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毕业10年后,班上混得最好的,多半是那些家庭底子不错的,或是学习成绩倒数的

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毕业10年后,班上混得最好的,多半是那些家庭底子不错的,或是学习成绩倒数的

00:00
08:27

前几天,我参加了大学毕业十周年的同学聚会。

面对10多年未见的同学,情绪有些激动和欣慰。很多人还和记忆中的模样一样,但这次聚会,让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班级里,当年默默无闻的同学,现在已经在事业上独当一面了。

尤其是成绩倒数的同学,摇身一变成了小老板、大网红,或是开起了创业型公司。

而一些当年的“优等生”,反而现在的处境令人唏嘘。

其中有一名优等生博士肄业,他在读博期间染上了赌博,欠下巨债,毁掉了事业前途,如今在一家小公司上班,生活拮据。

另一位成绩优异的女同学,早早结婚生子,如今成了全职家庭主妇,黯淡无光;

当然还有一些家庭底子不错的同学,要么是继承家业,要么是已经完成了买房买车的大事,开始躺赢人生,松弛感满满。

毕业十年,大家的命运和人生道路各不相同。

那么,为什么有些成绩好的人,反而混得不如家底好和成绩差的人呢?

优绩主义的陷阱

东亚小孩所受到的教育是:“你要努力读书,以后就能……”

在老师与家长的口中,努力似乎是一把“万能钥匙”,这套逻辑就是典型的优绩主义。

优绩主义由美国哲学家迈克尔·桑德尔在《精英的傲慢:好的社会该如何定义成功?》一书中首先提出。

他指出,这是一种社会理念,指的是:人们的社会地位、经济分配应该根据自身的才能、智慧、努力和成绩来决定,而这些决定因素被统称为“优绩”。

这项理念认为,拥有优绩条件的个体应该进入最好的大学、胜任最核心的岗位,找到最完美的伴侣。

而获得优绩的唯一途径,就是努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优绩主义强调了个人努力的重要性,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创造力。

但它的弊端也非常明显,会令人陷入焦虑而撕裂的情绪之中。

当提到优绩主义时,罗翔说道:

“现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呈现出一种优绩主义,认为只要足够的努力,就可以得到我所应该获得的一切,这种理念导致社会出现一种双向的撕裂感。”

暂时获得成功的人,会认为他们所拥有的一切,是足够努力带来的成果。而暂时遭受挫折的人,会产生一种自怜的无助感。

很多学生时代的优等生,在进入社会后容易破防。

“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却没有在职场上获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呢?”

“我辛辛苦苦写的创意,为什么得不到领导和客户的认可呢?”

职场与学校不同,努力并非标准答案。

网易创始人丁磊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自己读书时,班级上比他成绩好的人有几十个。

为什么他们到了社会上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功呢?

丁磊总结道:“在学校里学习的所有东西都有教材,都有标准答案。”

而在社会上,一切都不受限制。

许多好学生容易掉入优绩主义的陷阱,认为自己混得不好,就是不够努力,而忽略了环境背景和天赋兴趣的重要性。

不断内卷并不是打开成功的出口,人生不是一场场考试,不需要陷入攀比和冲刺中。

家庭的助力

“你的出身是否会决定你的未来呢?”

这个问题一直是热议社会话题,但在记录片《人生七年》中为我们揭晓了答案。

这是BBC拍摄的系列记录片,拍摄周期跨越了半个世纪。

从1964年开始,每隔7年进行一次拍摄,参与者是14名来自英国不同阶级的孩子。

从7岁开始拍摄,记录了孩子们的大半个人生。

但,长达60年的拍摄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事情:你的出身决定着你的未来。

镜头下的孩子长大后,依旧未改变贫穷与富裕的分层。

网上有句话说:学校是个暂时掩盖阶级差距的地方。

很多人认为同学之间就是同阶级的人,出了社会之后才知道彼此的差距有多大。

有些人刚毕业就能在父母的资助下买房买车,而还有一些人奋斗半生都未必能达到这项目标。

家底不错的人,往往能在社会上混得好。

一方面来自于家庭助力解决了经济上的难题,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掘自身兴趣爱好所在。

另一方面是优质的家庭教育为他们提供了底气,可以游刃有余处理职场上的难题。

而对于家境底层的人而言,工作是为了解决经济问题,让日子过得更好。他们更追求于高薪工作,根本没有能力为自己的兴趣事业买单。

学习倒数的同学往往拥有更多机遇

大家有没有发现,近几年爆红的网红和主播,普遍学历不高。

他们凭什么能赚这么多呢?

教育学家叶嘉莹针对这个问题回答道:“你们会问出这个问题,是受学历至上的观念影响太深了。

其实人是否能成功与学习成绩的好坏无关,学习只能保证我们可以过上温饱的生活,而不能影响我们人生的上限。”

那该如何提升人生上限呢?靠的是机遇和见识。

事实上,很多学校中的优等生,相比于差生更缺乏机遇。

在《学历之死:美国博士消亡史》一书中,作者提到:优质的博士在教育过程中训练形成一种特定的思维模式,并不适合大部分职场环境。

其中,学术型博士也被称为“哲学博士”,他们不管是什么专业,都拥有以批判精神为目标的特质。

玛莎·格雷厄姆(Martha

Graham)将这种特质形容为:“一种古怪而神圣的不满、一种受到祝福的不安”。

这种不满与现代职场生活格格不入,根据研究显示,学术型博士难以适应银行、超市或是政府办公室等管理性工作。

而相比起来,在班级里成绩倒数的同学,他们身上的“驯化痕迹”更不明显,适应性更强。

同时,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去尝试主播、自媒体带货等工作,挖掘人生事业新赛道。

-The

End

-

作者-二七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猫里奥心理

往期优质文章精选

▼▼▼

这两种性格爸爸,会让孩子自卑到骨子里,长大后也难以摆脱

到底是奶奶亲,还是姥姥亲?科学的排序现实又扎心

最可怕的事情,不是年轻人不结婚,而是70后父母开始认同

孩子常把这5句话挂在嘴边,是在向你“求助”,别不当回事

兄弟姐妹中,最“命苦”的通常是老几?90%家庭都一样

这5句话,宁愿烂在肚子里,也别对孩子说了

孩子经常说这四句话,长大后可能会很“命苦”,绝不是咒孩子

孩子最大的悲哀,不是没钱,而是家长随意把三个隐私往外说

宝子,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把我们“设为星标”哦!以免错过推送消息!

我是谷雨妈妈,期待你的关注~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