、拆、管、控、造、智、改”十个维度,保护“一湖碧水”,使得汉丰湖流域水质稳定保持Ⅲ类,Ⅱ类水质占比不断提升。目前,已完成31个场镇雨污分流,建成场镇雨污管网1079公里,建成投运70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由32.7%提升至72.2%。拆除汉丰湖湖周及上游禁、限养区内的269家规模养殖场。
另外,开州对汉丰湖分4个生态梯次,实施生态保育、基塘、林泽和鸟类生境等四大工程,实现了湿地生物多样性、经济作物亩产量化增值、稳固库岸与净化来水互利以及保持水土与庇护鸟类双赢的多项目标。
以汉丰湖为“家”和栖息地的动物中,有3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2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每年越冬的候鸟达2万余只。
“下一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加快绘就‘繁星闪烁、岸青柳绿、鱼翔浅底、万家灯火’的开州画卷。”赵新华表示。
梁平:湿地润城 美丽“样板”
在梁平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小平看来,作为西南地区唯一国际湿地城市,梁平建设美丽城市的路径是,坚持“全域治水·湿地润城”总体思路,持续提升全域生态环境质量,狠抓湿地生态保护修复。
唐小平表示,梁平以治水治气治废为重点,包括巩固龙溪河、铜钵河、新盛河等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推动跨界流域联动共治;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力推进近零碳公共机构建设试点;加快建设全域“无废城市”。
在“全域治水,湿地润城”的基础上,打造美丽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梁平的做法是,建成“城、镇、村”污水处理厂102座,完善城镇雨污管网1300余公里,消除农村黑臭水体面积约10万平方米,治好了“一城水”。
利用城乡的沟、塘、渠、堰、井、泉、溪等小微湿地元素,建成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小微湿地400余个,达到修复“一片地”的效果。
小微湿地修复。
以双桂湖为城市湿地为核心,实施河湖连通工程,修复城市湿地公园8个,建成“小游园、小花园、小憩园”86个,形成近30平方公里结构完整、功能连续的城市湿地连绵体,点燃市民的“微幸福”。
唐小平表示,正是全面实施“小微湿地+环境治理、有机产业、民宿康养、生态旅游、自然教育”发展模式,形成经济作物种植、水产养殖、湿地康养、湿地旅游四大生态产业,“让生态效益转化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经济效益。”
奉节:因地制宜,实现绿水流“金”青山有“价”
对位于三峡起点的奉节县来说,生态环境建设的方向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奉节辨识度的绿色发展之路。
据奉节县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童小鹏介绍,为了“不让污水流进长江、不让大气受污染、不让垃圾出夔门”, 当地全面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和农村黑臭水体“清零”行动,全力以赴打好蓝天保卫战,创新“快速清漂法”,建成水域数字化监控平台。
奉节推进的新能源建设项目。
通过这些举措,使得“6个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长江干流奉节段水质连续7年稳定保持Ⅱ类,77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截至10月30日,奉节已收获299个蓝天,同比增加2天,优良率98.4%。长江垃圾清漂率达到95%。”
童小鹏还表示,通过聚焦生态保护修复,产业转型升级,不仅绘就了“两山”转化新图景,而且打造出“两山”转化新样板。
具体来说,全县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0平方公里、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生态修复27.26公顷,新增城市绿地8.5万平方米。对梅溪河、草堂河、安坪河、新民河等重点流域开展综合治理。推进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提升绿色生态农业品质,以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为载体,重点打造脐橙、中药材、生态畜牧等优势产业集群。推进“风光水储”一体开发,实现清洁能源总产值25.42亿元,绿色GDP占比达到71.8%。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的生态江城正在成型。”童小鹏说。
巫山:站好岗哨,打造绿色生态强县
而对于重庆峡江东出的最后一站——巫山来说,生态环境保护的定位是站好岗哨,打造长江经济带上的绿色生态强县。
为此,巫山县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鹏表示,守护“绿水青山、云雨巫山”,把库区腹地变身为美丽之地。包括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完成渔船退捕上岸工作,推进涉水问题排查溯源,整治长江入河排污口,国土绿化重点生态工程,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治理等。
巫山:红叶、江水、青山相得益彰。
目前,长江干流巫山段水质连续8年保持Ⅱ类,总磷浓度连续11年下降。15个考核断面、29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累计造林151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7.6%。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4年稳定保持98%以上,PM2.5浓度较2018年下降35.3%。
陈鹏介绍说,通过壮大三峡红叶、巫山脆李等生态名片,使生态资源转化为了致富资本。例如,围绕长江巫山段、大宁河沿线等重点区域,栽植红叶类树种20余种120余万亩,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6.32亿元。将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同产业发展相结合,种植脆李30万亩,带动全县6万余农户增收致富。
落脚到城乡环境建设上,巫山建成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疏通451公里雨污管网“主动脉”,化解114个治污末梢“肠梗阻”。两江四岸11.4公里水陆岸线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全线贯通,修复71万平方米消落带。
“聚焦‘渝东北领先、全市进位、巫山辨识度’,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成为样板。”陈鹏表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