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段论法
「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这是有名的三段论法,其论法可以套用所有的概念,任何名相改一下都适用。比如“做人者,即非做人,是名做人”。“做事者,即非做事,是名做事”。“修行者,即非修行,是名修行”。“悟道者,即非悟道,是名悟道”。真懂三段论法的实义,便可应用一切。 青原惟信禅师曾对门人说:「老僧三十年前未曾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后来参禅悟道,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个休歇处,依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此话虽出自《指月录》卷二十八,但实际上是受本经的思想所影响。想要深入了解这三种境界,定要明白「三句论法」的真正含意,方能体悟禅师所说的意境。 第一种境界:即指常人所观察、认知的现象,如一个人、一件事情、一项物品、一种想法等,故说:「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只是看到山水的表面,并没有细心去观察、思惟其真相,故往往被假象所矇蔽;这皆由于平常粗心大意,不用心来生活,故以错误的知见,来看待所有的事物,因而产生种种的误解及痛苦。 凡夫未曾参禅时,总认为它是真实的、不变的、永恒的,故对喜欢的事物,心生贪爱之念,而想要拥有、占有、保有;对讨厌的事物,心生憎恶之念,而想要排斥、逃避、远离。 第二种境界:即是指透过修行的观照,从缘起的现象到其本体,不论所有的人、事、物,这宇宙万有的一切,其本来皆无自性,没有永恒不变的主体,故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归纳起来,即是缘起性空。 经参禅悟道后,则能看清现象尽为因缘和合,它是假有、暂有、幻有,并能体会一切是无常生灭、变化不定、幻化不实,故惠能大师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故对喜欢的事物,心不生贪爱之念;对讨厌的事物,心亦不生憎恶之念。对于因缘所生的有为法,视为如梦幻泡影,再也不被这些境界所迷惑。 第三种境界:虽然一切法的现象其本来是无自性,但随著因缘的生起却可妙用无穷,故说:「依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即为「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正所谓:缘起不碍性空,性空不碍缘起。一位大彻大悟者,于平常日用,见相即性,见性即相,离空离有,离妄离真,离迷离觉,离凡离圣,一切不执,心无障碍,妙用恒沙。不执迷现象,故不取;不否认现象,故不舍。心如明镜,来去自如,随缘自在,自在随缘。须菩提向世尊报告,为什么菩萨没有去庄严佛净土。“没有庄严佛土”的第一种解释是,“没有”不是指现象,从现象上看肯定是有,“没有”是指菩萨不执著庄严佛净土这件事。第二种解释是,庄严佛土是缘起的现象,缘起的现象无自性,叫做“即非庄严”,假名叫做“庄严佛土”。 “庄严佛土者”讲缘起的现象,谓之「相」。“即非庄严”讲性空,谓之「体」。“是名庄严”叫做假名,谓之「用」。合起来就是缘起、性空、假名。三句话是整体的概念,但也可以分开解释。如果没有第一句“庄严佛土者”,就没有第二句“即非庄严”和第三句“是名庄严”。 第一句做不到,后面便是空谈。例如,佈施者,即非佈施,是名佈施。一位行者,不去佈施,说自己不执著佈施,亦说佈施只是假名,这样光说不行,便是愚癡者。故六祖说:「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庄严佛土者”,假如你现在发心盖个道场,这件事情容易吗?你能坚持去完成吗?虽然盖道场只是初步,但能做到的人,就少之又少。不要说盖个庄严道场这大事,就是想完成其他的小事,都不容易了。我们想做成一样事,例如当企业家、艺术家、音乐家、舞蹈家、或者专家,此事已经想很久了,我们是否有完成呢?从缘起现象来说,把一件事情做得圆满,就非常不容易了!学佛本身要落地、要实事求是,我们不要说风凉话、心虚的话、不切实际的话。扪心自问,我们初步是否完成?人生在世,每人都应朝其志向,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我们必须通过学习,先清楚完成什么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再去实践,直到达成此事,这才完成第一阶段, “庄严佛土”。当完成此事,我们又害怕失去,就会紧紧地抓住此事不放,烦恼由此生起。人来到这世上,是为制造烦恼吗?只要我们不快乐,就是失败者。因为这些现象,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快乐;但是真正快乐的人,亦不会排斥这些现象,且会善用此现象。“即非庄严”指不执著,但不执著是有条件的:我拥有,但我不执著;不执著的前提,是我能够完成“庄严佛土”的事情,这才叫“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每个人一生中,都做了许多事,然做事的目是「为了利他」。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财施、法施、无畏施,从各个角度去帮助别人,叫做善用。虽不执著“庄严佛土”,但要善用此“庄严佛土”,所以说假名 “是名庄严”。“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此三句话之真义,若能清楚的理解,就可以应用世间一切。我们做一个归纳,“庄严佛土者”,就是要清楚“庄严”是缘起的现象,当条件形成之后,因缘和合现象才能产生;“即非庄严”,就是我们要清楚缘起的现象不真实,故不要去执著此现象,没有一个真实的东西叫“庄严”,这叫做性空;“是名庄严”,虽然缘起性空,但我们并不否认现象
,现象是个假名,要善用此现象。“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就是要:清楚它、不执它、善用它。我们谈一点法义,三段式在各种学派中有不同的解释,天台宗把三段分成三谛,就是空谛、假谛、中谛,在这里不采用。我们采用二谛的学说,龙树菩萨在《中论》中讲:「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什么叫二谛呢?“庄严者,即非庄严”,叫做真谛,就是实相;“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叫做俗谛,要善用现象之假名。合起来叫做二谛说法。如何才能做到这三句话呢?「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段经文我们很熟悉,六祖惠能大师当年在客栈,听客人诵《金刚经》这一段,心即开悟。读一本经不是从头读到尾才会悟,因缘成熟读任何一段都能悟。接著佛对须菩提说:「不论是初发心的菩萨,还是久发心的摩诃萨,都应该用此清净心。」清净心,就是平常心。“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就是要我们不执著: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接触到的,甚至想到的一切,人生在世从头至尾,都不应该执著所有的现象。故佛光如满禅师说:「心中宽广山川小,眼内澄清日月明,耳边天籁人间寂,脚下飞沙不染尘。」便是此意!开宗明义就向诸位说,要去悟“实无”!就是在缘起生灭的现象中,去体悟不生不灭。在生灭现象的因缘中,做到随缘尽分,做到毫无保留去付出。我们能若体悟当体即空,就能以平常心来看待这个世间。这个世间表面上有忧悲苦恼、有欢笑、有泪水,我们要能体谅人心,随著别人欢笑,随著别人流泪,又要以清净心来看待这一切现象。这样的境界是一种领悟!我们从来没有来过此世界,也没有离开此世界,虽面对悲欢离合、生老病生,但此事从来没发生过,只是幻化的现象而已,《法华经》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一切现象,从头至尾都是清净的。此时此刻,屋外正在下雨。从缘起的现象看,外面的确在下雨,但是我们的内心可以很清凉、平静。大家的中庸行书院,有个凉亭,有机会回到书院,可坐在凉亭内,静看外面的雨、静听吹来的风。外面的风雨,如同我们的人生,来来去去、去去来来,观雨、听风的同时,内在很平静,感觉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的确“实无发生”,有机会大家要静下心来好好体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历缘对境时,应知缘起性空,生起观照般若,了知实无所有,自然无所住取,而清净之心自现,般若智慧自生。
四、成法性身
菩萨具备这样的境界,证得法性身。「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证得法性的菩萨,叫做
八地以上的大菩萨,一般人是没办法看到这样的菩萨。即便我们看到观世音菩萨,只能够看到「应以何身得度,即化何身」之化身。这段经文说,佛问须菩提「譬如有人」,“有人”讲的就是前面那位证得法性身的菩萨,「身如须弥山王」,须弥山是众山之王,如同地球上的喜马拉雅山一样,他的身体像须弥山那样大。「是身为大不」,这样的身大不大呢?须菩提回答说;「从缘起的现象看当然大,但缘起的现象不是真实的,「佛说非身」,身不是真实的身,缘起无自性,「是名大身」,只是假名叫大身。此段用譬喻的方法,就是举证得法性身的菩萨,他是完全离相的。世尊一开始举证他自己,接著举证声闻,一直到现在的菩萨,最终的目的就是告诉我们,要明心见性必然要离相,离相就是无相。最后我们用无相来做结论:「无」就是不执著,「相」就是现象。无相就是不执著任何现象;不执著任何现象,就契入实相。工作为什么会累,因为执著自己在工作;做人为什么会苦,因为执著做人的现象。人只要一执著你认为的现象,一切的烦恼、痛苦便随之而起,故面对人生所有的现象,皆应随缘尽分,应体悟「无所求、无所得、无所取、无所住」,自然内心清净无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