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新文艺现象:温暖来者,辐射全国

东莞新文艺现象:温暖来者,辐射全国

00:00
09:27

海战博物馆里,往昔烽烟岁月的再现,诉说着国家和民族不断觉醒与崛起之路。

太平手袋厂陈列馆内,改革开放之初工人们努力踩踏缝纫机,踏出全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的非凡之举鲜活震撼。

如今的东莞,已成为一座GDP超万亿、常住人口超千万的“双万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曾有超2亿人在东莞工作和生活过,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群众,既是东莞城市的建设者、奋斗者,也是东莞文艺的创作者、分享者。

东莞既是岭南文明重要发源地,又是勇立潮头的改革开放先行地,现代与传统交相辉映,诞生出“最传统MIX最潮流”的文化特色。有着“最岭南”的鸿福桥市集,还有“小而美、就在你我身边”的城市“火柴盒音乐节”,更有跨越城乡的“文艺村超”……东莞俨然成了一座流动着的群众文艺大学城。

2024年10月15日,全国群众文艺工作推进会在广东省东莞市召开。广东、湖北、陕西、中央歌剧院等参会代表作了交流发言,东莞代表广东作了题为《厚植沃土、创新创优,推动东莞群众文艺繁荣发展、走在前列》的发言。这是对东莞群众文艺工作的认可。

让一座城变成流动着的群众文艺大学,东莞如何做到?

01.根植人民,群众文艺创作有了不竭动力

要解读东莞群众文艺蓬勃发展的密码与基因,这其实不难。今年9月30日,人民日报刊发任仲平文章《光明之路 正义之路——写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中的一句话,已在不轻易间“点题”东莞群众文艺发展的密码与基因所在——

“从上海中心大厦为4000多名建设者设立荣誉之墙,到广东东莞地标建筑亮灯致敬平凡善良的劳动者……‘人’的利益在实现,‘人’的价值被看见,‘人’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拥有最强大的底气。”

的确!行程万里,人民至上。因为,“一个社会的人文精神,往往蕴含在细节之中”。

东莞清醒地认识到,“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东莞也明白,“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是为群众文艺发展定航向、正导向的问题,也是做好群众文艺方法论的问题。

根植于人民!东莞群众文艺创作也才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东莞最大的意义和价值还在于,其人口众多,是人口超千万的城市,且东莞外来人口超800万人!不同地域和文化,多种族群杂居、工作和生活,如何创作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东莞的经验是:扎根人民,依靠人民,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并进行广泛而多元的创作,以此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

在一些地方的管理者看来,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族群文化在一座城里“碰撞”,必然会带来文化的“冲突与撕裂”。可东莞的实践证明:只要根植于人民,依靠人民,不同地域文化和族群文化是可以相互交融,甚至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不仅可以“相安无事”,还可以在相互借鉴和彼此促进中,“相得益彰”。

其间,政府需要扮演怎样的角色和功能?在10月15日的全国群众文艺工作推进会上,东莞的回答是:搭台和扶持!

“东莞搭建起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少儿艺术花会等系列常态化创作赛事平台。”东莞的发言中提及,当地还设立和扶持90个重点文艺创作基地。

东莞连续五届有作品入围群星奖决赛。近十年,东莞获省级群文创作奖项达259个,诞生了一大批具有时代精神、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的群众文艺精品,打造了“太阳之子”合唱组合、东莞民乐团、东莞舞蹈团等知名文艺团队。

据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有超两亿人从五湖四海到过东莞奋斗,这两亿多人带来了五湖四海的多元文化,在东莞留下了无数成长成才、拼搏奋斗的故事,也将东莞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城市精神和改革、开放、创新等独特文化带到全国各地,大大促进了文化交流和融合,为群众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力源泉。

02.服务大众,多元文化交融促进产业创新

过去这几年,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始于东莞、频频出圈的“火柴盒音乐节”。这是东莞根据城市人口的年龄结构、城市特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文化。

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今天,东莞是全国人口平均年龄最年轻的城市之一。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东莞15至59岁人口占比更高达81.41%,这在全省排名前列。而东莞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仅为5.47%。

年轻意味着创新、活力及无限可能。根据自身城市特征,东莞适时推出“潮流东莞·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共享文化年、青年艺术家圆梦行动等系列品牌活动,并形成了潮流音乐巴士、“莞”够Live House、潮牌快闪店等潮流业态。

这一系列的活动,提升了东莞城市潮流文化的氛围和热度,也因此成功吸引草莓音乐节等大型活动落地东莞。

此外,东莞还将制造业艺术化,在制造中突出和彰显美学工艺和元素,叫响了“有一种制造美学叫东莞”的美誉。这是东莞抢占潮玩产业新赛道后,将科技、人文和制造美学融入其中的成果。

利用自身成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的契机,东莞将多元化文化创意赋能传统制造业,使工业制造转型升级、工业旅游和文旅产业发展结合起来。而这些蕴含着群众文艺的产业创新和工业发展,反过来又促进群众文艺的创新和发展。彼此在深度交融中,正迸发出多彩的文化创造力。

新近以来,原创音乐剧《东莞东》可以说是东莞群众文艺发展的新高潮。以致敬改革开放,寻找“2亿分之一”城市建设者为主题,原创音乐剧《东莞东》通过再造新场景,进行新表达,将人们带回到改革开放初期那段催人奋进的拼搏岁月,引发了强烈共情,同时也在发展新征程上,团结和凝聚新生代的奋斗力量。

这些根植于人民,源于大众的群众文艺活动,在跨越时空以及多元文化交融中,不断滋养着奋进中的东莞和东莞人民,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待和追求。

在助力群众文艺发展方面,东莞力促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实施“四馆一剧院一空间”等高品质文化工程,构建起更完备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荔香书吧·莞”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据介绍,通过推动文化场馆体系化、联盟式发展,东莞创新拓展了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还组建博物馆、美术馆、剧院、莞空间“四大联盟”。

“通过深化文旅体融合创新,我们策划并推出系列高品质、现象级、爆款类文化活动。”在全国群众文艺工作推进会上,东莞方面介绍,结合莞邑文化的底蕴,东莞已成功举办两届粤港澳大湾区龙舟邀请赛,形成了全民“议龙舟、看龙舟、划龙舟”的氛围,全网相关话题阅读量近8亿人次。这是东莞活化传统,让群众文艺活动古今交融的典范。

到了今天,东莞龙舟已成全国“顶流”,打响了“龙舟月”文化品牌。但这一切又不止于龙舟。

正如东莞在推进会上的介绍,多元文化在东莞交融创新,共创共享,这使得东莞犹如一所流动的群众文艺大学,其既为前来奋斗之人提供文艺的温暖和鼓舞,也辐射着全国,彼此共同促进着多元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