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博物馆活化利用“郑州样本”

党建引领博物馆活化利用“郑州样本”

00:00
10:18

国庆假期,游客在“河洛古国”双槐树遗址参观出土文物

“春节是团聚、是回归传统文化,文博活动一定要突出特色,让普通观众有参与的兴趣”“再出一期‘博物馆特色活动地图’怎么样?”……夜幕降临,郑州市文物局5楼会议室灯火通明,一场关于春节文博活动内容的“头脑风暴”在这里刮起,大家各抒己见、讨论热烈,全然忘记早已过了下班时间。

参与的成员大部分都是各单位“党员先锋”——伴随着文博热的持续升温,公众对文博活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市文物局党组以《活化有限空间创造无限可能》为题创建基层党建“书记项目”,由局党组书记牵头、郑州市文物局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一场场文博活动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深厚历史文化成为沁润群众生活的精神养料,博物馆活化利用形成的“郑州样本”,成为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文物引擎”。

陈展“精”起来 阐释文物深刻内涵

走进郑州博物馆,《红楼梦数字艺术展》《“丝绸之路·黄河:长河灵岩”主题展览》等精品展览展厅游人如织;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的《荷月“郑”江南“城”中风雅》、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的《商都翼翼 金玉华章——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特展》、郑州文庙的《孔子印象展》等特色展览,犹如一座座各具特色的“文化会客厅”伫立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市民和游客随时可以走进各大博物馆中,与文物会面、随历史徜徉。

郑州地处黄河中游、天地之中,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六个大遗址片区之一,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文物分布密集型城市、文物资源大市。为了向公众及外地游客展示郑州地区厚重的历史文化,突出郑州作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地位,局党组带领局属各博物馆党支部聚焦“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建设,加强文物研究,策划精品展览,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此外,《时光雕刻——郑州商代青铜方鼎专题展》《永恒的誓言——中国共产党入党宣誓文物史料专题展》《纪信忠烈文化展》《“大唐·青花瓷”专题国际展览》以及青花主题文创成果秀场展演和主题文创产品开发等系列活动也在加快筹备中,涵盖历史、艺术、科技、自然等各类主题的百余家博物馆,俨然就是郑州市文物局党组发挥项目引领的“舞台”。

研学“活”起来 培植少年文化自信

国庆期间,郑州书院街考古工地全国首家“城市考古体验课堂”吸引了大批游客的参与,家长带着孩子在这里体验考古、参加互动游戏,商代历史在潜移默化中进入孩子的心田——当前,作为“第二课堂”的博物馆在社会教育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确保“书记项目”走深走实,局党组带领局属各博物馆党支部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在研学方面不断深挖资源,积极加强与教育部门联动,研发出了一批优秀课程。

其中,郑州市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作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结合遗址现场、仰韶先民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和中国传统节日,研发不同主题的研学课程,在节日组织开展“研学体验嘉年华”及“研而致知”研学营,在暑期定期举办“清凉一夏”公益研学课堂、“小小讲解员夏令营”等特色活动,将博物馆拓展成为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10月22日,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还举办了研学成果展示及“亳乐研学”产品发布会,二十余款围绕郑州商都历史文化的研学课程发布,为研学者打造“第二课堂”,持续建设学习型社会,助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郑州二七纪念馆推出的“记忆中的年味”“原色少儿美学”以及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分馆推出的《生活在汉代》等研学课程,特色突出、吸引力强,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涵养进取品格、厚植少年担当、培塑家国情怀,培养文化自信。

“现在几乎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研学课程,收益最多的当然是郑州广大青少年。”今年暑期带孩子参加过郑州博物馆暑期文博夏令营的曹女士为郑州各个博物馆“遍地开花”的研学活动点赞。

文创“热”起来 挖掘文物当代价值

在博物馆,喝一杯咖啡、吃一只文物雪糕、尝尝文创特色美食,已成为年轻群体的常态体验。记者走访各大博物馆发现,郑州的各大文博场馆不仅仅是欣赏文物展品的“课堂”,更是一个多元包容的生活体验场景。为了更好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增强文化遗产和群众现代生活的融合,郑州文物系统各单位坚持用多元、开放、创新的理念来开发博物馆文创产品,坚持将文化内涵、艺术审美和实用机制有机结合,让文创产品做到“有品”“有趣”“有用”,让观众既能感受到设计的巧思,又收获良好的文化体验。

当前,“彩陶双连壶雪糕”“会说话的棒棒糖”“山河祖国丝巾”“执扇执莲仕女图保温杯”“郑州地标纸雕便签本”“河一铁壶”“彩陶纹手包”……每年推出的“爆款”产品,让观众们在观展和沉浸式体验后,还能找到那些与历史关联、与记忆共情的文物形象,让文化更接地气,恢弘灿烂的中华文明更加真实可感地丰润心灵。

服务“亮”起来 惠及人民美好生活

郑州文物“家底”丰厚,文博活动丰富,但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还离不开专业的文化服务。考古工地开放、开设“城市考古体验课堂”、外地游客免预约、节假日延迟开放、各大节日节点文博活动丰富等举措,使文物考古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民生,成为今年以来郑州文博的一大亮点。

据了解,元旦3天,全市博物馆接待参观人数20万人次,举办各类惠民活动397项,群众反映热烈;春节期间,局党组组织全市文博单位精心策划推出“寻龙记”“品年味”等线上线下系列特色文博活动172项,开展各类惠民文化活动共880多项,全市博物馆接待参观人数共56.7万人次,相比2023年同期增长130%;“五一”期间,围绕文物考古“面对面”“劳动者最光荣”两大主题,局属博物馆推出“文物零距离”鉴赏活动和考古现场“开放日”活动,掀起了“考古体验热”;暑假期间,郑州十余家博物馆联合打造“清凉一夏”文博暑期课堂,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结合青少年特点开设特色课程,大、中、小学生免费参加;国庆假期,全市文博单位共接待观众140.66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98%……不断增长的数据,彰显出郑州市文物系统在党建引领下活力迸发、干劲十足的喜人局面。

探索形成的博物馆活化利用运营模式、健全完善的文物活化利用的长效机制,推动更多高品质文旅文创融合项目应运而生,让更多活化利用成果惠及民生、赋能市场经济发展。

“回顾近期郑州市文物工作的突飞猛进,《活化有限空间 创造无限可能》这个‘书记项目’功不可没。”市文物局一名基层党员深有感触地说,项目立项以来,文物局党组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负责项目的统筹协调、督导推进、策划宣传,现有工作成绩的取得,也体现出局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直属机关党委的协调监督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市文物局党组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文物局还将继续积极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途径、深入挖掘文物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以“书记项目”为抓手,推动郑州文物工作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