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上海俚语里 “卷”

6、上海俚语里 “卷”

00:00
04:33

追求夸张,追求极致,现在叫“卷”是上海俚语的一大特点。例子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比如,一只面孔老是一本正经,人家已经吃不消,上海人讲起来,叫“一本三正经”。讲人做事不稳当,本来叫“投三投四”,慢慢就变成“投五投六”甚至“投七投八”。要晓得“投”是投胎的“投”,连着投七八趟胎,吃力否啊。同理,“搞五搞六”也变成“搞七搞八”。八还不够大,就“搞七廿三”,比“不管三七二十一”还要大二,心里也开心的。讲人面孔长得难看,叫“难看得十八个画师也画不像。”吓得众人头侪别转去。自己本事比别人大,叫“掼侬三条横马路”。三条横马路蛮远了,地铁一站路呢,三元起板。有人还嫌不煞渴,叫“掼侬十几条横马路”,一记头拿侬踢到城乡结合部。


等人等得急煞快,心是蛮烦的。所以一见面就是:“侬在做啥?我等仔侬半日天了。” 其实也就是一刻钟。夸张成半日也就算了,后来弄弄跑出来一句“我等仔侬半半六十日了!”要死快了,岂止电影已经开场了,电影节也老早结束,要过八月半了。侬月饼带来了否啊?


还有一句早已消失的上海老话,也辣手,叫做“急煞九更天”。五更就鸡叫了呀,九更么,好吃“brunch”了。要么阿拉约在半岛?横竖横大开销了。讲人门槛精,先叫做“迭个人算盘精”。因为老早算账要用算盘。用过算盘的人都晓得,一般算盘只有13档。后来也是觉得不煞渴,就讲“迭个人精得来算盘有得廿六档”,已经翻了一倍。等到我养出来,已经是“迭个人精得来算盘有得九十六档”。算盘博物馆里确实有很长的算盘,但恐怕也没有九十六档。


到最后,这句上海俚语被精简成“门槛精到九十六”。进一家人家的门,要过九十六道门槛?侬当我刘翔啊。弄堂里总归有几个爷叔口才特别好,特别会讲故事讲戏话。介绍起来是这样的:“随便啥故事,到了伊嘴巴里,侪分七十二档,而且档档有高潮。”


今朝运道不好,上海话叫“碰着赤佬”、“碰着鬼”。最后也发展到“今朝不谈了,碰着七十二只大头鬼。” 上海人也有欢喜拍胸脯的朋友,这倒并非北京人的专利。为了显示自家路道粗,上头有人,常常讲“侬放心好唻,没问题。” 后来也发展成“侬放一百个心”,“侬放一百二十个心”,我居然还看到过“侬放一百廿四个心”,啥伊多四颗星也好嗰。


本来是“乱讲一泡”、“乱讲八讲”。“一”哪能来讪,“八”也太少了,于是叫“乱话三千”。


百、千、万,就因此而频频出现在上海俚语里。侬到处七搭八搭,认得人多。上海人嫌鄙七、八不够多,直接叫侬“百搭”。样样会一点,样样都不精,上海人讲“猪头肉三不精”。后来也变“万金油”了。


上海俚语可以通过夸大数字来追求极致,也可以用“一”来追求极致,以一当万。比方讲,“谢谢倷一家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芬子_ex

    快来抢沙发吧千万不要让我们的下一代忘记了我们讲了辈子的浓浓沪语!上海人确实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质,在阿拉上海人敞开胸怀拥抱来自各地的同胞的同时,我们在与他们立即会切換成普通话进行交流沟通的同时,也是希望新上海人能够溶入到上海的忿围里来,学讲上海话,让上海话传承下去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