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民之声》:民众的艺术是“真正的艺术”(祁泽宇书评,元子朗读)

《庶民之声》:民众的艺术是“真正的艺术”(祁泽宇书评,元子朗读)

00:00
05:48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开阔眼界、引人深思的近现代民歌研究著作。书中收录了大量稀见的近现代民歌文献,重点论及的民歌唱本和牌调近百个,内容包罗万象,充分挖掘中国近现代民歌的丰富内涵。借由民歌,表现逸乐、恋爱、农耕、民生疾苦等民俗生活,以及都会、新闻传媒、社会动员、抗战救灾等事物、世相的变迁发展,勾勒百姓生活的真实图景,展现了近现代民众情感的表达和社会的变迁。本书为读者打开民歌世界的大门,引领我们去审视民歌在中国社会历史中的独特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价值,也可为民歌研究者提供丰富的基础知识和谱系梳理。


作者简介:周玉波,文学博士,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历代民歌整理与研究"子项目主持人。主要从事传统民歌的整理研究,出版《明代民歌研究》《明代民歌集》《明代民歌札记》《中国喜歌集》《喜歌札记》《清代民歌文献集》等,近年围绕"中国民歌学"的理论建构,发表数篇论文。


书评原文:

民众的艺术是“真正的艺术”

作者:祁泽宇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的歌谣征集运动吸引了胡适、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林语堂、顾颉刚、钟敬文、朱自清等一众杰出的学者,被视为中国民俗学的肇始,《歌谣》刊出的歌谣精彩纷呈,应和了当时民众的欣赏习惯与需求,随看今日民俗学学科的壮大,学界对民间歌谣的研究依然蔚为大观。周玉波新作《庶民之声:近现代民歌与社会文化嬗递》(以下简称《庶民之声》)即是民歌研究这棵大树上结出的新果。《庶民之声》以时间为经,以区域、题材为纬,弥合了民歌发展史、研究史的罅隙,回归语境框架研究民歌,透过民歌对历史或时事进行演述,来重构民间记忆,并对历史加以补充。
在研究中周王波提倡“民歌为主体、文学为本位”的基本理念,在“中国民歌学”这一范式中“整理国故”,带有明显的历史感和解释性。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庶民之声》发现了丰富的民歌资源,在一定的情节程式中,民歌变化多样,特别是在近现代这个风云激变的大历史背景下,民歌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是形态万千,呈现出丰富的内涵。从发生学而言,民歌传播的过程就是演变的过程,时间传得越久,地域传得越广,其变体就越多,为做到面面俱到,《庶民之声》择取材料体量巨大,在选材范围上横跨南北,时间囊括近现代甚至是当代,力面呈现“一个时代的学术”。
世上多有虚构的小说少有伪情的民歌,民间歌谣里只有真性情,而没有文人世界中的“假道学”,民间歌谣的唱和宣示着民众“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的感悟,对民间歌谣的研究也自然引入对民间社会和民俗生活的解释,同时因其流传性也组成了本地人对生活理解的一部分。《庶民之声》的落脚点不在于材料的归类总结,而在于其背后意义的制造和传递,这当然不是研究者的自说自话,而是基于本土受众的理解,作者所言的“以歌证史”即是顾颉刚所说的民间文学“创造”历史的过程。
“下里巴人”的民歌为何具有感染力?原因便在那浑然天成、质朴动人的境界,它是情感的艺术,更是语言的艺术,《庶民之声》抓住了民间歌谣与方言的共同点,使二者构成了学科意义上的互证,它们是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像枝与蔓一样血肉相依。对富有口头性的民歌的阐释依赖于其植根的文化土壤,特别是语言学的文本模式,同样民歌的“地方性知识”也通过方言等形式得以展现,通过语言文化主体加以实践,作者以“客位”的视角去理解多元文化圈中的方言俗语,于是民歌就承载了人文地理、社会交际、民间信仰、历史变迁等多重信息,变成鲜活的民俗史料。
《庶民之声》认为民歌是“真正的艺术”,一方面作者以理论视角抓住了民歌中的性情之美、音韵之美、语词之美、风格之美、意蕴之美,融合了民众对于世界的感悟,在美的关照下共性与个性、本质与现象、必然与偶然得到了统一,这种带有本真性的存在之思是对传统学科话语的抑制,突破了对民歌研究的平庸和成规,另一方面,刘师培说,有谣谚,然后有诗歌,这阐明了研究民间歌谣的发生、传播及规律的意义。相较作家文学而言,民间歌谣往往使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并具的手法而更具表现力,对于研究而言更要求论者的理论基础与学术眼光,《庶民之声》分析了民歌的流变、改易、演化、翻调等变异,以及与其他文本间的互动、互文,展现出更为广博的视野与文学功底。
从刘半农主张的“征夫野老游女怨妇之辞”,到周作人推广猥亵歌谣时提出的“建设起这种猥亵的学术的研究”,再到颐颉刚《吴歌甲集》里提出的“成人的歌”“真正民歌”,民间歌谣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其视野不拘于高雅士人的涉猎范畴。顾颉刚在《(民俗)发刊辞》中说:“我们自己就是民众,应该各各体验自己的生活”。民歌研究对象是下层民众而非风雅文人,《庶民之声》的立论角度,趋于下层性的文艺和审美,难登大雅,正史也极少记录。例如,平民间的人际关系、价值观念、家国意识,婚恋观念、政治意识等皆有生活史的意味,民歌具有与民同在,为民而呼的特点,真正实现了介入社会并以自身努力参与时代嬗变的进程。而市井里的俚语俗语更有真挚情感,因此民歌中显在性的民俗文化被作者誉为“民歌民俗学”“民歌社会学”“民歌文化学”。没有民间文学,我们缺失了如其本然理解民间传统的“二重论证”,这些口耳相传的民间歌谣,正是引导今天的我们走近古人的可靠线索。
离开了民众生活,民间文学就不是真正的民间文学。汉代时“观纳风谣”“观风俗,知薄厚”“徇木铎以求歌谣,巡省观人诗,以知风俗。过则正之,失则改之”,民间歌谣唱的是平民之心声,反映民众生存发展之貌,历久弥新,能够表现出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穿透力。同时,民间歌谣所映射出的民间伦理观念,具有多元复合的特点,调侃、嬉戏、异质、赞美、抨击、振奋的声音比比皆是,它与民众的生产生活极为贴近。因此,在文学、语言学界、民俗学层面之外,《庶民之声》的“到民间去”不仅是一种姿态上的目光下移,更是对时代大势中个体的关怀,是切身地理解民众的爱与恨、喜与怒。
丁乃通说,“研究民间文学,就像研究植物学一样,先要有人出去采集标本,再把标本编目分类,然后才能开始分析和探溯的工作”。周玉波所做的就是这样一项工作。《庶民之声》中十余章的学术实践将民间歌谣分为劳动歌谣、时政歌谣、生活歌谣、爱情歌谣等,基本沿袭了《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歌谣卷》的分类方法,并用数个文本、案例对“风俗及精神文化”进行分析和探溯,有文本细读,有语言分析,有文化批评,以申明民间歌通之种种特性。在写作中周玉波不愿受通行研究类著述在体例、规则方面的约束,贯彻着民谣的民间性相精神。

同时,《庶民之声》也是对作者倡导的“中国民歌学”的一次学术实践,从生成发展到接受影响,综合以文学为本位的思想艺术分析方法,以历史学的方法从事文学研究,以历史文化为对象的文化研究,涉近现代史、文学史、生活史、思想史、文化史、传播史等学科,在体量巨大的民歌文本中发掘理论需求,不断强化本土理论的自觉自信。面对口传经验的丧失与史诗经验的衰落,这宏大的愿量,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正如施爱东所言“从歌谣运动中诞生出的中国民俗学经过一百年的洗礼,随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其'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前景令人神往和期待”。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小草人的旅行

    想起小时候听的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