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当代年轻人前往寺院已不是罕事,但我们是否会在烧香许愿、求取法物之后,好好地端详藏传佛教寺院的佛堂、雕塑、纹饰以及墙上的壁画。当然,可能举目望去,浓重的异域风情会一时间让眼睛都不知道该放在何处。今天我们请来的嘉宾——姚霜老师——是一名在藏传佛教艺术中沉浸了十年的学者,她的博士毕业论文从西藏平措林寺的壁画入手,考察了其整体的空间和艺术。借着她的研究,我们来一起欣赏一座藏传佛教的寺院。
本期嘉宾
姚霜,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现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学)、汉藏佛教文献、语文学。
本期主播
刘宣伯,2020级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成功毕业了!),主要研究兴趣为影像传播、平台研究、青年亚文化
小标题
02:16 藏传佛教,不止在西藏
04:57 “小乘佛教”竟是偏颇的叫法
07:51 宏伟的寺庙为何隐藏在山沟中?
11:52 被异端化的觉囊派,濒临灭亡
16:13 改宗的寺庙,却成了艺术的殿堂
19:41 多罗那他,一个叫梵文名字的藏人
24:42 看似简单的教派问题,学者们也头疼
32:14 平措林壁画中隐藏了教派的什么秘密?
36:10 藏传佛教的寺院“定式”是杂糅
41:07 参观寺庙的法门:“三依法”
46:56 转经中的“经”到底在哪儿?
51:41 经变画中的“经”到底“变”成了什么?
59:17 申请艺术史博士,却入了藏传佛教研究的“坑”
01:01:53 切入藏传佛教研究的“语文学”方法
01:05:14 做学问如游泳,要记得换气
本期责编
刘宣伯 张琳
关于“人文清华”播客
本播客由清华大学“人文清华”讲坛出品,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小琴主理,遍邀清华大学的学术大家、资深教授和新锐学者,讲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重大发现,以及他们基于学术积累的社会观察。清华大学的学士、硕士、博士共同参与,致力于建设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构建看待世界的多维视角。
藏传和汉传佛教艺术表现上有啥不同?两者互相影响了吗?
,
原来佛教有这么多种类,不只是汉传佛教,长知识了
既是学者又是宗教领袖,精通梵文和印度文化,在藏地和蒙古都有大影响力,跨文化交流融合,在当时环境下做到这种程度,挺厉害的
西藏古老寺庙能让人感受历史厚重
藏传佛教寺庙特色十足,西藏的寺庙建筑和壁画震撼人心
藏传佛教艺术里那些密宗护法神像挺狰狞可怕的,跟佛教慈悲为怀的理念是不是冲突?
对藏传佛教艺术的研究很深入,从语文学角度切入,用一手资料还原历史,展现了藏传佛教艺术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
原来佛教有这么多门类,汉传藏传南传,长见识了
藏传和汉传佛教源头相同,但特色不同,藏传重密教传统和图像规定,汉传多借鉴本土文化,反映了地域文化对宗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