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川渝共建的实验室,有力提高代谢性血管疾病治疗水平

这个川渝共建的实验室,有力提高代谢性血管疾病治疗水平

00:00
05:31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位于泸州市,这里有个特别的实验室,其研究数据、病理样本、研究人才等可以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资源共享。这就是“代谢性血管疾病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重点针对冠心病、原醛症、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足病四大方向开展各项研究,其诊疗方式逐渐成为业内标准。

10月29日,奋楫争上游·改革“四重”奏——“川渝一盘棋·唱好双城记”网络主题活动走进泸州,采访团深入了解这个重点实验室如何做到“双向奔赴”,助力成渝地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一个电话,两省携手

入选首批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

在一楼展板前,该实验室研究员、心血管代谢病泸州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蒋宗哲介绍了目前四个方面的合作业务:非编码RNA调控代谢性血管疾病的分子机制与临床转化、基于免疫—炎症信号的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和防治策略、基于核医学和分子影像的原醛症精准分型与靶向治疗以及基于“医工结合”“内外科深度融合”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和糖尿病足病防治体系。

据了解,今年初,四川省科技厅和重庆市科技局正式认定首批3个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由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重庆医科大学联合申报的代谢性血管疾病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位列其中。

何为代谢性血管疾病?蒋宗哲介绍,主要是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其引发的心血管疾病、卒中、糖尿病肾病等,已成为我国的高发病、多发病。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重庆医科大学,一个在重庆,一个在四川泸州,二者如何“双向奔赴”?

“其实,这源于一个电话。”蒋宗哲介绍,2021年9月,一名来自泸州的原醛患者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求医。该患者带着一份68Ga-Pentixafor PET/CT检查报告,引起了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启富的注意。因为这是一种有创检查,技术难度大,当时这项技术在国内只有极少数三甲医院在探索。李启富看到检查报告出自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后,马上拨通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徐勇的电话。

虽然两人之前从未谋面,但一番交流之后,他们当即决定开展合作,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原醛患者,也陆续被送往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免费检查。

聚焦代谢性血管疾病上下游

形成业内主要诊断手段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代谢性血管疾病基础研究平台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临床转化平台是重庆市高校重大代谢性疾病转化医学实验室。徐勇认为,两个省级实验室的跨省合作,旨在通过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开展基础与临床研究,可以提高代谢性血管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水平,降低代谢性血管疾病危害。

蒋宗哲表示,过去,国内缺乏将“代谢异常”与“血管损伤”系统整合研究的省级重点实验室,重庆医科大学和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一拍即合,算是首个“吃螃蟹的人”,双方联合申报重点实验室,也是以高分通过评审。

这个实验室有何开创性意义?蒋宗哲告诉记者,它依托代谢性血管疾病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将研究方向聚焦在了代谢性血管疾病的上下游,上游即代谢紊乱,下游即血管损伤,创新性地对代谢性血管疾病进行系统研究,将为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代谢性血管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该重点实验室拥有庞大的病例及样本库。”蒋宗哲解释,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依托西南医科大学,已建成西部最大、全国一流的糖尿病相关血管疾病研究队列,人数约3万人;重医附一院则依托重庆医科大学,已建成西部最大、全球领先的内分泌性高血压研究队列,人数约2万人,通过两个代谢性血管疾病队列的资源共享,将产出更多的研究成果。

据介绍,2023年初,双方的研究成果就发表在著名国际医学期刊JAMA子刊上,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68Ga-Pentixafor PET/CT对原醛患者的诊断效能与判断标准。重医附一院、湘雅医院等在此后也陆续开展了这项技术的应用,有望成为未来原醛定位诊断的主要手段。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