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心法要讲记第十一讲

传心法要讲记第十一讲

00:00
37:25
传心法要讲记第十一讲
上次我们讲到:此一枝法令别传,若能契悟者,便至佛地矣。佛经里讲,修行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到了禅宗这里,一悟便至佛地,听起来很玄,不可思议,但又真实不虚。

问:如何是道?如何修行?师云:道是何物,汝欲修行?问:诸方宗师,相承参禅学道如何?师云:引接钝根人语,未可依凭。云:此即是引接钝根人语,未审接上根人复说何法?师云:若是上根人,何处更就人。觅他自己尚不可得,何况更别有法当情?不见教中云:法法何状。
有刚接触禅宗的人,对禅宗生不起信心来,总是会疑惑,就是因为法理不通,没有深入学习大乘方等经典,也没有学习过祖师的法语,更没有亲近善知识,以自己所学的知见和惯性思维来理解甚深的佛法,所以不能相应,不相信见性成佛是佛陀的正法。
从这段开始,是问答部分,是黄檗禅师与学人之间的问答。
有学人问黄檗禅师:什么是道?怎么来修行?黄檗禅师说:道是何物,汝欲修行?黄檗禅师没有直接回答他什么是道,也没有回答他怎么修行,而是引导他思考,道是什么?有没有道?你想修个何物?如果想修道,首先要知道有没有道?如果道并不实有,就谈不上修与不修。所以黄檗禅师说:道是何物?汝欲修行。
他的意思是,道不是一个可以把握的东西,不是有为法,不是可以修造、用功、达成的东西。这样一讲,如果根基好的人,就听明白了,就会了悟实相。黄檗禅师是在告诉我们:诸法实相是没有什么道,也没有什么修与不修。就像南泉禅师说:道不属知,不属不知。没有道可修,即是真道,即是真修。所以金刚经云:实无有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众生不能悟道,都以为有道可得,有道可修,全都落在有为法上,落在有能修和所修上,所以悟不了道。
祖师和真正的善知识的厉害之处就是不会被学人的问题带着走,不会进入学人的问题,而是直接出来,站在外面,再把学人从他的问题里叫出来。
大善知识回答学的问题时,首先自己会非常清醒,不会轻易掉到学人的问题里,而是想办法帮学人看到他的问题的虚妄性,用巧妙的反问或其他的方式把他从问题里拉出来。这才是大善知师的手段。
他们的智慧就在于,并不是你想要一个答案,我就顺着你的问题给你一个答案。那样,虽然你好像得到了一个答案,但并没有解决你内在的无明和疑惑,你还会在这种惯性下,随时生起无数的问题。也就是你产生问题的根本和习惯没有看到,没得到解决,就算给了你一个答案,也是骗你的。祖师帮你指出你产生的问题的根源是错误的,直接帮你把根拨掉。如果你听明白了,所有的问题就不会再有了。所以,祖师回答学人问题,重点不在于给你答案,而是帮你指出问题的虚妄性,帮你解缚,提醒你在错用心,而不是围绕着虚妄的问题给你任何看似正确的回答。
我们看很多老师在回答学人问题时,如果学人问他什么,他便随着学人的问题去回答,这样,老师就会被学生带到他的故事和语境中,一同进入知解。这就是临济所说的“客看客。”
如果只是给你一个逻辑上、知解上的答案,只会助长你的意识知解的习气,让你堕在生死无明中,而你却以为得到了一个宝贝,却不知道那样对你的修行没有任何意义。
志诚问六祖:未审和尚以何法诲人?六祖曰: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我们看,古人回答学人的问题,都是直接告诉你实相和根本,而不是与你在问题里绕。
所以这里学人问:如何是道?如何修行?黄檗禅师不给你解释道是什么。道如果能解释,早就不是道了。学人并没有听明白祖师的回答,于此处错过去了。如果听明白,就开悟了。
他继续问道:既然您说没有道,也没有什么可修?那诸方宗师为何都相继去参禅学道?而且是代代相承。既然您说没有道,也没什么可修,为什么天下有那么多修道的人、参禅的人、学法的人?
黄檗禅师说道:所谓的参禅学道,讲经说法,传法度生,这一切都是接引钝根人的话,不能够相信。
学人继续问:此即是引接钝根人语。未审接上根人复说何法?刚才您说的,诸方宗师参禅学道,讲法传法,这是接引钝根人语。那接引上根人又怎么说法呢?
黄檗禅师说:若是上根人,何处更就人。觅他自己尚不可得,何况更别有法当情?若是上根人,就会知道本来就没这个人。上哪儿去找一个实有的上根人呢?他知道,并没有实有的人讲法和听法。他连自己都找不到,更说什么以何法接引上根人。
维摩经云: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譬如幻士为幻人说法,当建是意,而为说法。所以真正的上根人,知道一切诸法都是名相、概念,都是妄想分别,找不到任何实有的法,也找不到讲法的人、听法的人。连自己都找不到,还找什么法呀?
你难道没看到经典里说法法何状?法法何状就是哪里有法啊?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根本就没有法可得,亦不可执着无法。若执无法还是法。法法何状就是法法皆空,法法无自性,无少法可得。一切入于法性海,平等如幻,唯心所现。

云:若如此,则都不要求觅也。
学人又继续问:若是这样,那就什么都不用学,也不用修,不用找了。像您这样讲,那还修什么法,还学什么法呢?

师云:若与么,则省心力。
黄檗禅师说:如果你真能这样,就省劲儿了,确实就不用找,不用求,不用修了。因为无法可修、可得、可证!但问题是你做不到这样,你的心歇不下来,你还在问,还在求,还在找。我已经这样告诉你了,但你还是问个不停!
你说若如此,可是你没有如此啊。你如果明白了我说的,就会立刻转身走掉。若真如此,就该干嘛干嘛去了,就不会在这里又起一个疑心,又问一个问题。如果你真明白我所说的,那就省心了,就没事了,不用在这里啰啰嗦嗦地问,我也不用再絮絮叨叨地回答你。学人嘴上说若如此,但是心念还是停不下来。这也是每个时代学法者的通病,一直起心动念,一直问问题,总以为问了问题,善知识给了答案,自己就明白了,就会开悟。不知道越是问问题,越增长无明,越迷,越与道相背。只有立刻停止问问题的心,才能顿悟实相。

云:如是,则浑成断绝,不可是无也。
学人并没有真正听懂祖师的话。所以他继续问:如果像您这样讲,会落入断灭。修行不能落入一个断灭的无吧。难道真的一切都没有吗?连道也没有吗?真的不用修吗?那岂不落入断灭空?这是学人的疑惑。
怕落入空是自古以来修行者的通病。人们怕落空,是因为有心未除,是没有通达人无我与法无我,不了解诸法实相本来是空。修行人如果不能悟到真空,不能内外空得彻底,就永远无法真正见性。有太多学人一听到空,就认为是断灭空,不想空得干净、空得彻底,这都是自我意识在保护自己,是心识的诡计。古人说:若有一法不空,摩诃衍不能胜出。摩诃衍者,名为大乘,又名如来性。
所以,修行第一不要怕落空,要与空相应,而且要空得彻底。
庞蕴临终遗训说:但愿空诸所有,切勿实诸所无。六祖大师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永嘉大师说: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心经》云:诸法空相。《涅槃经》云:善男子,汝言见空,空是无法,为何所见者?善男子,如是如是,菩萨摩诃萨实无所见,无所见者,即无所有,无所有者,即一切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于一切法,悉无所见。若有见者,不见佛性,不能修习般若波罗蜜,不得入于大般涅槃。是故菩萨见一切法性无所有。善男子,菩萨不但因见三昧而见空也,般若波罗蜜亦空,禅波罗蜜亦空,毗梨耶波罗蜜亦空,羼提波罗蜜亦空,尸波罗蜜亦空,檀波罗蜜亦空,色亦空,眼亦空,识亦空,如来亦空,大般涅槃亦空,是故菩萨见一切法皆悉是空。
所有悟道之人,都是彻底了达诸法空相,亦不着空相,才得了了见于佛性。不住于空,即不落入断灭。如果根本就没有悟到空,害怕空,不能空诸所有,不能能所俱泯,就不要说什么断灭空。断灭空是对声闻乘来说,对贪着空寂,只守无为,执着无作的人来讲。他们只是悟到无我,执着于寂静和涅槃,住于少分解脱,沉空守寂,不能活于法身,这才是断灭空。而祖师所悟到的空,是实相。于诸法空中,远离憎爱,不即不离,活出法身,得大自在。所以祖师所悟的空和声闻以及凡夫以为的断灭空,完全不是一个境界。这是我们学习禅宗一定要明白的。千万不要一听到金刚经讲空,祖师讲空,就认为不究竟,就还要加上一个妙有。所有众生之所以不开悟,就是因为空得不彻底,又执着妙有去了。把烦恼、一切有为、生灭、幻境当成了妙有。不知真正的妙有是常乐我净,是诸佛的一切功德,而不是一切诸法。
所以,是学人自己不能领悟黄檗禅师所说的空和无所有,自己臆想出一个断灭空,不知那仍就是有,是一个妄念,是心有所住才有的问题。真正的空没有空相。实相中没有断灭空,没有起于空想的心。
祖师和诸佛所说的空,是空诸有法,空掉无明,空掉取着,空掉一切的疑惑和住着。而不是着在一个空相上。所以此处的断灭是学人自以为的断灭,而不是祖师所说的空无所有。

师云:阿谁教他无?他是阿谁?尔拟觅他?
师云:谁给他安了一个无,这个无又是什么?你到哪里去找一个无?
所以诸佛祖师所说的空无,只是对治我们对有的执着。若不执有,无亦不立。无能无所,是名真空。虽言真空,不可着于空,不能起于空想。若起空想,还是有法,还是有心。既然说无的人都没有,你打算到哪里去找个无?

云:既不许觅,何故又言莫断他?
学人说:既然没有这个无,也不用去求一个无。为何经典中又说不能落入断灭?断灭又是什么意思呢?

师云:若不觅便休,即谁教尔断?
师云:你如果不觅、不找、不求便完了,言下就相应了,哪还有一个无,一个断灭。我们平时所说的息虑忘缘,只是息诸烦恼,离诸取着,非是死物,亦没让你断灭佛性。断灭是你自己想的,谁教你去断灭了呢?
若能息心,言下便是,更不作息心想,亦无得道想,亦无相应想,无默契想,是真默契也。
所以,如果这念心真的歇下来了,就没有什么断灭与不断灭。

尔见目前虚空作么生断他?
黄檗禅师继续说:你目前所见的虚空,你怎么断掉它?你没法断掉虚空。自性也是如此,犹如虚空,没法断灭。只是对于不了解虚空自性的人来说,会住在一个空无里,对这种贪着空,守着空不动,说名断灭。但是实际上,空虚之性是无法断灭的。就算是声闻和落入断灭空的人,早晚还要回小向大,心无所住,才能真正解脱。

云:此法可得便同虚空否?
学人说:难道真如佛性同于虚空吗?

师云:虚空早晚向尔道有同有异?
师云:虚空或者佛性什么时候对你说同说异了?同异是人的妄想和分别,虚空佛性没有起同异的心,也没有你这个问题。
这里的虚空早晚向汝道有同有异,是比喻佛性。是说佛性什么时候给你讲同异了?色不自色,因心故色。心不自心,因色故心。心色一如,色心不异。佛性一如,不二难思,不可分别同异。
所以,一切妄想、疑问、同异,全都是自心在分别自心。心本不言心,空本不言空,法身不说法身,虚空也不说同异。

我暂如此说,尔便向这里生解。
师说:我只是暂时以虚空来形容本性,你便于本性生虚空解,着了一个虚空相。佛性犹如虚空,但不可作虚空解。若作虚空解,虚空便有相,佛性亦有相。佛性无相,非空非有,非法非非法。所以不可意解虚空,意解佛性。

云:应是不与人生解耶?
学人说:既然如此,那无论您讲什么,我都不能生解是吗?学人又着在了一个不生解上。他说不生解,还是在生解?

师云:我不曾障尔,要且解属于情,情生则智隔。
师云:我没有阻碍你生解,是你自己妄加分别能不能生解。如果你通达了,可以随意生解,但不会执迷于知解。如果执着知解,知解属于情识和妄想,情生则智隔。如果执着不知解,则又变成无情。
众生之所以不得悟道,就是因为茫然趣两边,不能行于中道。

云:向这里莫生情是否?
学人云:对您所讲的东西,我不生心是否就对了?

师云:若不生情,阿谁道是?
师云:如果你不生心,哪里还有个是或不是?你又还说什么就是吗?
若不生心,就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哪里还有一个莫生情就是否?有一个是否,就不是了。你问不生情就是否,就是生情生解了,就没有真正地领会我说的情生则智隔。
不生情,是让你不要执着自己的问题,不要住在问题里,而是立刻从问题里出来,去干些别的。

问:才向和尚处发言,为甚么便言话堕?师云:汝自是不解语人,有甚么堕负?
学人问:为何我只要一向您说什么,您就批评我,说我有住着?说我的话不对。师云:是你自己听不懂我说的话,说什么对不对。堕负是指错误,不对的意思。
这个学人终于发现,他只要向黄檗禅师问问题,禅师就把他的问题打断,就否定他这个问题,甚至不给他回答。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黄檗禅师说道:我一直都在给你正确的引领,帮助你出离问题,止息你的疑惑和妄想,可是你不明白,总是被自己的习气带走,还问我为什么要打断你?我哪里说你有什么堕负啊。
所以禅宗的高妙之处就在这里,不正面回答你的问题,而是帮你止息问题。只是众生的心识就是耐不住寂寞,不肯休息,总是在头脑和问题里转啊、思啊、想啊、找啊,不守本分,停不下来,是学人自己听不明白祖师的话,没有领会祖师截断众流的用意,反而认为是祖师在回避他,否定他,欺骗他。
曾经也有一些学人通过微信问我各种问题,我都没有正面回答,因为他问的问题与实修和改变他的心性没有关系。我都是直接让他去做功课,告诉他得到一个答案并不能解决你的疑惑,而是会助长你更多的疑惑。转变心性,才是修行的入手处。被意识所骗,寻求一个答案,那并不是修行。但是对方听不懂,还是不停地问我问题,请求我回答他的问题,还抱怨我作为一个师父,一点不慈悲,不为学人答疑解惑。最后搬出释迦牟尼佛来,说佛都是耐心地为众生解答,为什么禅师您这么冷酷无情,就是不回答我的问题呢?到最后,我也没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直接把他删除了。
大家记住了,禅宗就是禅宗,禅师有禅师的手法。他不会为了迎合众生,而曲解佛法。你有善根,有悟性,明白了禅师的手段和用意,就能言下顿悟。不明白禅师真正的用意,只是给你讲佛法,讲三天三夜,解答了你所有的问题,对你也毫无意义。

问:向来如许多言说,皆是抵敌语,都未曾有实法指示于人?师云:实法无颠倒,汝今问处自生颠倒,觅甚么实法!
学人继续问:难道前面您说的这么多,没有一句是真的,都是对治我的执着吗?没有任何真实之法指示于人吗?
师云:真实之法,没有颠倒,没有你这些问题和疑惑,也没有像你这样穷追不舍,没完没了。现在是你自己起了执心,你的问处自生颠倒,你看不到,却想觅什么实法。若无颠倒,便是实法。怎么可能在无颠倒外别有实法呢?
我们看黄檗禅师回答学人问题真是老婆心切。但是学人似乎还是听不明白禅师所讲,还在不停地问,不停地思惟、寻找实相。
如果换成是别的禅师,可能早就棍棒伺候了。所以这里学人问问题,祖师委曲开示,都是慈悲众生,是为了接引更多的初学。
祖师差一点就跟学人说:如果你想觅实法,不问就是实法了。其实已经都有这个意思了,但是学人就是不会。能够歇下这念妄想、这念疑惑、颠倒的心,立刻就与解脱相应了。
所以我们看,一个人不修行还好,只是执着世间五欲六尘。一但修行了,又没修明白,反而会更执着,更可怕。修不好,会成怪物和神经病,会追着一个问题不停地问,停不下来。他不知道自己被自己的执着和妄想牢牢地拴住,出不来。
所以祖师说:实法无颠倒,是你现在自生颠倒。你在那儿颠倒妄想,在意识心里转啊转。这念心歇不下来,永远找不到实法。

云:既是问处自生颠倒,和尚答处如何?
此学人于最好的开悟时机又错过了,他非常执着地想要一个答案,迷失在对答案的执着里,而忘记了修行是为了觉悟和解脱,不是为了找一个答案。
他继续问:既然是我问处自生颠倒,那和尚您回答我是不是颠倒呢?
我们看,一个修行人,他不反观自己的问题和烦恼的来处,反而质问和尚答处是否也是颠倒?他不知道祖师回答学人都是不得已而为之。想把你叫停下来,你停不下来,又见和尚的不是。众生就是这样,自己的问题解决不了了,不去面对,开始找别人的问题,看别人的不是。

师云:尔且将物照面看,莫管他人。又云:只如个痴狗相似,见物动处便吠,风吹草木也不别。
师云:你只管借境看自己的心,关注你自己,不要去管别人。师又云:如果你一直这样,我说个什么,你就执着什么,一直问啊问啊,没完没了,就像一个痴狗一样,见哪儿有动静,就叫唤。也不管是人动,还是风吹草木动,一点觉知和主见都没有。
所以,什么是凡夫?每天不关注自己的起心动念,而是迷到别人身上去,对别人的事特别感兴趣。经常会有人问我:禅师,你还有烦恼吗?他不问自己还有烦恼吗?而是问别人还有没有烦恼?你要看自己有没有烦恼,别问我有没有烦恼。
狗一听到风吹草动,就会立刻叫起来,也不管是不是有人。很多修行人也是这样,见境就生心,遇事就好奇,看到发生什么事了,心就扑过去了,就住在上面,出不来。所以,一个真正明白的人,不会随着别人的问题跑,也不会看到什么心就着在上面,而是懂得随时转身离开。

又云:我此禅宗从上相承以来,不曾教人求知求解,只云学道,早是接引之词。然道亦不可学,情存学解,却成迷道。道无方所,名大乘心。此心不在内外中间,实无方所。第一不得作知解,只是说汝如今情量尽处为道。情量若尽,心无方所。此道天真,本无名字。只为世人不识,迷在情中,所以诸佛出来说破此事。恐汝诸人不了,权立道名,不可守名而生解。
黄檗禅师又说:我此禅宗是一脉相承下来的。从佛陀传法给迦叶,一直传到中国的六祖,一直到今天,禅宗仍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流行。历代祖师传法,从来不曾教学人求知解,着名相,研究义理和文字。就算说个学道学法,也都是接引中下根人的方便说。
真实之道和实相之法是不可学,不可传,不可得的。如果心里认为道是可以学,可以求,可以知解的,就会迷失真道。所以古人云:绝学无为闲道人。什么是道人?绝学。离一切学,是名真学。
道不可学,只能说是悟而已。说个悟,早就不是了。如果学道之人,心中存一个学,存一个知解,就迷失了正道。正道不道,正法无法。只要还有一念有所得,有所学,有所求的心,就与道相背。修行人都有法执,法执都很难断。要么就是没有开悟,因为懒惰和放逸,完全不学,犯圆觉经中的任病。要么就着在了学法和修道上,不懂得放松,把自己修得死死的,修行本为解脱,最后反成枷锁。
道无方所,名大乘心。道没有方所,没有任何法可得,没有行迹可寻,你觅不到一个道,除了意识心里生起的一个道的概念,实无道也。古人云:从门入者,不是家珍。为什么从门入者,不是家珍?因为真道无门,无路可走,无迹可循,才是真道。又说:行鸟道。亦是此义。鸟道者,无道也。三祖大师说:究竟穷极,莫存轨则。不存轨则者,没有道和行迹可寻。
此心不在内外中间,实无方所。心即是道,道即是心。心不在内外中间,没有方所。道亦如是,没有途境可达。所以经云:正直舍方便。
第一不得作知解,只是说汝如今情量尽处为道。修行最重要的是不要生解。所谓佛法,就是看到自己的执着处,打破你这些执着,不再用任何知见缠缚自己,就是佛法,就是智慧。佛法只是随方解缚,并没有什么真实的定法可得。你有执著,帮你指出,自己放下了,就解脱了。
情量若尽,心无方所。知解没了,知见消了,心不住了,实相就显现了,而又没有显现之量。心无方所,就是没有心可得,也没有什么道可得。一念离执,就能入道。

故云得鱼忘筌,身心自然达道。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沙门果者,息虑而成,不从学得。
所以,解脱才最重要。修行人应重实际,而不迷在理论和逻辑的解答上。解决烦恼才是大智人所关注的,而不是要一个答案。就像捕鱼的人,捉住了鱼,拿不拿鱼篓就不重要了。修行人没了烦恼,就不需要菩提和佛法了。放下了种种执着,自然得道,不需要再去找一个道。识得根本,认识本源,才是真正的沙门,而不是学到什么,做成什么。什么叫沙门果?沙门的成就是息虑而成,不是从外学到了什么。
这句话很重要:沙门果者,息虑而成,不从学得。希望这句话能成为我们修行的座右铭。时时提醒我们:修行是息心,是不向外求,是止息造作和有为。
狭义的沙门是指出家修行人。广义的沙门,是指一切修行人。所以,并不是穿着僧衣的人才叫沙门,而是识心达本源的人才是真正的沙门。沙门果就是修行的成果,这里并不是指声闻果,而是真正的大成就。真正的成就和开悟不是修造出来的,不是证得四禅八定,证阿罗汉果,它不是果报,而是觉悟自心,识得诸法实相,了了见于佛性。见性才是修行真正的成就。这个成就是怎么成的呢?它是息虑而成,是妄心不起,是一念默契。它不是学得,不是修得,不是证得,不是向外求觅而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