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第十三讲 持经殊胜
心海整理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讲过不论是声闻、菩萨还是佛,都因为离相而成就,其原因 为受持般若经。昭明太子把这段经文分为两分,无为福胜第十一分、尊重正教分第十 二,其实两分在谈一个主题,就是能够受持《般若经》之人,是相当的殊胜。为什么 诵持《般若经》相当殊胜?因为三世诸佛皆从此经出,般若是诸佛之母,学佛最重要 就是智慧,唯有智慧才能圆满成佛。
一、实言告汝
「须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恆河,于意云何?是诸恆河沙,宁为多 不?」恆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流经约 120 个城市,为世界 20 大流量河流之 一。恆河乃印度教徒的圣河,他们认为恆河水能洁净人们身上的罪孽,所以每天清晨 会有众多信徒在恆河边朝拜、洗澡、洗衣、冥想等。恆河对生活于其流域中的数百万 居民至关重要,他们依赖此河获取生活必需。且恆河是印度最大河流,如同我们中国 的长江、黄河。 所以世尊就用恆河做譬喻,问须菩提:「恆河河底的沙是数不完的,如果每一粒 沙又是一条恆河,就会有无数的恆河,无数的恆河中沙是否多?须菩提言:「甚多。世 尊!但诸恆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说:「如果每一粒沙是一条恆河,就恆 河便多到数不清,更何况是所有恆河中的沙呢?」这样庞大的数目,我们是没办法用 概念来计算的。 为什么世尊要这样譬喻呢?主要是为后面的经文做铺垫。「须菩提!我今实言告 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恆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佈施,得福多
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这段经文的关键字是“实言告汝 ” , 佛说法从来就 是如实说,但在此处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实言告汝”呢?就是怕听法者不相信。 有时候也会对同学说:「我老实告诉你」 ! 讲这句话的时候,就是怕你不相信,才 会强调此话。《法华经》说:「如来方便随宜说法,不闻、不知、不觉、不问、不信、 不解。」此段经文世尊在强调,因为众生不学习故不了解,因不了解故不相信。如果 我说:「世间没有什么事,只是你心中有事。」或说「你所觉知到的所有现象,都不是 真实的。」大部分的人都不太相信,纵然口头说信,亦没有真正的理解。常常有人问 我:「我是谁,谁是我?」如果我回答:「我老实告诉你!没有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 也没有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同学们会相信吗? 世尊面对须菩提,一个大阿罗汉,都要跟他讲: “实言告汝” , 这说明什么?须 菩提没有世尊的境界。《法华经》里有一段公案,佛在晚年讲《法华经》的时候,世尊 被舍利弗的屡次恳请所感动,故说:「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那么你们要专心聆 听,我现在将为你们详细解说诸佛「出世本怀」。当时,法华会上,却有比丘、比丘尼、 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觉得自身已悟,因不信还有其他之妙法,故不愿意再听最 究竟之一佛乘。突然从座席站起来,礼佛后,离开法座而去,此称为「五千起去」。 为什么他们要退出佛陀说法的法会呢?因为没有听闻大乘法的善根,福薄慧浅, 故不想留在法会中聆听这无上妙法。此等人的毛病,就是增上慢,自己未得到上人法, 就说已得到上人法;自己未证阿罗汉果位,就贸然说已证得阿罗汉果;自己未证得真 实智慧,却自言已证得。夸赞自己的小智小果,不憧憬佛智佛果,故这一类人无缘听 《法华经》。 然而,佛陀并未制止他们,反而说:「今此大众无复枝叶,纯有贞实。如是增上 慢人退亦佳矣」。因为他们信根尚未坚固之增上慢人,所以退出此法会。不信之人,闻法亦无益。 我们现在线上共聚一堂,我讲某些话的时候,你可能会不相信或者不认同,甚至 直接下线离开。《法华经》的公案,当初我看了都很震惊,佛对阿罗汉讲真话,许多人 还会不相信,然后选择退席,不愿意听成佛的《妙法莲华经》。我们对别人讲真实的话, 要看因缘讲,不然对方是难以接受的。
二、三施并重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善男子、善女人就是修十善业成就的人,就是 成就人天善道的人。佛说:「假如有人用像恆河沙数一样,充满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的七 宝来佈施,得到的福德多不多呢?」须菩提回答:「世尊,当然多。」从缘起的现象来 看当然很多,我们不用质疑。 重点在后面这段话,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 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善男子、善女人用像无数恆河沙那么多的 七宝,充满了三千大千世界来佈施,这样的福报多到数也数不完。之后佛告须菩提: 「善男子、善女人如果能够受持此经全部法义,若不能乃极少之四句偈等,为人解说, 使人破迷开悟,彻底解脱,这样的福德胜过前面的福德。」 “此经 ” 狭义的角度指《金 刚经》,广义的角度指《般若经》。 读经典不是深浅的问题,而是践行的问题,我们能做到吗?这段经文前面先谈财 施,后面强调法施,也就是说财施不及法施。我们读经要深知佛意,不要错解真实义, 佛虽说法施的福德胜过财施,我们就只愿意法施而不去行财施,这便误解佛意! 佈施分成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指的物质层面,对于没饭吃、没钱 看病的人,我们应施以援手,为他们提供物质、金钱,通过财施帮助他们。「无畏施」 是一种精神慰藉,比如有人失去亲人,内心很难过,需要我们的安慰;有人家庭破碎,
内心很脆弱,需要我们的抚慰;有人从小是孤儿,无依无靠,内心很无助,需要我们 的鼓励。除精神和物质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部分是法施。「法施」指的是法身慧命, 向人解说诸法实相。父母给我们身体,但善知识为我们说法,让人人认识法身慧命。 由此可知,三施当中最重要的是法施,但我们也不可以偏废财施和无畏施,而应三施 并重。 佈施的「布」是普遍,「施」是给予;佈施应不分远近亲疏,要以无条件的心,来 利益众生。明白了佈施的道理,我们愿意真心诚意去帮助别人吗?扪心自问,财施、 无畏施、法施,我们都愿意付出吗?人的执著点不同,有人把金钱看得很重,一毛不 拔;有的人说法,但又吝法,他认为如果将所有的诀窍、方法、重点都讲出来,对方 就会胜过自己,有这样的心态,当然会吝法;有的人没有耐心,不愿意长时间去陪伴 任何人、去安慰别人、去鼓励别人,因为没有真诚及耐心,所以无畏施也做不到。 我们反观自己的内在,能够照经文来依教奉行吗?我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怎么舍 得拿出来帮助别人、拿出来救灾、拿出来造桥铺路、拿出来广建道场呢?舍不得拿出 来,也是人之常情。 我们舍不得拿出金钱、难道是留给自己用吗?哎呀!人生不满百岁,无常一到金 钱还有什么用呢?中国人绝大部分是留给子女。如果子女不贤不孝,留下来的财产, 反而会给子女带来祸害;如果子女长进,不需要依靠父母就能够独立自主、奋发图强。 清朝名臣林则徐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 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所以请诸位思之!
三、佈施障碍
学经典就是要问自己真实的内心!如果做不到,听经典、读经典、学经典都没有 意义,我们要藉助经典,来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叩问自心,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可
从两个层面和大家探讨。
第一个层面「随喜赞叹」。先不讲财施、法施、无畏施,连 “ 随喜赞叹 ” 不需要 花一毛钱、出一分力,发些时间,我们就做不到?到底内心发生了什么问题?我们现 在都有微信和 LINE 的即时通讯平臺。在羣里有时候老师、同学会上传心得分享,或 者某些善言,可是羣里几乎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却是冷漠以待,只有少数人愿意随喜赞 叹。我们看到自己的问题没有?是没看到、是不认同、是不满,是不屑、是反感、还 是嫉妒呢?
第二个层面「三种佈施」。为什么我们不行佈施呢?举财施来探讨:可从以下几点 来说明,比如现在要做一件事,需要众人出钱,有人出多,有人出少,有人不愿意出, 为什么不愿财佈施呢?
第一是「不认同」。无论做任何事情、做任何决策,一定有人认同、有人不认同, 这是正常现象:不是我不佈施,而是我不认同。
第二是「不尊重」。当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别人都知道,我却最后才知道,内心 就会产生不被尊重的感觉;不是我不佈施,而是我不被尊重。
第三是「不愿意」。我不愿意付出,不愿意配合别人。譬如我住在台湾中部的南投, 同学请我北上到台北讲课,一上就是十二年;但当我请同学,从北部到中部来上课, 他们就不愿意过来。如果我去大陆,到杭州书院上课,你们可以请我到上海、到江苏, 甚至全国各地去上课,我都会配合;我请同学来杭州上课,你们愿不愿意来配合呢? 我教学已三十年了,老师愿意配合学生,但学生愿意配合老师吗?哎呀 … 我们能够看 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吗?每个人都想得到别人的东西,但自己却不愿意付出。这就是我 们内心自私自利的障碍,遮蔽了清净的本性及智慧。
第四是「找理由」,自心生起各种借口,来告诉自己不这样做是对的,别人这样做是不对的,让自己的内心好过。六祖说:「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如果我们口说心不 行,不就是迷人吗?我们听了太多道理,听我二,三十年课的学生大有人在,今天我 做的任何事情、开的任何课,不需要我一项一项对每一位同学去做解释吧!了解我的 不用解释,不了解我的解释也没用。 我们尊重每个人,可以认同、也可以不认同。但不可去影响他人,障碍别人的发 心,如果是这样,其罪过可重,大家不可不慎。 我们学习经典,一定要看到自心的问题、障碍、症结。《尚书》说:「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意思为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所以我们要观心、知心, 才能修心、明心。 我为什么能将这些想法讲出来?因为我过去就是这样自私自利的人。后来观到自 心的障碍,才知道都是我的问题。所谓「愿消三障诸烦恼」,如果没办法看到自己的问 题,又如何破除其障碍呢? 人性当中有四点:优点、缺点、盲点、弱点,如果没人告诉我,我又何曾知道自 己的盲点。人要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深入剖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修行是自己的 事和别人无关。别人可以不了解我们,但我们应该去了解众生。众生的心这样表现很 正常,除非他看到、他承认,才有可能改过,如果他没有看到,则拒绝承认,多说也 无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