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双碳要闻
A、政策速递
1.国家发改委等8部门发文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10月24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工信部等8部门印发的《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公布。方案指出,到 2025 年,国家及省级地区碳排放年报、快报制度全面建立,一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和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发布实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基本建成并定期更新,碳排放相关计量、检测、监测、分析能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零碳解读:通知要求,全国及各地区、各行业碳排放数据按照“谁核算、谁管理、谁负责”原则,加强碳排放数据管理和应用。面向碳排放双控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碳排放数据汇总、分级管理和部门共享,依托有关数据开展形势研判、提醒预警、评价考核等工作,有关分析结果及时与数据提供部门共享。
2.国家发改委召开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工作推进会
10月22日至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浙江省丽水市召开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工作推进会暨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启动会。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明确任务,多措并举、同向发力,确保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不断取得实效。一要加强试点建设,二要强化统筹协调,三要坚持稳中求进。
零碳解读:在生态产品调查监测、价值评价、经营开发、保护补偿、绿色金融支持等方面开展深入探索;加强政策、资金、土地、技术等支撑保障,准确把握工作重点,抓好重大改革举措落实落地;合理定位生态产品的经营开发模式和发展方向,强化市场监管和政策引导,避免一哄而上、盲目发展、恶性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
B、行业资讯
3.黄润秋: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当地时间10月21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第十一次缔约方大会、《名古屋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大会在哥伦比亚卡利开幕。《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与哥伦比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部长穆罕默德正式交接主席职责。
零碳解读:黄润秋在开幕式上指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面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形势,COP15达成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翻开了新的篇章。
4.国家能源局关于七起分布式光伏并网接入等典型问题的通报
10月18日,国家能源局通报2024年电力领域综合监管和日常监管发现的七起分布式光伏并网接入等典型问题:办理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时限普遍超期,影响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进度;违规扩大分布式光伏接入红区,限制分布式光伏项目接入电网;办理分布式光伏项目更名过户业务不规范,影响分布式光伏项目公平接入电网;未按规定向个人户用光伏用户提供代备案服务,增加个人户用光伏项目备案负担;将分布式光伏项目接入系统工程交由业主投资自建,增加分布式光伏项目投资成本;结算分布式光伏电费时限超期,影响分布式光伏项目收益;违规备案分布式光伏项目,造成分布式光伏市场壁垒。
零碳解读:以上七起分布式光伏并网接入典型问题,暴露部分电力企业和地方能源主管部门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前期备案、接入电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约分布式光伏发展,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各电力企业和相关单位要从通报的典型问题中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
5.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23.19亿个
2024年9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4.77亿个。其中,风电1.11亿个,占23.17%;太阳能发电7044万个,占14.76%;常规水电2.56亿个,占53.66%;生物质发电3952万个,占8.28%;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62万个,占0.13%。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23.19亿个。其中,风电占34.19%;太阳能发电占20.86%;常规水电占38.16%;生物质发电占6.71%;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占0.08%。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累计交易绿证3.59亿个。
零碳解读: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在拉动经济的同时,也从根本上解决了设备的用能效率、清洁化发展等问题,推动我国绿色转型在更广领域、更深维度上的突破。全国各地应该抓住这一轮机遇,使得企业的发展“换挡超车”。
C、地方动态
6.中国石油“我为碳中和种棵树”公益探访活动举行
据国家林草局消息,日前中国绿化基金会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油田共同组织开展中国石油“我为碳中和种棵树”公益探访暨自然体验活动。活动结合中国绿化基金会“自然观察节”自然教育品牌活动,充分展示“我为碳中和种棵树”公益活动实践成果,探访了“中国石油我为碳中和种棵树—大庆会战林”“中国石油首个碳中和林-马鞍山碳中和林”,以及大庆油田零碳生态园区、绿色共享小屋、老虎山和果午湖自主贡献型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等生态项目。
零碳解读:截至2024年10月21日,该项目已累计获得近155.3万人次捐款,总金额达4698万余元。项目已使用募集资金在大庆油田、长庆油田、新疆油田、玉门油田等地,种植了包括“我为碳中和种棵树”大庆会战林、红色南梁林、石油创业林、石油摇篮林在内的林地共计4500余亩。2024年,还开展了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项目、绿色共享小屋建设与运行,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7.国家电投拟核销40兆瓦户用光伏项目
10月24日,国家电投集团旗下内蒙古电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核销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40MW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公告。公告称,根据公司关于项目投资的有关要求,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 40MW 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不满足投资条件,拟进行核销。关于核销原因,公告指出,以分布式光伏项目投资收益率最新要求来看,本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8.53%,已不具备继续推进条件。
零碳解读:就核销方案,公告表示,待履行公司核销程序后,由项目公司按照规定做好费用化处理,并做好技术服务等成果保护工作;待履行公司核销程序后,按照规定注销项目公司。
8.第十二个“国际雪豹日”公益宣传活动在宁夏举办
据国家林草局消息,10月23日,第十二个“国际雪豹日”公益宣传活动在宁夏银川举办。本次活动以“雪域王者重现贺兰山 共绘高山生态蓝图”为主题,通过图片展览、视频展示、经验分享等形式科普雪豹等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及成效,营造全社会关注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的良好氛围,不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
零碳解读:宁夏回族自治区力争通过举办“国际雪豹日”公益宣传活动,进一步构建雪豹保护大格局,全力构建“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阴山”雪豹栖息地生态廊道,逐步建立全国雪豹栖息地保护网络。
D、国际看点
9.第三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在青岛顺利召开
10月23日,第三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在山东青岛顺利召开。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山东省政府省长周乃翔、青岛市委书记曾赞荣在开幕式上致辞。来自27个国家的能源部长、驻华使节和高级别代表,4个国际组织负责人及中外企业、研究机构、高校等60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与会各方围绕“一带一路”能源创新、绿色合作开展深入交流,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丰硕成果。
零碳解读:11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中国在积极推动以能源转型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同时,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平台作用,持续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能源转型合作,“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绿色”底色愈加鲜明。
10. 俄罗斯碳排放权出口首笔交易完成
据俄罗斯通讯社报道,近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已完成首笔俄罗斯碳信用的海外销售交易,交易内容是将Rusal Krasnoyarsk实施的保护森林免受野火侵害的气候项目所发行的碳信用转售给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的 Equity International General Trading投资基金。
零碳解读:Equity International General Trading董事长Salem Humaid Saif Almzaini 表示:“此次交易视为金砖国家碳市场一体化的第一步,随后俄罗斯和阿联酋可能会创建一个共同的碳交易平台。这个平台可以设在迪拜,作为一个原型碳设施,向金砖国家所有潜在的碳市场参与者开放。”
二、专题碳讨
资源循环领域迎来央企,绿色转型走出新赛道
10月18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在天津成立。据新华社报道,这家新组建的央企将专门从事资源循环利用,承担打造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的重要任务。
一石激起千层浪。曾经与废旧物资紧密相关,甚至给人以“落后”错觉的回收利用行业缘何吸引到国家队?
据了解,中国资环集团注册资本100亿元,由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华润有限公司各占20%,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各占10%。五大央企巨头的出资一下子奠定了这家企业的“重要地位”。
组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是党中央着眼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为什么我们要把资源循环上升至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循环如何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资源循环如何成为绿色转型的新赛道?
1.我们的国情决定了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一方面要立足14亿中国人的需求,以实现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目的地,另一方面要依靠全国人民,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同时还要正视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不足,生态环境压力较大的现实,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
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为此,国家要求中国资源循环集团,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坚持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合作,着力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打造全国性、功能性的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推动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积极贡献;聚焦国家战略,搭建多层次、立体化、高效率的资源回收再利用体系,落实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建设世界一流资源循环再利用产业集团,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可以把人类的经济活动分为三个场景:首先,减少对环境的各种排放;其次,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三,阻止资源利用对自然造成的伤害。为此,经过多年的摸索,我们已经成功应用建设碳市场、提高能效手段、发展环保产业等手段。然而,对于资源的循环利用一直处于小规模甚至民间发展的阶段,无法满足体量巨大的资源循环利用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启用国家旗舰可以起到引领行业的重要作用。
2.做好资源循环需要发挥市场的配置作用
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而这里的自然资源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包括能源类资源、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如煤炭、铁矿石、铝矿石、天然气、石油等。
这些资源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可再生,以及开采会对环境造成影响。随着我国生态文明的持续发力,企业获取资源的成本越来越高,这就给资源的回收利用提供了市场的拉力。同时,多年来我国鼓励资源回收利用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不断赋能资源循环的力量。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研究梳理,近年来,我国制定的再生资源行业全国性法律法规达到21个,而税收政策达11个。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马永生表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将对废钢铁、废旧动力电池、废塑料、废有色金属等进行回收循环利用,有利于提高能源和矿产自给能力。以废塑料回收利用为例,据测算,2023年我国约4300万吨废塑料被焚烧或填埋,如果其中50%能够实现化学循环,就相当于开发了一个超过6000万吨的油田,对保障国家能源和矿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我国的塑料消耗量也巨大,2023年全年,全国塑料制品行业产量7488.5万吨,同比增长3.0%。加大回收,不仅能够解决其所造成的环境问题,还能支撑产业发展的需要,减少对煤炭、石油的依赖,进而促进减污降碳。
作为全球的第二大经济体及全球工业规模最大的国家,除了塑料,我国各种资源的消耗也巨大。2023年,我国粗钢产量超过10亿吨,原铝产量4159万吨。多种资源的消耗都居世界前列。如果这些体量巨大的资源能够有效循环利用,将会产生可观的经济价值。《“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到 2025 年,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 5 万亿元。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宇表示,实施资源循环利用,是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举措。这些废旧产品设备中蕴藏着大量可循环利用的钢铁、有色金属、贵金属、塑料、橡胶等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回收循环利用,相当于开启“第二矿山”,可以降低对原生资源的需求,减轻矿产资源开采对自然环境的压力。同时,也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发展创造广阔的市场空间。
资源循环可以在满足产业发展的同时,有效减少消耗,而这需要发挥政府的产业引导作用和市场的资源配置力量。
3.资源循环已经迭代成绿色转型的新赛道
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绿色发展,是当下一段时间我们的基本国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我们从4个主要环节入手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绿色发展。其一,推动实现能源变革,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其二,加速发展绿色制造,减少生产环节的碳排放;其三,推动交通物流、建筑的绿色化;其四,倡导绿色消费,从消费端减少碳排放。这样的减排为绿色技术、服务和产品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从而形成一个个绿色产业的赛道。
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局长林庆苗表示,以中国资环集团组建成立作为新的起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畅通再生资源回收链条,加快探索形成“换新+回收”的可持续商业模式。承担起建设运营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利用平台的重要任务,作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坚定执行者。
然而,资源循环是更加高效的绿色新赛道。国资智库研究报告指出,“资源循环利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专门的中央企业有助于加大对该领域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动其快速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多位研究该领域的专家认为,接下去,推广资源循环型生产模式、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推动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再生材料和产品质量等方面或将成为该领域发展的着力点,相关产业政策和投资内容亦值得期待。
如果说,昔日的废旧物资回收是一个传统行业,那么当下推动的资源循环则是一个全新的升级版,必将为绿色转型开辟新的赛道。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白华兵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