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10月12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刊发《2024年不端行为案件处理结果通报》。在此次通报的十起学术不端案例中,西北大学教师刘某某在项目评审过程中请托、约定答辩问题,并在自己成为评审专家后泄露身份、为他人提供帮助的案例,位列其中。
目前,自然科学基金委已按规定对刘某某做出撤项、追回已拨资金、暂停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参与申请资格3年、取消评审专家资格5年的处罚,并给予通报批评。
这一案例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刘某某在国家最高级基金申报和评审的过程中,竟然堂而皇之地通过“打招呼”成为得利者,将学术评审的严肃性视若无物。试想,如果有人不管做“运动员”还是“裁判员”,都能指定想要的结果,其他选手又该如何信服比赛的公正性呢?
2024年,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接到384564项申请,最终有近5万项申请获得资助,中标率为近年新低。一面是连年走低的中标率,一面是居高不下的考评压力和焦虑心理,可以说,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牵动着无数科研人员的敏感神经,容不得任何涉嫌学术不端的操作。
近几年,相关方面加大了对违规案例的曝光力度,也把评审中“打招呼”的顽疾公之于众,无疑是利好科研的重要举措。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在管理部门持续加大惩处力度、“打招呼”的收效越来越小的情况下,为何仍有科研人员抱着侥幸心理,踏上这条学术不端之路呢?
明面上看,优质科研基金资源相对匮乏且分配不均,短时间内仍然是难以调和的矛盾。作为自然科学领域资助层次最高、力度最大、也最具权威性的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直被视作科研领域的风向标。对于多数科研人员而言,科研事业起步阶段最迫切的任务,莫过于拿到一个青年或面上项目。这会让其在日后发表论文、承接横向课题、考核绩效、评定职称等方面,获得明显优势。
为了解决大量科研工作者的急切需求,近年来,相关方面一直在努力提高整体预算、调整资助策略,以扩大资助的立项数目。只不过,面对持续增长的申报数量,新增的资助数多少显得“杯水车薪”。
事实上,这些年,自然科学基金委针对评审的公正性与透明度进行了多次重要改革。比如,采用更严格的匿名通讯评审机制、随机发放评审包,目的就是为了遏制“打招呼”乱象。
但在现实中,总有人把钻研的心思都用在挖掘规则的漏洞上。比如,通过搜索申报书里列举的代表作确认申请人信息、广泛联系和示好可能的评审人,指望或多或少捞得一些好处。
自2018年教育部门推动“破五唯”工作以来,教育评价改革的工作就从未停止。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也提出,要淡化数量指标的要求,这都为扭转一些申请人偏颇的观念提供了指引。
除了顶层设计外,一些具体的监管与处罚措施在实践中也能发挥作用。比如,因“打招呼”被处理的人员已按规定录入由21个部委、47个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参加的科研诚信管理信息系统,对“学术不端”行为就有足够的震慑力。
与此同时,高校和科研机构显然也可以制定更灵活、科学的评价指标。如灵活折算不同级别、不同来源的资助项目,让科研人员不用扎堆在一个赛道上“内卷”等。
当然,当起了歪心思之后,一些科研工作者也不妨多问一问自己:如果在申报过程中找人“打招呼”并最终成功立项了,究竟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获得了认可,还是投机取巧赢来了这一切呢?如此,即便项目成功立项,在越来越严格的审视下,得到的那点好处又能维持多久呢?
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