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心法要讲记第九讲
十月八日,师谓休曰:言化城者,二乘及十地、等觉、妙觉,皆是权立接引之教,并为化城。
十月八号,恩师(黄檗禅师)对我(裴休)说:《法华经》中所言的化城,是指包括二乘所证的解脱,以及十地、等觉、妙觉菩萨所行的境界,这些都是佛陀的权巧方便,非是实相,皆属化城。这里祖师明确指出,化城不仅仅是指方所,包括有法可得,有佛可成,有任何境界可住,都是化城,是世尊的方便教法。
《传心法要》是黄檗禅师为裴休开示的修行法要。裴休将恩师接到自己的住处供养,黄檗禅师第天随宜为他开示修行心要。他每天记一些,涉及修行的方方面面,日积月累,就形成了这部禅宗修行心要。这里记载了日期,说明这些心要不是一次性开示的,而是多次在不同的时期讲的。
佛在《法华经》讲过一个譬喻,一个商主带着很多人去一个宝所寻宝。宝所很远,大家走累了,商人看到大家疲惫不堪,不愿意走了,就变化出一座化城,供大家在那里休息。
休息完以后,大家有了精力,商主再告诉所有的人宝所就在前面,离这里不远。大家还要继续上路。这时大家有了力量,就继续前行,最后到达了宝所。
这是一个故事,它比喻修行人因中途疲惫,佛陀会方便施设化城,讲一些方便法,另大众不会觉得修行很难。等时节因缘成熟,众生根基深厚了,有了智慧,再为大众开示实相之法。《楞伽经》云:我今亦复然,先说相似法,后乃为其演,自证实际法。先说相似法,即是这里所指的化城。自证实际法,就是实相,真正的宝所。
因为众生迷于自心所现的境界久矣,无明的习气深厚难除,所以修行对很多人来说是一条慢长的道路,需要有强大的毅力和深远的智慧才能走完这条路。很多人在修行的中途,就会退失道心,认为修行太难,转变认知,觉悟实相的障碍太多,所以就不愿意修了。佛陀为这些人方便讲一些容易成就的法,比如声闻的四种果位,比如菩萨的六度境界等,这些都容易修行,容易证得。这样,很多人就不会退失道心,会继续前行。时节因缘成熟,佛陀会告诉这些人,我先前所说的法,只是让大家暂时休息的化城,并不究竟。
佛为了增加大众修行的信心,利用譬喻、故事、种种言辞,方便施设化城。种种所说,皆是悦可大众,令大众对修行起增上心。比如说净土法门,西方净土就是化城,非是实相,并不是真正的宝所。那是佛为根机差的众生施设的一个暂时休息的地方,并不是真正的解脱之处。二乘,还有很多的菩萨,他们对于佛性的认知,都停止在了化城,把化城当成了究竟,不思前进,不想见性,不想成佛。就像《法华经》里讲的化城一样,是虚幻的,真正的宝所还在前面。
黄檗禅师说:不仅二乘人,就连十地、等觉、妙觉,他们的见地和所证得的境界,皆是权立接引之教,并为化城,不是真正的见性。如果不学禅宗,就会以为观音、普贤、地藏、文殊的境界非常高,我们无法达到。而实际上,从禅宗见性成佛的角度,他们都还滞留在化城的境界,非是真正的见性。
言宝所者,乃真心本佛自性之宝。此宝不属情量,不可建立。无佛无众生,无能无所,何处有城?若问此既是化城,何处为宝所?
彻见本性才是究竟的宝所,才是真正的解脱之地。见自心佛性,才是真正的安养国,而不是往生到西方,也不是见到阿弥陀佛,更不是证得灭尽定,或证得百千三昧。佛经里所说的种种殊胜境界,都是有为、生灭的境界,是方便法,非是真解脱。涅槃经云:真解脱者,即是如来。如来者,即佛性也。
此宝离心意识,超一切思惟对待,非是作法,不涉方便,不涉阶级,不涉修证。正直舍方便,直言便相应。
所以真解脱不是有为造作出来的,不是功用能达到的,直下无心,便是究竟。所以六祖大师说,迷人渐修,智者顿悟。
此宝不属情量,不可建立。此宝乃无为心地法门,不是意识分别所能知之,非功可成,非是作法。必须舍掉一切方便,才能够见到真实本性。彻见本性,才是到达真正宝所,不是证得果位,不是成佛,也不是往生到哪里。情量是分别、意识、有为、造作。
无佛无众生,无能无所,何处有城?真如本性无佛无众生,亦无能所,无有方所,无一法可得,哪里有什么城?哪里有什么宝所?故知宝所者,真心之譬喻,见性之异名,非实有宝所。
若问此既是化城,何处为宝所?如果有人问,二乘、十地、等觉、妙觉所证的境界都是化城,释迦牟尼佛所施设的教法、经典、文字、西方极乐世界都是化城,那什么是真正的宝所呢?
宝所不可指,指即有方所,非真宝所也。
没什么宝所。真正的宝所不可指示。若有所指,有所示,有方所,就不是真正的宝所。
有弟子问六祖大师,请您给我开示一下,黄梅意旨,如何指授?六祖大师说:指授即无,不论禅定解脱,唯论见性。志诚向六祖问法,六祖对志诚说:我若有法与汝,即为诳汝。随方解缚,假名三昧。祖师所说种种法要,只是帮众生指出执着,去掉枷锁,提醒学人不要错误用心,假名为法,而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实法指授与人的。
所以若有所指,就不是真宝所。学净土的人如果有机会听闻到传心法要,或读到六祖坛经,就知道西方极乐世界只是化城,非真正宝所。这里祖师讲得清清楚楚,若有所指,即非真宝所。
六祖大师在《坛经》也讲,迷人求生西方,智者自净其意。自净其意就是见性,见到自心净土。故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当你了达自心无能无所,无方所,不可指,就不会再生心动念求生西方了。不生心,直用六根,随处都是真宝所。只要心有拟向,意有趣向,心识就投胎了,就算是莲花化生,都是妄想,还是有我,还是有为,非真宝所。
故云在近而已。在近者,不可定量言之。但当体会,契之即是。
所以《法华经》里讲到,真正的宝所就在化城不远处,并没有指出到底在哪儿,有多远。所言近者,不可定量言之,没有具体的距离。那只是一种比喻。当我们放下对方所的执着,对生法的执着,一念相应,即达真宝所。《法华经》没讲化城离宝所多远,没法讲,因为它是譬喻。如果你以距离求之,那就是过娑婆世界,从这里到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你不悟本心,净土就在十万亿佛土之外。十万亿佛土就是你无量的妄想,无量的分别,无量的迷惑。若悟本心,举足下足,无非宝所。
在近者,不可定量言之。近者,就是一念之间。但当体会,契之即是。只要了达自心,不再求取一个方所上的西方净土,不再执著一个外相上的佛,妄心一歇,歇即宝所。
净土宗的祖师也讲过:弥陀是自性弥陀,净土是唯心净土。悟来步步西方。所以当你真正见到自心清净,这时候才可说禅净一如,才是真正的净土法门。这时候再讲净土就没有问题了。
言阐提者,信不具也。一切六道众生,乃至二乘,不信有佛果,皆谓之断善根阐提。菩萨者,深信有佛法,不见有大乘小乘,佛与众生同一法性,乃谓之善根阐提。
所谓阐提,即指一阐提,是指信心不具足。对什么不具足信心?不相信自心是佛,对成能佛没有信心。不认识佛性,心向外驰。所以称为信不具,又名一阐提。
在佛经里,一阐提有不成佛的意思。什么样的人不能成佛呢?有两种人,一种是凡夫、外道、二乘人,不识自心佛性,不能成佛,谓之断善根阐提。这些人善根不足,诽谤大乘,邪知邪见,拨无因果,业障深重,谓之断善根阐提,暂时不能成就佛果。
还有一种人,就是菩萨。菩萨发心利益众生,虽信佛法,但不见大小乘的区别,知道三乘教法都是佛的方便说。相信佛与众生同一佛性,为了利益众生,往来生死,不入涅槃,不成佛果。如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这是善根阐提。
《楞伽经》云:此中一阐提,何故于解脱中不生欲乐?大慧,以舍一切善根故,为无始众生起愿故。
云何舍一切善根?谓谤菩萨藏言:此非随顺契经调伏解脱之说。作是语时,善根悉断,不入涅槃。
云何为无始众生起愿?谓诸菩萨以本愿方便:愿一切众生悉入涅槃。若一众生未涅槃者,我终不入。此亦住一阐提趣。此是无涅槃种性相。大慧菩萨言:世尊,此中何者毕竟不入涅槃?佛言:大慧,彼菩萨一阐提,知一切法本来涅槃,毕竟不入,非舍善根。何以故?舍善根一阐提,以佛威力故,或时善根生。所以者何?佛于一切众生无舍时故。是故菩萨一阐提,不入涅槃。
祖师在这里讲到的两种阐提,就是楞伽经中所言的两种阐提:一是舍一切善根,如一切凡夫;二是为无始众生起愿,如地藏王菩萨。为什么要讲善根阐提。因为善根阐提不成佛道。不成佛道与实相相应吗?实相中本来就没有人成佛,所以善根阐提是与实相相应的。禅宗祖师都是只求见性,不求成佛。只有见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佛,而不是像释迦牟尼佛那样。那样,反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佛。
像提婆达多、善星比丘,还有很多外道、不信因果的凡夫,是断善根阐提。但这只是生灭幻相。实相中并没有一阐提,没有断善根阐提和善根阐提。一阐提只是自心暂时的一种作用和状态,它不是定法。
涅槃经云:不定者,如一阐提究竟不移,犯重禁者不成佛道,无有是处。何以故?是人若于佛正法中心得净信,尔时即便灭一阐提。
不论是谁,当你一念拨无因果,不信佛法,不信凡夫能够成佛,或者只是贪著声闻、缘觉果位的时候,有一念这样的颠倒心,就叫作阐提。所以阐提并不是特指某个人,它是心念的一种状态。就像我们一念慈悲心生起的时候,就是观音。一念悟空,就是须菩提。一念利他,就是普贤。六道众生,二乘,声闻、缘觉,不相信见性成佛,认为证到阿罗汉、辟支佛的境界就已经圆满了,这叫断善根阐提。声闻缘觉,逢佛出世同,遇到因缘,回小向大,见自心佛性,仍能成就无上正觉。
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认为凡夫和外道,以及完全不信佛法的凡夫,拨无因果的人,诽谤大乘的人,才是一阐提。但是在祖师门下,从禅宗这一法门来说,二乘、辟支佛也是断善根阐提,只要不识本心,都谓之断善根阐提。
但是对于拥有无始清净愿力的菩萨,他们为了利益众生,示现不入涅槃,不成佛道,这样的阐提,是善根阐提。他们虽然不示现成佛,但是他们的用心却与实相默契,深信自心是佛,所修所行是与解脱道相应的。
大抵因声教而悟者谓之声闻,观因缘而悟者谓之缘觉。若不向自心中悟,虽至成佛,亦谓之声闻佛。
一般来讲,因学习释迦牟尼佛所留下的经典而悟道的,谓之声闻。观诸法因缘生、因缘灭而悟道的,谓之缘觉。不管是因文字悟道,还是观因缘悟道,如果不悟自心,不向自心求于解脱,修种种行,乃至成佛,亦谓之声闻佛,非是真如佛。
所谓声闻,就是把佛陀经典上讲的一切法信以为真,便急急去修证,去验证佛所说的种种阶位和境界,谓之声闻。为什么叫声闻?他把佛所讲的方便法当成了究竟。《法华经》里讲到,像舍利弗、须菩提,以及很多年纪大的追随释迦牟尼佛的比丘,当他们听到佛陀讲《法华经》、讲一乘法的时候很后悔,很伤心,悲泣流泪。他们心中感慨:我们一直以为您先前给我们讲的法已经很究竟,我们把那些教法当真,便取证涅槃,证得了果位,住于正位,结果错失了无量的佛法,错失了佛的无量功德和智慧,不知道见性成佛才是真正的成佛。
声闻把释迦牟尼佛讲的方便法、三乘法都当成了究竟实有的,比如阿罗汉果、辟支佛果、初地、十地,把这些都信以为真,去取证,这就叫声闻。
观因缘而悟者。就是看到世间的生灭现象,比如看到花开花落,看到有人离世,看到流水,悟到诸行无常,体证无我,生灭心灭,便入于涅槃,住于寂灭解脱境界,不愿再来世间受生,不发利益众生的大悲心,这是缘觉,观因缘悟道者。有的人看到树叶变黄了,看到人变老了,看到石头碎了,忽然就悟到了缘起法,悟到了诸行无常,这样的一种觉悟叫作缘觉。
为什么说这种觉悟还不究竟呢?他只是觉悟了生灭和缘起,觉悟了因缘和合,没有悟到生灭的当下就是不生不灭。只见诸法寂灭,未见诸法不生不灭。有的独觉、辟支佛悟到了无生,悟到了寂灭,但是贪于寂灭,不出世弘法,没有大智慧,没有佛法的受用,因为执著寂静,所以丧失了自性的无量妙用。
古人云:百入竿头不动地,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修行到了百尺竿头,到了顶点,到了清净不动地,以为就到家了。没有更进一步,没有回入尘劳,没有十方世界是全身,还不算究竟。没有利益众生的愿力和智慧,不度众生,还不能去除无量的习气和尘沙惑。为什么不愿意度众生呢?因为还没有真正地觉悟,不知道彻见本性才是真正的成就。不在大众中历练,不在利益众生中打磨自己的无始无明和习气,很难了了见于佛性。他不知道众生性即佛性,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他没有真正地彻悟这一点,所以叫自了汉,只求自己解脱,反而不能究竟解脱。
自了汉能真正解脱吗?不能。他还有自己的执著:涅槃境界,寂静的境界。只是断除了事上的粗重烦恼,理上还有无量的疑惑。心有执著,我相没断,所以不是究竟解脱,未得大自在。圆觉经中讲到,就算证到如来的境界,如果心有所住,都是我相,没有破除俱生我执,不是真正的解脱。也就是法理上还不透彻,未能了了见于佛性,就会于中途的境界有所住,不能亲证本地风光。所以观因缘而悟者看到了缘生缘灭,但未悟得不生不灭的本性。
如果不向自心中悟,就算你突破了阿罗汉、辟支佛的境界,成了菩萨,住于十地、等觉、妙觉,如果不向自心中悟真如佛、自性佛,还试图通过功用达成一个外在的圆满报身佛,都谓之声闻佛,非是见性成佛。
虽然世间因缘会遇,会有报身佛现前,比如两千五百年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那也只是声闻佛。大家都以为释迦牟尼佛是究竟圆满佛。那只是圆满报身佛,是生灭相上的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究竟圆满佛。究竟圆满佛是无相法身,是自心佛。
如果你认为两千五百年前的释迦牟尼佛是真实的圆满的,错了也!那个不是圆满的。报化佛如果是圆满的,就不会八十年后向双树林入涅槃,所以那个相只能是声闻佛。古人云:报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啊,师父,原来连佛都是声闻佛!”是的,释迦牟尼佛是声闻佛,是报化佛,非是真佛。你别把他当成圆满究竟的佛。相上的佛并不是圆满佛。谁圆满?没有谁圆满。自心才是真正的圆满。
我们看《传心法要》里所讲的,和我们以前学的很多知见是不同的。学习禅宗祖师的开示,会打破你很多错误的知见。
所以学法重在见地明彻,法眼清明,见地到位,修行才不会偏颇,才不会有疑惑,所做所行,才能够与实相相应。过去我经常跟别人讲,两千五百年前的释迦牟尼佛不是佛,听者就不能理解:“师父,您说的我不懂。释迦牟尼佛怎么不是佛呢?我们不是一直就跟这样的佛学吗?”表面上你是跟佛陀学,而事实上,佛陀也是你自心呈现的。为什么?佛陀在世时,佛陀的邻居,一个老婆婆每天都看得到佛陀,但是她不信佛。所以,就算佛出现在你面前,你不信佛,佛跟你也了无关系。我们信佛,都是自心呈现出来的境界,是自心的善根因缘成熟,才显现出这样的心智和信心。所以说,释迦佛,也只是自心。自心佛才是真佛,自性的引领才是真正的善知识。自心外没有一个实有的释迦牟尼佛,没有那样一个人。所以达摩祖师说:三世诸佛,皆是众生妄想。
学道人多于教法上悟,不于心法上悟,虽历劫修行,终不是本佛。
学道人如果不识真心真佛,就会把报化佛讲的方便法当成实法,处处生执着,就越修越偏,离道越来越远。佛讲的一切法都是引导我们认识本有的佛性,不识本性,就很容易迷在佛法上,佛法非但不能让我们解脱,还会成为一层更重的枷锁,牢牢地锁住我们。
有人会问:佛陀为什么要讲这些方便法?佛所说法犹如指月的手指,众生应该顺指观月,而不是执着手指。
佛法只是引导修行的车乘和工具,我们不要执着车乘和工具,而忘了道路和目的地。
有很多学道者都迷在了佛陀所留的文字教法上,执着佛法,把佛经里的故事和譬喻当真,把佛陀的境界、神通和善巧方便当真,不悟自心,不向内观察自己的三毒,转化自己的用心,整天迷于佛经的境界,一味地向外求,向外做功夫。虽历劫修行,都不是道。就算修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来,终不是本佛。本佛就是真如佛性,无我无人,无佛无众生。
若不于心悟,乃至于教法上悟,即轻心重教。
修行人若不于自心上悟,执著经典文字所说,就会轻视自心,而执着相法和文字之说。每个时代都有很多修行人执着佛经,把佛经里讲的一切都当成了定法,比如执着有净土,执着有六道,执着有轮回,执着有因果,执着善根福报,执着业力果报,执着菩提心,执着六度,执着三昧,执着神通,执着过去生和未来生,执着声闻四果,执着菩萨的修行。对佛经里讲到的很多内容,都生起了极大的执着。听到有人所讲的内容跟佛经不一致,就批评、指责、诋毁别人。而对有人自悟自证的东西完全轻视,认为一个凡夫悟的东西怎么能跟佛陀证悟的相比。也不相信禅宗祖师所说的见性成佛。认为祖师的境界也无法跟佛的境界相比。这即是轻心重教。
修行人里执着《法华经》、《楞严经》、净土五经、地藏经、唯识、百法明门、中论这些文字经典的人特别多。执着初地、八地、十地的人很多。执着四禅八定的人很多。执着修行一定要有神通的人很多。到处拿经典里的境界去衡量别人,给别人胡乱印证,这都是轻心重教的例子。
遂成逐块。
什么叫逐块?就是你拿一块砖去打狗,狗去追砖头,不去追人。狗以为是砖头打的它,不知道是人打的它。这就叫舍本逐末,错认了目标。修行也是这样,若轻心重教,即舍本逐末,误解了佛陀说法的本意。
忘于本心。
轻心重教,就会忘失本心是佛,本心是法,本心是真正的经典。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说了三藏十二部,其实只说了一部经,就是自心经。自心经离于文字、名相、一切的分别和取着。自心经低头便是,抬脚便是,睁眼便是,听声便是,但又不能住于如上所是。自心经超越一切文字经典。
所有的经典都从本心流出,而不是报化佛所说。圆觉经云:无上法王,有大陀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释迦牟尼佛是一个传话筒、是自性的使者。我们都会认为菩萨是如来的使者,错了,如来是你的使者,十方诸佛都是你的仆人,都是你的传话筒,都是帮助你觉醒的工具。你才是主角,其他一切都是配角。
忘于本心。就是追逐错误的不重要的目标去了,把次要的东西当成了重要的东西,把本心给忘了,迷在了经典文字上面。忘了自心才是真正的法王。佛与祖师,一切万法都备于你的自心,都是被你所用的,而不是束缚你的。
关于执着文字,遂成逐块,忘于本心,禅宗有一个事迹,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
古灵神赞禅师得道后,回到原来的寺庙看望自己的剃度师。其本师一日在窗下看经,蜂子投窗纸求出。神赞睹之曰:世界如许广阔不肯出,钻他故纸驴年去!遂有偈曰: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大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本师置经,问神赞曰:汝行脚遇何人?吾前后见汝发言异常。神赞曰:某甲蒙百丈和尚指个歇处。今欲报慈德耳。
神赞所说的偈子: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大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就是暗讽他的剃度师执着经典文字,而不知使用自己的本有佛性,直接解脱。就像蜜蜂不知从宽阔的门出去,非要从糊着窗户纸的窗户钻出去,却怎么也出不去。后来他的师父请他上台讲法,神赞禅师乃登座举唱百丈门风曰: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本师于言下感悟曰:何期垂老得闻极则事。
所以很多人学法之所以不悟道,不能成就,就是太执着文字经典。当然,这只是对于那些执迷文字的人所说。而对从未认真学习经典,法理不通,见地不明的人,学习经论也是必要的,不能一概而论。
故但契本心,不用求法,心即法也。
所以只要悟得了本心,默契了本心,不用求法,亦不用读经看教,但用得此心,用处无滞,即是活法也。直用直行,即是真佛法,不用再去找法,心即是法。所谓默契者,只恁么行去,不做恁么想。但有丝毫知解、情量,皆非默契也。
凡人多为境碍心、事碍理,常欲逃境以安心,屏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碍境、理碍事。但令心空境自空,但令理寂事自寂,勿倒用心也。
什么叫凡人多为境碍心、事碍理呢?凡夫认为是境界障碍了心,是环境影响了自己,是事情让他心里不舒服,让他觉得有了障碍,所以他会逃境以安心,停止做事来让自己合乎道理。他不知道,其实是自己的心起了执着,才使得自己遭遇种种逆境。是自己迷于正理,才在做事时有了种种障碍。只要放下心中的执着,把心空掉,于一切法,心无所求,境界自然就消失了。只要做事冥合正理,事情自然就会做好,不管做成什么样,都会心安理得,全完接受,也就没有什么成败和顺逆。因为心无所求。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一定不要倒用心。倒用心,就是颠倒用心,错误用心,以有所得心行事。
古人云:行有不得,反求讨己。反求诸己,就是反思自己的用心,不要去怪境,去怪事。境和事不障碍人,都是自己错用了心,才有了障碍。
认为自己生活的不幸是因为房子小,不停地换房子,六十平米换成九十平米。九十平米换一百二十平米,一百二十平米换二百平米,最后发现自己还是不满足,不快乐。换房子没用,换认识,换想法,换观念,人才能自在安乐。
快乐不来自于住多大的房子,不来自于儿子的学习成绩有多好,而是来自于心满意足,来自于少欲知足,不来自于外境。
所以,要想吉祥如意,不要去改变事情,要改变用心。所有的事情发生了,接受它,心自然就安了。
这段开示非常精僻,明白了这段话,会运用这段话,生活中所有的烦恼都会消失。
但令心空境自空。只要心无执着,视一切都平等,不再执着自己,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逆境,境界就不会成为境界。一切境就消失了,因为产生境界的心空掉了。外在的环境还是那个环境,但是你已经不在乎那个环境了,因为你的心变了,你没有了执着。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小区还是那个小区,超市还是那个超市。但是你再看它们,它们已经变得清净无染了。
但令理寂事自寂。只要你理通了,心安理得了,所有的事都安宁了。因为万事万物都从心起。心即是理,理即是心。心清净了,理就透了。理透了,事自然就没了。
勿倒用心也。大家修行不要错用心,不要再去求富贵、求儿女、求福报、求虚荣、求名利,都不要去求了。别再倒用心,这些都是幻境,都是无常的。不要换境界以安心,但求心安境自安。
凡人多不肯空心,恐落于空,不知自心本空。
大多数人修行都不肯把心空掉,害怕空心之后一切都没了。不知道诸法实相就是一切皆空。自心本来空无所有,虽空而不起空相,性本空故。本来无一物,没有任何一法是真实的。不仅世界是虚幻的,心也是虚幻的。只有真正了达这一点的人,才能默契于诸法空相。
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愚人总是想把事情解决了让自己心安,不知道心安事即安。而智者只是于事无心,心中无执,事情就没了,不需要去解决事情来安心。古人云:若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著。
菩萨悟得本心犹如虚空,无能无所,一切不贪,一切俱舍。菩萨所行的一切善法功德、六度万行、利益众种的种种事迹,都不贪着。金刚经云: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然舍有三等:内外身心一切俱舍,犹如虚空,无所取着,然后随方应物,能所皆忘,是为大舍。
但是舍分三种。有大舍、中舍和小舍。内外身心,所有的一切全部舍掉,犹如虚空,没有任何执着的事物,以一颗空心应对世间的一切,虽作种种功德,不求回报。随方应物,救度有缘,而无能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此为大舍。
若一边行道布德,一边旋舍,无希望心,是为中舍。
第二种是中舍。一边修行,一边行于布施,还在做有为的功德。对所做的布施,不求回报。中舍和大舍的区别是虽然行于布施,不求回报之心。但没有身心俱舍,没有能所皆忘,还在有为法中积功累德。
若广修众善,有所希望,闻法知空,遂乃不著,是为小舍。
如果执著善法,求将来有所回报。听闻佛法之后,才知道所作福德是空,不再生起执着,此为小舍。小舍是于理不明,执着善法,虽然听闻佛法后不再执着,不是自觉本愿的,是被动的,故名小舍。
大舍如火烛在前,更无迷悟。
大舍就像火烛在前面,能照亮路途,既不执于迷,也不执于悟。只有大舍,才能与自性空相应,才能了了见于佛性。《维摩诘经》云:舍诸所有,具一切智想。只有一切俱舍,才能超越迷悟、凡圣及一切对待之法。
中舍如火烛在旁,或明或暗。
中舍就犹如拿着火烛在旁边,风一吹,火光忽明忽暗,比喻修道之心不坚固,修行不彻底。
小舍如火烛在后,不见坑井。
小舍就犹如火烛在后面,照不到前面的路,看不见周围的坑井,随时有堕入深坑的危险。比喻修行者如果未能身心内外一切皆舍,还有能所,会被自己的烦恼缠绕,无法彻见本性。坑井比喻执着和烦恼。因为没有一切俱舍,因为还有贪在,还有我执,所以会被烦恼所缚。
故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
菩萨,也即真正明理的人,心如虚空,身心俱舍,内外俱舍,一切俱舍。所有的福德、功德,身心世界,都不贪著,连佛法都会舍掉。
过去心不可得,是过去舍。
不执著过去所发生的一切,一切不留,无可记忆,不住过去心。这叫过去舍。
现在心不可得,是现在舍。
不执著现在的事,不与因缘对抗,对事情不较真,随缘而做,是现在舍。随缘过活,对眼前发生的一切不贪恋,是现在舍。虽然讲安住当下,其实当下的心是不可得的,当下的境也不可留,不可住。这叫现在舍。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什么事,过去就完了,不再挂念,不再纠结。
未来心不可得,是未来舍;所谓三世俱舍。
未来之事,不去担心。不去谋划、猜测、操控未来,随缘接受未来之事,是未来舍。过去、现在、未来发生的一切都不执著,这是三世俱舍。在修行过程中,身心内外一切俱舍,才能做无依道人,做无事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