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上亿年演化 中国野生“娃娃鱼”现在怎么样了?

历经上亿年演化 中国野生“娃娃鱼”现在怎么样了?

00:00
09:19

大鲵,以鱼为食的水中霸主,体型巨大、四肢粗短,历经上亿年演化却“容颜”依旧。它是大众熟知的“娃娃鱼”,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同时也是全球两栖动物保护的旗舰种。

祖先起源于侏罗纪时期的大鲵,也被冠以“活化石”“水中大熊猫”等称号,目前在我国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栖息地丧失、气候变化和人为捕捉,中国大鲵野外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变得极度稀少。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车静课题组领衔的合作团队于《生物多样性》杂志发表了一份报告,首次报道了江西大鲵野生种群的生活习性、种群繁殖动态、栖息环境等,同时这也是中国第一份有关野外生存大鲵物种的数据报告。而就在不久前,一项由英国和中国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的新研究显示,被列入国际极度濒危物种的中国大鲵可能包括9个物种.......

中国大鲵所生存的环境

目前,大鲵仍是地球上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演化历史悠久的大鲵,常被作为物种进化研究的材料,科学家们对于中国大鲵的探索一直在进行中。

“娃娃鱼”家族再添新成员

中国大鲵为我国特有珍稀两栖动物,俗称“娃娃鱼”,主要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中下游及其支流。整体呈光滑的椭圆状,周身灰褐色至黑色,腹部色浅;身体部位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以及四肢4个部分。其体长和体重在幼体和成体间差异很大,其成体最大体长接近2米,体重超过50千克。

目前学界主流认为大鲵属于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隐鳃鲵科共包含3种现存大鲵,分别是北美隐鳃鲵、日本大鲵和中国大鲵。传统上的中国大鲵广泛分布在我国17个省属地区,中国大鲵曾被认为是分布在中国中部和南部的单一物种。

然而,在10月4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林奈学会进化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英国伦敦动物学会与中国研究人员合作利用基因数据证实,中国大鲵实际上是由分布在不同河流系统中的多个独特物种组成。虽然它们外表相似,但中国大鲵在基因上已经分化成至少7个物种,而大多数模型支持9个物种。

作为世界上现存体型最大的两栖类古老动物,“娃娃鱼”比脊椎动物中的其他类群都面临更大的灭绝风险。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大鲵面临的巨大威胁也引起了国内外关注两栖动物的专家学者高度关注。

来自甘肃省绿驼铃环境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毛晶近年来从事大鲵研究,对于中国大鲵的新发现,她表示:“这项研究对于研究工作者还是在一线的保护工作者都是很有意义的,它足以说明中国大鲵出现了遗传多样性,而这也就意味着这9个物种的大鲵是经过长时间适应环境变化进而进化和生存的。”

毛晶及其团队在2023年野外发现的一尾大鲵

“从长远来看,我们在保护大鲵的工作中需要不断纳入新的研究,在传统保护手法的基础上,以寻找可复制但又能本土化的保护措施。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大鲵的保护工作也将面临更复杂的局面,需要更细致和更科学的保护方式,来应对不止一种类型的大鲵生存,那么同时也就需要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基础调查。”毛晶补充道。

既“繁多”又“濒危”的物种

对于娃娃鱼,被大众所知的印象便是“能不能食用?”。上世纪70年代,中国大鲵人工养殖技术开始被探索。经过研究和实践,中国大鲵的养殖技术目前已经非常成熟。大鲵开始被大规模养殖,并且形成一定的经济产业。在巨大经济利益驱动下,人工养殖市场繁荣发展,“稀少”的大鲵得以端上餐桌。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尾性成熟中国大鲵市值一度过万元。大量野外种群被非法捕捞并被买卖进入养殖市场,中国大鲵也进入了一种困局:在野外很难看到野生种群,养殖场内却保存着成千上万的个体。

其实,野生大鲵和人工养殖大鲵大有不同。“养殖大鲵和野外大鲵最大的区别是遗传多样性不同,目前无法肉眼识别,有的农户在野外发现的大鲵也是按照颜色区分,但没有科学依据,全凭生活经验。”毛晶解释道。

文县碧口泰和大鲵养殖基地的一尾大鲵

养殖大鲵过多是否会对野外大鲵产生影响?毛晶说:“养殖的大鲵种群是比较混乱,它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的亲本繁殖甚至近亲繁育,在基因上和野生大鲵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养殖种群和野生种群是没有生殖隔离的。如果大鲵的养殖种群过多的放归野外,会对野外种群造成很大的遗传多样性的威胁,携带的疾病病原体也会对野外种群造成威胁,此外会有领地争夺、食物争夺等因素,因此如果遗传支系不一样,会对本地的物种造成严重的威胁。”

“近年来,大鲵增殖放流和个人放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鲵在野外的数量,但是存在极大的风险,尤其是在本土遗传支系不明朗的情况下。”毛晶提醒道。“‘繁多’的养殖大鲵需要被更好地管理和放归,避免对野外的种群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同时,中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建议,在放归前必须进行严格的遗传筛查,确保物种纯正。

充满挑战的“保护”

尽管大鲵的保护地位较早得到确认,但当前物种野外种群的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2013年至2016年间,在全国93个大鲵野外调查点中,仅有4个调查点目击到24尾大鲵,且均为陕西来源的物种。这些大鲵物种的分布范围、野外种群数量等情况仍不清楚,导致对其濒危程度的评估数据缺失,针对性的保护措施难以落实。大鲵成为基础研究数据缺乏、无法有效支撑野外种群就地保护的典型案例。“突破中国大鲵保护困境的关键在于找到未受杂交污染的大鲵原生种群,进而确定各物种的分布和濒危状况。”车静说道。

在“北潦河金家水支流江西大鲵野外种群现状及栖息地评估”报告中,车静及其团队还希望针对江西大鲵开展相应的抢救性保护措施,比如根据其栖息范围,对现有自然保护地进行优化调整。具体措施包括:针对下游栖息地面临的较大人为威胁,将整条栖息河道及其周边区域纳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完善保护措施;针对新孵化幼鲵存活率低、亚成体数量补充不足的问题,在孵化季节开展人工救助,提高幼鲵成活率。

“每个省在大鲵的保护工作上可能面临的挑战是不同的,我们在甘肃的保护和调研中会发现,最严重的威胁就是无序的增殖放流和栖息地不连续,大鲵对水生态的要求极高,也是淡水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所以良好稳定的栖息地对于大鲵的生存至关重要。”

中国大鲵的保护问题受到了关注,怎样保护大鲵?毛晶也开始身体力行,2021年加入甘肃省绿驼铃环境发展中心,开始参与到大鲵保护工作,带头拟定《中国大鲵保护行动计划》。“首先是从最基础的数据收集,现状调查开始,通过收集问卷、筹备搭建中国大鲵保护网站,其次通过网站公众号呼吁公众一起参与大鲵保护,筹办中国大鲵保护行动工作坊,呼吁多方参与大鲵保护。”毛晶坦言,保护工作目前处于最初期的状态,不管是基础数据的调查,还是现状的分析,每一项都是很大的挑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