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鬓斑白的“榜一大哥”,沉陷在数字孤岛|九派时评

两鬓斑白的“榜一大哥”,沉陷在数字孤岛|九派时评

00:00
04:54

在直播间,许多老年人成了被别有用心者圈钱而不自知。法治日报报道,上海市民张剑的父亲退休后迷上了直播,在女主播的教学下,平时跟人打字聊天都费劲的父亲竟完全掌握了直播打赏的方法。在女主播的“甜言蜜语”下,一年内,父亲竟心甘情愿地刷光了50万元的养老钱。

张剑的父亲只是众多沉迷直播间的老年人中的一位。此类直播间不仅有话术,还有“剧情表演”,不怕你不上当。

例如,近日在某平台直播间里,一位自称能够解决家庭、婚姻、亲子关系问题的男主播,正深情开导一位连线诉苦的观众:“缘分让你我相聚在直播间,如果今天我们没有连线,那这个世界上可能又多了一个伤心欲绝的女人。”这名观众对老师的开导感激涕零,当即表示要把自家经营的玉石以低价卖给老师的粉丝们以作回报。

在老师的号召下,直播间观众纷纷出钱抢购这款低价玉石,来自江西的王婷的母亲便是其中一员。王婷告诉《法治日报》记者,母亲就像是着了魔似的追随这位老师,两年时间不到,“我妈已经掏光了自己十多万元的积蓄,换回来的只是一堆次品和破铜烂铁”。

这样的直播间,就像是昔日江湖骗子的“进阶”之所。这些江湖骗子在离开了低端领域后,通过种种包装,成为标榜真情和道义的“使者”。对他们的话,老年粉丝自是言听计从。

直播间的坑老乱象,是老年人遭到新一轮围猎的缩影。

在骗子不断“转场”之后,专为老年人设置的陷阱并不鲜见。据报道,一名受访者的父亲是个短剧迷,同时在看5部短剧,手机上有上百个短剧小程序。“退休在家无聊,每天就刷视频,一个个平台换着刷”“最多一个月花了3500多元,一年半内充值累计达3.9万余元。”一些短剧以低价吸引用户付款,支付时默认勾选续费选项,诱导用户在观看时自动原价续费。或者设置多种付费选项,混淆单集、全剧、平台的概念。不少老年人,根本无法识别眼前是“坑”还是“真”,直把荷包清了又清。相比于推销保健品的养生骗局,插上数字翅膀、借力网络“风口”的围猎方式更隐蔽,也更可怕。

一个必须指出的真相是,当我们忧心于老年人被困在数字鸿沟中、跟不上技术变迁的时候,很多老年人已经取得反向“进步”——被阴谋家们带入互联网3.0语境中的误区和骗局中。他们明明缺乏数字知识,也几无网络素养,但却能娴熟地操作手机按键,去购物或者打赏。为了当“榜一大哥”,有的老人刷完了养老金,还贷上了网贷。

目下,一些受骗老人的子女在设法维权,希望讨回被骗钱财,但备感艰难。一来,老年人一般具有完全民事能力,购物和打赏是自主行为;二来,取证不易,对于欺诈的认定很很困难。

解铃还须系铃人,老年人之所以被种种话术所骗,根子出在网络沉迷上。都说要重视青少年网瘾问题,但老年人的网瘾问题同样不可小视。他们一旦网瘾发作,也会做出各种令人难以理解的行为,遭至钱财和精神损失。

应该看到,老年人的网瘾问题,根源在于孤独,他们害怕被“抛弃”,因而也就更想抓住骗子提供的“在场感”。很多时候,他们未必没有警觉,但在各种话术的供养下,他们依然会做出错误选择。简单地说,许多骗术的进化和升级,虽然带有破绽,但直播间骗子的存在,对那些在生活的场景中边缘化、空心化却强烈渴求关爱和尊重的老年人来说,却是一种不容质疑的情感纽带。这些老人在意的并不是钱财的流淌,而是胜似亲人的陌生人的精神按摩。前述王婷的母亲根本不听王婷的劝告,坚信那位“老师”是个大善人,卖东西是为了帮助别人,就是明证。

从家庭和社会的角度,多多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多角度切入他们的精神世界,与之对话沟通,实现常态化的共鸣共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