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心法要讲记第六讲
此灵觉性,无始以来,与虚空同寿,未曾生,未曾灭,未曾有,未曾无,未曾秽,未曾净,未曾喧,未曾寂,未曾少,未曾老,无方所,无内外,无数量,无形相,无色象,无音声,不可觅,不可求,不可以智慧识,不可以言语取,不可以境物会,不可以功用到。
这一段和《涅槃经》第三卷的金刚身品,以及《维摩诘经》的见阿处佛品一样,都是在讲佛性。我们看这段不要轻易错过,为什么呢?因为它不仅是讲理,还指导你怎么修行。
经常有人问我:“师父,有时候我觉得很清净,基本上没有什么念头,很长时间偶尔有几个微细的念头。整个人的状态很放松,明明朗朗。但是这种状态保持的时间不久,忽然又觉得自己没有智慧,昏昏沉沉的,甚至出现幻听、幻觉,怎么才能保持那种清净的状态?”我们看,这个人的问题出在哪儿?不了解自己的本心。他不知道本心是无为法,是离一切相的,所以就会把很多的状态当作清净的状态,而把另外一些状态当成不好的状态。
我们的本性并没有一个清净相,也没有一个喧闹相。没有一个智慧相,也没有愚痴相。没有清明相,也没有昏沉相。它离一切相,无所住,未曾生,未曾灭。所以不了解本性的状态、相貌,不了解它是无相相,它是没有境界的境界,就会执著一个相,执着一个境界。如果你认识了本性,对这些状态就不会有住着,也不会有疑惑了。你就会知道,所有的境界和感受都是识心一时的作用,刹那就空掉了,不能生住着心。
此灵觉性,无始以来,与虚空同寿。本性是恒常不灭的,与虚空同寿,没有生,没有灭,不属有无。本性从来不会消失,也不会从哪里出来。所以,以生灭心去理解本性,那是背道而驰,那是不可能的,无有是处。
未曾秽,未曾净。本性没有垢与净。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经常会趣向一边,然后回避一边。喜一边,憎一边。喜净厌秽,喜寂厌闹。本性没有垢净、寂闹。虽然它能起各种作用,但所有的作用都是空,都不可得。本性的作用是识心妄计和分别出来的,不能生执着。究竟来说,本性离于有无、善恶、垢净的分别。学人不明了这个实相,就会著在善恶、净垢、有无这样的法相上。
未曾喧,未曾寂。本性没有喧闹相,也没寂灭相,没有散乱相,也没有禅定相。你执著了寂静相、无念的相、清净的相,那些都是识心妄计出来的二法,都是无常的,不是真如本性。
六祖大师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祖师所说的清净,是离于垢净及一切二法的清净,非垢非净的净。它不是相对之法里的清净。真正的清净是离于二法,离于净与垢,离与寂与闹。真正的本性是至纯至善的,这个至纯至善,不是世间法里的纯善,不是有为法里的纯善,它是无为的,是超越善恶的。
无为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什么也不做,而是没有一个为的主体。虽为一切,而于一切无所住,无所为。真正的本性是无作的,无作不是一种死寂,不是断灭。它没有作者,没有所作的事。
未曾少,未曾老。修行人要明白一点,我们的真实寿命是无量寿,是不生不灭,是恒常不尽的。不要被生灭的年纪所骗,也不要觉得自己太小或太老。学法不论年纪大小。佛经里写到龙女八岁成佛,赵州和尚八十岁还去行脚。云岩和道吾的父亲很老的时候还要去见马祖,要在他那里落发出家。
胁尊者,八十岁才出家。由于被大家讥嫌年纪太大,他发愿,如果不能明心见性,就胁不至地,通霄不睡觉。由于他勇猛精进,三年就证得了阿罗汉果。
也有一些年纪很小就开始修行的。像石头禅师、神会大师。禅宗历史上,七八岁、十一二岁就出家的有很多。所以说,修行不要执著外相的男女、老少,我们的本性都是一样的,在凡不减,在圣不增。
无方所,无内外。本性无方所。如果你不知道佛性无方所,就会执着去什么地方修行,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会把经典里写的,过此世界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为极乐,当成真的。这样就迷了,就误解了佛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佛性无方所,而你却以为实有一个地方叫佛国,那是真实的地方吗?不是,那是唯心所现的幻境,是妄想心所现。你以妄想心、意识心就会看到方所,就会看到大小、老少、生灭、垢净、喧寂。
还有无内外。外是根尘,内是心识。所以也不能守着一个心,以为有个本心可得。有人把守本真心当作保任真心。所谓保任,不是有一个真心可保,而是善护念,不要错用心,不要无端起一念心。不被自己的妄念所骗,不被识心所欺瞒。这才叫保任。若有真心可守,可保,即非真心。守着一个清净心,那就错了。并没有一个实有的清净心可得。离相即是真心,非别有真心可得。所以,修行既不能执取外境,又不能执着自心。内外不住,即得相应。
无数量,无形相。本心没有数量,没有形相。数量是多少的意思。心非个体,也不能立一个整体,它是超数量的,过一切限量,不可计算。本心无形无相,没有色质、大小、形状。如果你看到光了,看到佛相了,看到无数的佛像显现,都不要执着。
过去有人和我讲过,他在大街上走着走着就根尘脱落、大地平沉了。忽然之间,一切都消失了。时空消失了,过去、现在、未来三际都断掉了。找不到时间了,也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忽然之间,一片光明现前,只剩一灵觉之性。他以为这个灵觉性就是自性。错了,这个所谓的灵觉性,还是识心妄计出来的,它还是量,是一种相,他着在了一个灵觉之性的相上,着在了一切都消失的境界上,误以为这是自性。他把自己体验到的一个觉当成自性。这是修行人最容易错认主人公的地方。
有的人在打坐中,或在睡眠中,或者在走路时,或在不经意间,忽然之间就看到光明,以为那就是圆觉经中的大光明藏现前,是自性的光明。错了。真正的大光明藏是无相光,是智慧光,是无光可现的。但有光现,即非自性光明。自性光明,超一切数量、形相,不可思议,不可觉受,非意所测,非智所知。
以前我认识一个比丘尼师父,她和我讲,她二六时中全在定中,行住坐卧都感觉不到有我,身心都是空的,像空气一样。当时我听她这样讲,认为这个境界很殊胜,以为那就是如来定。她说她已经几个月都是这样子,那时觉得这种境界很难得。如果你不识本心,就会认为这样境界很高,这就是见性了。身心常在定中,找不到自己,身体也没有,心也没有,反正就剩下一个空灵的觉性,这不就是见性吗?现在知道了,这不是见性。这只是身心的一种觉受而已。亲见本性是能所双泯,不会有任何觉受的。有觉受,说明我相还未破。圆觉经云: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
她感觉到没有身心,一切都空了。把这种感受上的空当成了见性。说明,她还在识心的计度中。真正的清净不会有一个能觉清净,也不会有所觉的清净。我觉得没有了我,我觉得自己二六时中常在定中,还有一个我没空掉。真正的见性,是心无所住,超越识心的计着。把这样的体验当成殊胜,是因为没有见性。
二六时中常在定中,几个月都在这种定境中。那一年以后呢,三年呢,她死了之后呢?还会有这种定吗?不会了。所以说,这种定的时间再长,也是无常的,是生灭的,不是常定。这种定是有出有入的。过去阿罗汉、辟支佛,甚至是外道,能够住于禅定中八万大劫,还要出来。因为那不是常定,不是自性定。
有人会问:那什么才是常定呢?但有所是,都不是常定。常定者,心无所住,超心意识。所谓佛不住涅槃,涅槃不住佛。既无能住的心,亦无所住的境界。常定者,自性定。自性定者,无乱无定,无出无入,无受无不受,不可得法。如是不可得法,乃为常定。但离一切相、离一切心意识的住着,假名常定,实无常定可得。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诸行若常,无有是处。所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凡有所计着,有所感受,有所体验,都不是常法,都不是自性。我们所觉受的一切,都是梦幻泡影,都是无常的,是会坏灭的。保持一个无常的境界为常,是有违法性,有违法理的。所以看到大光明也好,突然根尘脱落也好,突然大地消失了也好,找不到自己也好,神识出体了也好,心识遍游十方世界也好,这都是心意识的妄想境界,是有为法,非是实相。
还有人跟我讲过,他亲证过佛经中所写的大地六种震动,十方世界六种震动。他的感受是身心非常柔软,非常殊胜,就像在巨大的波浪中起伏,被一种巨大的柔软的东西包围着。他亲证到佛经里所写的东涌西没,南涌北没。感觉自己完全变成了一种波动,身心都非常愉悦。这些都是识心的境界,都不是见性。
还有人在禅定中亲历了西方极乐世界里所写的一切。比如,整个人沐浴在七宝池和八功德水中,发着光的水真的像沐浴时冲刷着自己一样,同时又感觉不到自己有一个身体,身心完全的空无掉了,完全的无我,非常地享受,非常地愉悦。他看到空中的楼阁,看到黄金铺地,看到七宝树,各色的莲花,各种光,跟阿弥陀经里写的一模一样,他们把这种体证,叫做活着往生极乐世界,把这个叫不退转。这些都是妄想境界,不可执着。
这些人把禅定里感受的境界当成殊胜的境界,亲证了诸佛所证的三昧。但是这与本性了不相关,与见性了无交涉。为什么会执着这样的境界呢?不知道本心无一点相貌,无少法可得。
他们著在了一种虚妄相上面,一种清净相上,一种殊胜相上,这些相虽然希有难得,但毕竟都是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果我们真正领悟了实相,把握住了本性的特点,无内外、无数量、无形相、无色相、无音声,那么在修行过程中,在禅定中,在平时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境界,就不会产生执着了。因为不了解本性,所以才会对这些幻境产生执着。
不明理,就会著在种种的境界里,很容易着楞严经里所说的五十种阴魔。《金刚经》说得很清楚,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我们在修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境界,就拿《金刚经》来照破它。《金刚经》是照妖镜,能照出你的修行有没有偏。
不可觅,不可求。自性非是有法,非是可住之法,于十方世界,求不可得。永嘉大师云: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如果你还在求一个见性,求一个开悟,求一个觉,就永远见不到自性。所谓将心求悟,将心待悟,永不能悟。本来无悟法,悟法却迷人。达摩祖师说:欲见真如平等性,慎勿生心即目前。求觅之心一歇,歇即菩提。所以修行难就难在这一念驰求开悟的心无法歇下来。这念心歇不下来,即是释迦佛不得燃灯佛授记。这念心歇下来,即言下成佛。
众生四处求觅自性,转求转失。犹如力士忘失了额头上的宝珠,四处寻找。宝珠一直在头上,从来也没有丢,只是他自己忘失了。经人指示,收心反照,就会发现它一直都在,非从外得。
有人问:怎么歇?你不停地问,就永远歇不下来。不去练习坐禅、息虑忘缘,就永远歇不下来。一直在意识里转,一直执着看文字,学名相,知解佛法,不停地思惟动念,永远歇不下来。所以学法需要实修,需要练习止观,需要静下心来独处,练习坐禅、行禅。久而久之,才能歇下那念一直寻觅动摇的心。
不可以智慧识。所谓智慧,只是息心和无所住。起心即失智慧,妄心一歇,即是智慧,无别有智慧。不住是智慧,不识是智慧,不找是智慧。不求、不修、不证、不可得是智慧。若以为有智慧可得,即不得智慧。本心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如何识自本心?但起一念想识得的心,即不识本心。所以,真正的智慧是直用直行,不起用想。念头一转,妄念一离,就相应了。假名为智慧,实无智慧可得。
有人执著修行要开智慧,总想用意识心获得智慧。师父:怎样开智慧?妄心一起,都不是智慧。无智亦无得,才是真正的智慧。不知最亲切。简简单单、平平常常,不愚不智,是真智慧。
所以你要起一个心,以智慧来见本性,错了也。不起心即是智慧,即见本性。起心反而不得。
不可以言语取。有人说,今天我看到佛经里面一段话,恍然大悟。任何一段话都不能让你恍然大悟,你只是觉得自己有所悟,如果你的心性和习气不改,你悟的东西只是意识知解而已,没有出离烦恼的力量,犹如说食不饱。言语是动荡起灭之相,只益纷扰。从言语中出离,方得悟道。
所以说,道不可以言语取。不要说,今天这句话我终于有了妙解。你解得再妙,了无交涉。本性离于文字和知解,多知多解,翻成壅塞。一切文字都不能真正地触碰实相,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本性。怎样才能与本性相应?这一念心不起,向未起这一念心之前去相应。
不可以境物会。修行最怕着于境界,尤其是禅定中出现的种种觉受和境界。不管是见光,见佛,感觉身体没了,还是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清净,这些都是识心境界,非是实相。也不要持见相即见心的认知。于一切境不生心,心无所住,乃能默契。
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只要你还有一个悟处,你觉得你开悟了,你觉得今天有了不同的感受,看到青青翠竹尽是法身,以为一切法本自清净,一切法都是佛法,这些都是知见,都是妄想,都不是见性。菩提无是处。所以修行不明理,或者说理不透彻,就会出问题,就会有疑惑,就会有纠结。修着修着就会修偏,就取境界为见性了。境从心起,境不自境。心若不起,境从何来?所以,见地出了问题,做再多功夫都没用。一念心有所住,就会与道相背,在妄念中流转。
不可以功用到。古人云:此事犹如蚊子叮铁牛,无你下嘴处。真如自性非是作法,非功用能到,但息一切造作之心,乃是修行,无别有修行。如风吹水,其纹自成;无心可用,其道自成。如果不知道本心是无为法、是无作法、是不增不减的,是离一切功用的,就会起心去造作,去用功,去修、去断、去除、取增、去减,这些都是徒劳。我们在生活中,在修行中遇到问题了,要懂得拿这些理来对照。为什么会生烦恼?为什么不能相应?因为总是想用功去达成什么,总是想用意识去操控什么。达摩祖师说:众生心生,则真法灭;众生心灭,则真法生。众生心灭,即是功用心灭。功用心灭,即与道相应。
我们心里执著的东西太多了,迷在了自心幻境上,不知道一切都不真实,所以努力去经营、造作、求取。这种用心就成了一种习惯,贪著世间的享受,执著家亲眷属,执著身份、地位、虚荣,一切都想拥有。所以总是想得到什么,而不能息下心来,所以永远不能相应。
上面是对从各个角度,从不同是侧面描述自性,都是在讲自性离一切相,不可得,不可思议,不可住着。了解了自性的这些特点,再对照自己平时的认知,一念知非,本有觉性才能显现。
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槃性。
诸佛菩萨、一切蠢动含灵其性是一,虽然所现的相各有不同,但其本质是同一佛性,同一大涅槃心。
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
真如自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离此心性外无别佛,亦无别法。悟此心即是佛,达此心即是法。离此心外,无别有法可修可行,亦无别佛可成。
修行的见地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如果你领悟了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一切修行就结束了。所以禅宗没有法可修,唯有顿悟,亦不可住于悟。言下相应,即佛道成。禅宗的法就是认识佛性,宗门的成佛就是识自本心。心就是性,性就是法。离开本心,无佛可得,没有别法可修。离开当下的心性,离开见闻觉知,离开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离开日用万行,没有开悟,也没有修道。佛法的秘密在这儿和盘托出,众生心性本自圆满,只须要反观内照,不向外觅,离功用行,随处皆真。
一念离真,皆为妄想。不可以心更求于心,不可以佛更求于佛,不可以法更求于法。
一念有求的心生起,即与道隔,皆是妄想。所以古人凡见有来求法者,便说:莫妄想。心本是悟,心本是佛,心本是法。所以但有少分心念所起,有所住,皆为妄想。
心即真心,故不可以心更求于心;心即真佛,不可以佛更求于佛;心即真法,不可以法更求于法。不识本心,所以才起心别找一个心。不识本佛,所以才起心别更求佛;不识本法,所以才起心更求于法。不知息虑忘念,当体便是。
什么是本心?本心无心。什么是本法?本法无法。什么是本佛?本佛无佛。不识本心性、本佛性、本法性,就会起心更求一个心,更修一个法,更成一个佛。若识本心即不更起于心。妄心不起,即得菩提。
故学道人直下无心,默契而已,拟心即差。
学道人怎么修行?直下无心,直下息心,便是修行。非起心无心,非起心修行。不起执心,即与道相应。起心即差,即是多余,即是造作,息心便是,更无少法可是。
把一切妄想、执著、贪求的心停下来,就是最上乘的修行。把求法的心、求见性的心、求开悟的心,把所有的心都歇下来,妄心一歇,歇即菩提。一歇就和本性相应了。一念心生起来,又去向外驰逐了,又错过了。觉察到,拉回来,于念离念,回到妄想未生的时候,又默契了。一念不住,又相应了。拟心即差,差了赶紧觉察,再回来,又相应了。圆觉经云:居一切时,不起妄念。做不到居一切时不起妄念,就好好牧牛,善护念,长时间做保任的功夫。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不是不起一切念。真如自性起念,正常起念,不需要觉,也不需要息灭。所以又云:于诸妄心亦不熄灭。只要一切时中,不起妄想心,不起执着心,不起有所得的心,便能默契。故云:一切时中,自性自如。所以不如,以起心故,以有所得故。
为什么会无端地起一个心呢?理不透,功夫没到,还有习气未除。所以才需要修行,才需要长养和保任,才需要时时熏修。自己没有能力约束自己,就去道场在大众中历练,做牧牛的功课。去亲近善知识,被善知识来棒喝、来提示、来叫醒。自己叫不醒自己,自己不能觉察,总犯苗稼,就找善知识来提醒你。
故学道人直下无心,默契而已,拟心即差。妄心一息,佛自现前。一念离真,皆为妄想。
以心传心,此为正见。
以心传心,是宗门正见。虽言以心传心,不可执着有心可传。心亦不可得,是名以心传心。
慎勿向外逐境,认境为心。
不要向外认境为心,认意识为心。向外求有相的佛,执著清净的境界,执著禅定的境界,执著光明的境界,执着开悟,都是认贼为子。
为有贪嗔痴,即立戒定慧,本无烦恼,焉有菩提?
因为众生起贪嗔痴念,所以方便立戒定慧法。迷时有悟,有法,有对治;悟时无迷,无法,无对治。二法对除,本性清净。若妄想不生,即不需要佛法。本来没有烦恼,即不用菩提。
众生因为贪嗔痴造作了无量的恶业,所以佛方便讲立戒定慧法。实相中,本无贪嗔痴,亦无戒定慧。没有一个实有的法叫戒、叫慧、叫定,都是于无所有法中方便施设,对治众生烦恼用的。
本来没有病,即不需要药。佛法犹如幻药,对治众生幻病。一旦觉悟,发现病是幻的,药也是幻的,即不再执着用药。若本无病,而执着对治,即此对治反成大病。
众生不相信自己没有病,总是疑神疑鬼,认为自己有病。医生就给他一个假药,告诉他吃了会好。告诉他没病,他不相信,就给他开个假药。病人吃了,认为自己好了。其实本来就没有病,吃了幻药,认为病好了。佛法就是这样,众生执着自己的幻病时,就以幻法来对治。觉悟之时,才发现自己的烦恼、无明和诸苦都是假的,都是虚幻的,白白受惊吓一场。
迷惑的众生通过修行,想除掉贪嗔痴,不知贪嗔痴本来不实,非是对治所能除之。但能了悟其性空寂,不除自灭。一开始修行,修戒定慧,只是为了让我们看到贪嗔痴性无自性。当看到贪嗔痴性空时,就不再执着修戒定慧了。如果执着对治法,执着修戒定慧,贪嗔痴的习气压制住了,但我执加重了,无明加重了。
说菩提涅槃,只是对迷而言,对烦恼而言。了达烦恼性空,于中不生住着,即是得佛菩提,实无菩提可得。
故祖师云: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祖师云:佛说一切法,为除众生种种虚妄之心、烦恼之心。若我本无这些虚妄心,知道烦恼了不可得,虚出虚没,即不需要学一切法。永嘉大师讲:三毒水泡虚出没。
如果你没有一切心,无一切烦恼,通达一切法不可得,一切烦恼不可得,就不需要再去修法,再除掉什么。修行只需要觉悟,觉悟就是歇掉种种对治之心。若能居一切时不起妄心,心上不安心,即本自解脱。若达性本解脱,佛法就没用了。
本源清净佛上,更不著一物。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本源清净佛性上,无有少法可得。因为妄见烦恼,所以妄修诸法。若知烦恼本无,佛法亦空。
我们讲《传心法要》,学习《传心法要》,就是反反复复地熏修这一个道理:本源清净心上,无一物可立,无一法可修,无一法可得。
譬如虚空,虽以无量珍宝庄严,终不能住。佛性同虚空,虽以无量功德智慧庄严,终不能住。
本性犹如虚空一样,虽以无量的金银珠宝来庄严,也庄严不了。何以故?无住处故。虚空本来就是空无一物。虚空什么也不建立,无法可住。所以你用多少珍宝来庄严虚空也庄严不了。本性也是这样的,用无量的功德智慧庄严,都不能住。也就是说,修一切法,用一切心、一切功德智慧,庄严此性,皆是妄为。
但迷本性,转不见耳。
如果不了解本性犹如虚空,无能住,无所住,无方所,无内外,无一点相貌,而别求于佛,别修于法,转修转迷,转转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