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一学生突发心梗不幸去世,医生提醒:秋冬是心梗高发季

桂林一学生突发心梗不幸去世,医生提醒:秋冬是心梗高发季

00:00
04:11

10月19日,桂林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2024级运动康复学生雷某在宿舍内突发晕倒,医院宣布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原因为:心源性猝死和急性心肌梗死。

心梗是否与季节相关?哪些年龄人群需要注意?该如何预防?为此,我们采访了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冯凯歌。

小心

秋冬季心梗高发

“秋冬季是心梗的高发期,”冯凯歌提醒,秋冬季节气温下降,早晚温差变大,在冷空气的刺激下,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可以引起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增加心脏负荷,令心肌耗氧量增多,从而引起心脏缺血、缺氧,诱发心梗。此外,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

寒冷环境也让血小板更易凝聚,血液浓缩,更容易形成血栓。同时,秋冬季节,在饮食上,人们偏爱油腻的食物,导致血脂升高,血液变得黏稠,加上户外活动减少、情绪焦躁,也容易促使心梗发病。

人群

中青年群体发病率上升

冯凯歌表示,统计显示,我国心梗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岁,但近年来,45岁以下中青年群体的心梗发病率逐年上升。根据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登记研究的24125例患者分析数据显示,45岁以下的心梗患者已占到8.5%。

“发病急、猝死率高已经成了青壮年心梗患者的显著特点。”她解释,老年人的心梗常有前兆,老年人常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存在多支血管病变,容易引发心绞痛。为了适应心肌缺血,心脏会建立起血管的侧支循环,进行自我保护,维持血氧的供给。

然而,年轻人的心梗多由生活压力、情绪波动、高脂高盐饮食、熬夜、过劳、吸烟酗酒和久坐等多种因素引发,导致血液高凝,形成急性血栓,致使血管闭塞,从而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她提醒,年轻人的心梗往往来得突然,心脏血管不能及时建立侧支循环,更容易发生严重心律失常、 心源性休克等凶险的情况,甚至猝死。

预防

从良好生活习惯开始

冯凯歌认为,预防心梗需从控制诱因入手,也就是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才能有效预防心梗的发生。

首先,要合理膳食:建议每日食盐的摄入量

第二,要控制体重:推荐BMI控制在20~25。

第三,要科学运动:推荐以有氧运动为主、抗阻运动为辅的混合训练,建议每周5天,每天中等强度有氧运动30分钟左右。

第四,要戒烟限酒:建议所有吸烟者戒烟,尽量避免使用电子烟。推荐每周饮酒不超过100g,相当于50度白酒200mL。

第五,可以做心理干预:及时排解不良情绪,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态平衡。

第六,保持健康睡眠:建议成年人每晚睡眠时间为7~9小时,并确保睡眠质量,按时作息。

第七,定期体检:定期测量血脂、血压、血糖、尿酸等,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早期干预。

第八,积极治疗慢性病:在医生指导下控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不擅自停药减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