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不曾断代的文明,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一直是世界史上的璀璨明珠。而伴随着数千年辉煌文明的,是数不胜数的凶险危机,稍不注意就可能万劫不复。
然而也正是由于一次又一次的“天佑中华”,中华民族才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危难关头逢凶化吉、转危为安。
而抗美援朝战争,就是天佑中华的最典型体现。
今天的很多公蜘叫兽,打着“人权至上”和“和平主义”的旗号,频频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以及负伤的志愿军将士们“鸣冤”,对抗美援朝战争板上钉钉的胜利结论搬弄是非,借此达到丑化志愿军,抹黑领袖的龌龊目的。
而这种“以哗众取宠为己任,以颠倒黑白为能事”的行径,也必然会落得人人喊打的尴尬结局。
关于抗美援朝战争,中外学者早有定论,这是新中国对外战争中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胜利,此战也让我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地位,是新中国真正的立国之战。
而这场战争,也是天佑中华的战争。毕竟战争的胜负从来都是赌博,而一旦战败,等待我们的就不是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尴尬,而是整个中华民族万劫不复的悲惨。虽然彭德怀元帅在战争后明确表示“大不了晚解放几年”,坚决支持毛主席出兵朝鲜的历史性决议,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我们面对的绝不是晚解放几年的问题。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对于5亿多中华儿女而言是真正的划时代事件,从此经过上百年不屈不挠斗争的我们,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但对于世界而言,新中国的成立却并没有那么石破天惊,彼时的美国等西方国家疯狂试探我们的底线,比如美国表示只要我们承认旧中国时代以来美国的在华权益,美国将全力支持我国对抗苏联;苏联则处心积虑地盘算着远东的利益,而作为战败国的日本更是不改“支那”的侮辱性称呼,甚至被关押的日本战俘也是满满的不屑和趾高气扬。
是啊,在上百年时间里,这个积贫积弱的东亚病夫早已被各国列强蹂躏的不成样子,几乎没有人相信这个落后的国家会一夜之间成为世界强国。列强虽然来了又走,但我们依然是他们眼中的刀俎鱼肉,尤其在苏联看来,我们虽然会强大,但绝不是当下。
不过情况似乎并没有如斯大林所愿,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奉行一边倒政策,和苏联迅速确定外交关系,但不接受苏联“租借”旅大军港和占领中长铁路的问题。所以毛主席和周总理以为斯大林祝寿的名义在1950年亲赴苏联谈判,并利用国际舆论的有利形势,迫使苏联最终不得不定下了撤退时间表。
而这样得而复失的损失,让斯大林恼羞成怒,毕竟二战后期苏联出兵日本,就是为了重回远东,尤其是找到暖水港。所以为了找补利益尤其是远东不冻港,斯大林很快和朝鲜达成协议,一改此前惧怕美国干涉而保守和克制的态度,坚决支持朝鲜统一朝鲜半岛,于是得到苏联承诺的朝鲜也不再看我们的眼色,于1950年6月25日大举出击三八线,朝鲜战争爆发。
朝鲜战争爆发后,各国迅速做出反应,此前表示放弃光头政权的杜鲁门政府迅速转向,并在6月27日派遣第七舰队侵入海峡,阻挠我国的统一大业,东亚局势风云突变,对岸的政权也获得了苟延残喘的时机。
而苏联则显得相对淡定,毕竟作为朝鲜战争的策划者,斯大林早已做好了几种情形的推演,在斯大林看来:
1、如果朝鲜势如破竹统一朝鲜半岛,美国袖手旁观,作为朝鲜靠山的苏联就可在朝鲜半岛获得元山、仁川、釜山等出海口的租借权,补偿旅大的“损失”;
2、如果美国出兵干涉但朝鲜能顶得住美国进攻,那么苏联也可以在美国深陷泥潭自顾不暇时在其他地方特别是欧洲夺取更多利益;
3、如果朝鲜力战不支而我们袖手旁观,那么苏联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要求朝鲜在东北建立流亡政权,默许美国濒临鸭绿江,而国防压力巨大的我们则不得不请求苏联出手巩固国防,那么重返东北只是时间问题;
4、即便我们出兵,由于我们根本打不过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所以最终不得不惨败而归,仍然是不得不请求苏联出手相助,那么苏联同样可以重返东北,并将我们作为附庸。
从斯大林的四种推演来看,无论那种情况对苏联而言都有益无害,体现了斯大林作为政治家的高明和狡猾。而且为了促成美国干涉,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故意缺席联合国1950年7月7日就朝鲜问题的安理会第84号决议的表决,未使用一票否决权,使得美国顺利操纵联合国以7:0的结果获得通过并组建联合国军,随后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联合国军总司令,朝鲜半岛的内战迅速演化成国际战争。
对于我们而言,这是名副其实的死局,不仅我们的统一大业被无情打断,还面临着我们随时可能再度成为大国博弈场。更尴尬的是,当时的高层大部分都反对出兵。林彪元帅认为,当时的我国百废待兴,根本没有实力对抗联合国军的疯狂进攻;如果美国真有侵略我国的野心,早在解放战争时期就动手了,不会等到现在;更重要的是,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联为何躲在幕后鼓动我们参战,这明显就是一个坑,所以很多人主张按兵不动。而即便林彪反对出兵,也依然在时刻关注朝鲜半岛局势,并在东北地区做好了应对局面恶化的准备。
战争爆发后,由于统一大业被打断,毛主席和周总理经过深谋远虑,考虑粟裕挂帅出征,但当时的粟裕因早先负伤尤其是头中两块弹片的存在,一直被头痛甚至昏厥所困扰。再加上长期戎马生涯积劳成疾,难以适应朝鲜战场的复杂态势。于是毛主席选择林彪出征,一来林彪有大兵团作战经验;二来志愿军以四野为代表,林彪威望极高;三来林彪常年在东北战斗,不仅有寒冷地带作战经验,更有和朝鲜同志打交道的经验,所以林彪挂帅最为合适。
但局面危急,林彪的坚决反对态度使毛主席没有时间像昔日那样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予以说服教育,所以大为光火的毛主席最终只能另觅人选,彭德怀元帅最终临危受命。
10月4日,彭德怀元帅被专机接到北京,一同前来的还有建设大西北的宏伟蓝图,但紧接着彭德怀就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看到了更急迫的事情,那就是朝鲜战争的恶化。面对高层的巨大分歧,彭德怀坚决支持毛主席出兵朝鲜的决策,对美国占领朝鲜后的一系列恶果进行了详细而深刻的剖析,并拿出了大不了晚解放几年的气魄,这让作为老战友的毛主席大为赞赏。
然而,毛主席仍未放弃说服大多数的打算,他不仅指出了唇亡齿寒,户破堂危的危险性,更高瞻远瞩地指出了美国将三把尖刀分别插在朝鲜半岛、台岛以及越南的阴谋:
“不错,我们急需和平建设,如果要我写出和平建设的理由,可以写出百条千条,但这百条千条的理由不能敌住六个大字,就是‘不能置之不理’。现在美帝的矛头直指我国的东北,假如它真的把朝鲜搞垮了,纵不过鸭绿江,我们的东北也时常在它的威胁中过日子,要进行和平建设也会有困难。所以,我们对朝鲜问题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还凶,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国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脚上。天下有变,它就从三个方面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不许它的如意算盘得逞。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可是党内有很多人不同意。”
如此高瞻远瞩,使越来越多的高层领导人最终认识到出兵比不出兵好,在国外的比在国内打好,早打比晚打好。
1950年10月1日后,联合国军不顾周总理在9月30日对发出的“若美军跨过三八线,侵略朝鲜,我们不会坐视不顾”的强硬警告大举越过三八线北上,并轰炸安东等边境城市,这让我们更加明确了出兵的紧迫性。10月8日,我国最终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彭德怀任志愿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
早在朝鲜战争爆发后的1950年7月,被撤销的第13兵团就重新组建,其下辖的38军、39军、40军、42军、50军和66军迅速在东北集结,组成东北边防军随时应对局势变化。
决定出兵后,按照毛主席的设想,志愿军出兵朝鲜必须有苏联空军的掩护,否则小米加步枪的志愿军在美国的立体打击下简直就是活靶子。为此周总理再度飞赴苏联谈判,对于这一点要求,斯大林满口答应,毕竟我们的出兵极大地减轻了苏联的压力。
但就在10月8日,美国两架战斗机侵入苏联领空100多公里并轰炸了苏联机场,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干河”事件,事件发生后,美国迅速反应并向苏联道歉,但斯大林却被吓破了胆,于是连空中掩护的承诺都食言了,志愿军只能原地待命。
但问题是朝鲜的求援还在继续,联合国军还在大举北进,形势越来越危险,在这样的情况下,毛主席最终决定志愿军十三兵团在没有苏联空军掩护的情况下于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并于10月25日在温井里与联合国军先头部队遭遇,掀开了抗美援朝的伟大序幕。
志愿军的突然出现,令联合国军措手不及,纷纷溃退到清川江以南。
而此时的联合国军总是麦克阿瑟完全靠直觉指挥,不相信志愿军出兵,于是制定了更为冒进的计划,最终导致了更为惨重的失败。
第二次战役,志愿军东西两线同时出击,将联合国军赶至三八线,彻底扭转了朝鲜半岛局面。
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在三八线附近反复厮杀,最终迫使联合国军在1953年7月27日签下停战协定,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可以说,正是因为我们敢于出兵以及战则必胜,才让我们彻底避免了中华民族被重新压迫和蹂躏的悲惨结局,而我国也在战后一跃成为五大国之一,国际地位获得空前提升,今日我们依然在享受抗美援朝战争带来的巨大福利。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