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源:初心照亮从医路

李如源:初心照亮从医路

00:00
12:35

【李如源】我记得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手术切除消化道早癌还不是非常普及的时候,我诊断了一例胃的早癌,这类病人最合适的方式肯定是内镜切除,但当时限于没有人能独立开展手术,所以这个病人在门诊上辗转了好几次后,最终只能是开刀手术,这是非常可惜,病人的胃少一部分,病人胃的完整性被破坏了。所以这个例子对我感触还是比较深的。所以当时我就想是不是我们可以快一些、早一些掌握这个手术,这样这些病人就不再去外科进行手术治疗,从而更多地病人胃得到保留、食道得到保留、消化道得到保留。

【旁白】李如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就是一名普通的医生。横撇间找不到巍峨,人海中见不到涟漪。但他是个有梦想,并且可以为之奋斗的医生。李如源的初心是提高消化道肿瘤病人的生存率。守住这份初心却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2017年12月,李如源被选派到当时国内这个领域首屈一指的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进修。这条道路比的就是付出。

【李如源】去的时候,上海十年没下场雪,我们去那年下雪了,所以上海的冬天还是比较冷的,而且我们进修医生的更衣室没有空调,有扇窗口还是开着的平时。揣着个肉包子,拿瓶饮料,然后到了更衣室赶快把包子吃完,这个时候包子已经凉了,喝完满罐的饮料,穿上手术服的时候,那是有透心凉的感觉,但是也顾不上这些东西了,基本上一抹嘴,然后就赶快跑到诊室里头。刚开始去的时候,因为我是里面年龄比较小的,可能排班的老师就觉得我是一个过来学内镜操作的,不会有什么大的想法、大的抱负,所以就把我派到一个普通间做胃肠镜操作,结果我做的速度比隔壁做麻醉的还快,一会就换一条镜子,他们就觉得:哦,这不是一个内镜的菜鸟,他们说这算是进修学员当中的高手。

【旁白】进修的第三周,李如源就进入了核心团队,开始操作最前沿的内镜切除手术。由于长时间大量的操作,李如源的拇指上磨出了水泡,水泡磨破了,又结成了茧子。

【李如源】我跟我同事开玩笑说,这已经磨出了茧子,但愿有一天能够化茧成蝶。能够把自己做的手术作品,呈现给我进修的老师,呈现给国内的这些专家看一看。

【旁白】最终,李如源如愿以偿。当他完成进修期间最后一例高难度手术后,他的老师评价道:“你已经超过70%的日本医生了。”要知道日本是内镜手术的母国,很多日本医生是手术的发明者。刚回到青岛的时候,并不像李如源预想的那样迅速开展手术,因为患者缺乏对医生和手术的信任。直到一个多月后,李如源遇到了他随诊两年的一位阿姨。

【李如源】当我进修回来之后,这位阿姨就有胃部的症状,所以就进行了胃镜的检查,就发现胃里面有两处病变,其中有一处还是分化程度非常差的,我们叫低黏附癌,印戒细胞这种癌如果放着不处理,可能三个月的时间就会发展成进展期,然后就跟家属、患者进行沟通,他们对我充满了信任,说:“你放心就行了,我们都接受这个结果,相信你肯定会把这个手术做好,所以我就对这两处病变都进行了内镜下的切除。实际上,当对患者进行手术之前,还是有一丝的紧张,因为毕竟是进修回来打响的第一枪,很多人也对我充满了期待,但是当真正握起了内镜进行手术的时候,就想起了当时进修时的状态,放下了所有的思想负担,想的更多的是怎么样更安全的、更快速的为这个病人解决问题。所以对这两处病变进行了内镜下的切除。如果没有病患的信任,我们医生是不可能为病人做手术,也不可能在手术技巧上有很大的进步,长此以往,医学就不会有更大的发展。所以,医患之间的相互信任才是我们每个医生取得进步最大的力量。

【旁白】李如源在抖音上有自己的账号,虽然已经超过半年没有更新了,但经常有人在视频下方留言。打开评论区你会发现,很多人不是来看视频的,他们是上来感谢的。逢年过节,他的病人、病人家属会借着视频送上祝福。他是如何赢得口碑的呢?

【李如源】其实,医生在医院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或者说最看重的是什么,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口碑这个词。医生口碑的建立需要从几个方面去努力。第一就是有好的医德,这是立身之本。你只有有好的医德,那么你所有想法的出发点,一定是想着让我的病人获益,久而久之,以真心换真心,病人就会相信你,他会把他的身体甚至把他的生命相托与你,让你给他进行医治、进行手术。第二就是,医生还要有好的技能,好的业务能力,这个过程当中有医生天赋的问题,第二的话,要热爱这份工作,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技能,第三的话,就是要勤奋去耕耘,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

【旁白】李如源本是一名内科医生,他却在外科的道路上越跑越远。他的想法只有一个,在消化道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器官的完整性。为此,他发明了很多手术工具。

【李如源】实现上我们内镜手术那不是传统的一个内科方面的这种手术,内镜手术一定要参照一些外科手术的方式,其实外科为了保证我们手术的过程当中的视野,他们就会用一些牵拉的方式。比如说,为了保护周围的神经还有重要的血管,提前把这些地方游离好。所以我们就想着用夹子联合这种牙线进行牵引。这个牙线,实际上选择的时候也有一些考究,牙线有那种圆柱型的牙线,还有这种扁型的牙线,有那种亲水性的牙线,还有那种疏水性的牙线,所以我们就选择一些扁的牙线,扁的牙线有什么好处,我们在牵拉的时候,不会像圆柱性的牙线一样对我们口咽部的这些粘膜产生一个拉伤。再就是这个牙线,它是个变形的,它一接触水,它就变得更软,这样的话就是更会大大减少我们对其他的一些黏膜损伤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就选择这种牙线进行牵拉。

【旁白】李如源医术的提高离不开他的勤奋努力,上午做检查,下午做手术,一天下来,要完成50多台内镜操作。他并不打怵手术,然而,在感情上的透支是他最难以忍受的。

【李如源】因为这些病人往往不是一次住院,他要反复地住院,在这个过程当中,久而久之地,真就成了亲人的这种感情。但是这种感情的付出,其实有的时候,当这些病人出现问题的时候,对我们来说也是心理的折磨。我记得有一个大哥,他每一次来的时候都是大出血、休克,就在生死这一瞬间的过程,但是每一次我们又从死亡线把他拉回来。但是他最后一次出血时候,确实是用了各种办法,也确实非常难弄,也治不好。我们晚上就觉得他不大好,但是下班了走的时候还算稳定,但是早晨我上班的路上,他夫人打电话给我说,凌晨四点已经过世了,走得比较安详。我真是哭了一路过来,这种感情也确实很难割舍,也非常让人很痛苦。所以我们这个工作吧,谈不上什么高尚、伟大,那都是外界给我们加的一些形容词,但是我们这个工作,有一个什么特点,我觉得可能更合适的形容词是,我们这个工作比较有温度,可能是全世界最有温度的一个工作。这种温度可能就来自于我们用仁心来去关爱着我们的病人,希望他们健康下去、快乐下去,就希望这种感觉。

【旁白】五年时间里,李如源完成了两万多例内镜操作,在国际学术界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12篇。要知道,每一篇论文都是一次独具匠心的创造,都是一次史无前例的突破。他甚至比一些业界大拿发表的论文还多。李如源对大拿、对医生,有自己的见解。

【李如源】如果一个医生哪一天觉得自己变成大咖了、明星了,其实这是挺可怕的,那么他有可能就会失去做医生的一些初衷。其实医生前面不要加那么多大咖、大拿这些名头,医生就是医生,医生永远要回归他的本质。他是要用他的医术来挽救生命,来给病人治病的这个工作。在病人面前,永远是学生一样,永远要保持那一份的谦虚、谨慎,还要保持对自己那份工作的一个敬畏,你只有敬畏你的病人,敬畏你的工作,敬畏生命,才能做一个有温度的医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