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为什么越好懂的东西越不被人理解?

083:为什么越好懂的东西越不被人理解?

00:00
13:32

大家好!我是张其成。 屈原曾经仰天长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天下都浑浊只有我清澈,世人都迷醉唯独我清醒。屈原怀有卓越的政治智慧和远见,却得不到大家的理解,又惨遭政敌的陷害与诽谤,最后被迫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曾经写了长篇抒情诗《离骚》,用了近2500个字,述说了自己的身世、遭遇和志向,表达对祖国和人民满腔的热爱,又反映自己清新脱俗、芳香高洁的人格,透露出对众人无知、君主昏聩的失望之情。屈原的遭遇和早于他200多年的老子有相似之处,自己的思想都不被世人所理解,不过老子用平和的语气仅用了近50个字就把自己的境遇和情感表达清楚了。请听《道德经》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pī)褐(hè)怀玉。”




老子开头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我的言论很容易明白,很容易去实现,但天下却没有人能知晓、没有人能实行。通过“吾”和“天下人”的对比,一是表达了老子对自己说的“道”的认识,二是对天下人不明白“道”的失望。为什么老子说的言论——老子说的“道”容易明白、容易实行?因为老子说的“道”并不是深奥的知识,而是朴实的真理,是事物的本来面貌;并没有脱离生活,而是融入日常生活,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真实的状态。老子说的言论都是有根据的,他说出了人的本性、事物的本质。所以他说“道”的言论是淳朴的、自然的,没有用什么华丽的、难懂的语言。因为万物的本质本来就是质朴的、自然而然的、纯净的,人的本性也是纯净的、质朴的,所以描述“道”的语言也没必要修饰,也应该质朴。万物的本质、人的本性正是万物和人的起源,也正是万物和人的归宿。无论是做君主还是做百姓,都是从“道”中来,往“道”中去的。所以每一个人,无论是统治一个国家还是管理一个家庭,都要按照“道”来做,要谦和、柔弱、慈爱、节俭、虚静、不争。你们看老子说得多浅显、多清楚,按照这种言论去做多么容易。


可是“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莫”是没有人的意思,天下却没有人能够知晓,没有人能够去实行。这让我想起《周易》的话,我在喜马拉雅《张其成讲易传》音频课中讲了《系辞传》中的一句话:“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仁者看见道便称道是仁,智者看见道便称道是智。老百姓每天都在用“道”却不知道。所以君子之道已很少了。“鲜” 是少的意思。这个“君子之道”其实就是君子应用的大易之道、阴阳之道,这个“道”就是老子说的“道”。天下人都没有人知道,当然就不会去实践了。为什么天下没有人知道呢?是不是“道”太高深了呢?不是!恰好相反,是因为“道”太普通了、太简单、太容易了。“道”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的身体上,所以人们就不去关注、不去探究、不去思考、不去珍惜,更不会按照“道”来做。


老子接着说:“言有宗,事有君。”言论有宗旨,做事有根据。这是老子对自己说的言论负责。“宗”这个字甲骨文就有了,原本表示祭祀祖先的房屋,引申出了祖先、祖宗的意义,这里是表示根原、主旨。“君”原指君主、主宰,这里指法则、根据。王弼解释:“宗,万物之宗也。君,万物之主也。”无论说话还是做事都必须要有根据,不能信口开河、满嘴跑火车,也不能为所欲为,不遵循法则胡作非为。老子这是告诉大家自己说的“道”是有根据的,是真实不虚的,既不是随便编出来的,也不是很难做到的。


那为什么天下人不知道呢?老子说:“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正因为无知,所以不能了解我。“不我知”,即“不知我”,不了解我。这是古汉语的常用句式,就是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谓语的前面。“不我知”“不”是否定词,“我”是代词宾语,放在“知”这个动词谓语之前。日语就保留了这种句式,在日语中任何句子都是宾语放在谓语的前面,比如“我吃饭”,日语要说“我饭吃”:私はご飯を食べました。老子说天下人的“无知”,就是因为“不我知”,不知道我,这里说的“我”不是指我这个人,而是指我说的“道”。由于天下人不知道我所说的“道”是有宗旨、有依据的,所以就不知道我所说的“道”究竟是什么东西了。人们忘记“道”、离开“道”已经很久很久了,对原本很简单、很容易的“道”太陌生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名声、荣誉、财富等后天因素的影响,逐渐有了价值判断、伦理判断,有了道德观念,这个后天的“道德”已经不是老子说的先天的“道德”了。作为万物自然本质规律的“道”以及作为人的本性、禀赋的“德”已经被欲望、利益、金钱所掩盖、所代替。


正因为这样,所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了解我的人很少,效仿我的人难遇。“希”就是少;“则”是动词,是取法、效仿的意思。能够了解我说的“道”的人是很少的,能够效仿我去行道的人就更难能可贵了。


最后老子说:“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被”,通“披”。“褐”就是粗衣,粗布做成的衣服。这句话意思是:因此,圣人外面穿着粗衣,怀里揣着美玉。外面的粗衣和怀里的美玉构成鲜明对比。这里的粗衣和美玉都是比喻,粗衣比喻普通的外表,美玉比喻“道”。后来“被褐怀玉”成为一个成语,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圣人”是得道的君主,老子说圣人总是穿着粗布衣而怀里揣着“道”这块美玉,究竟有什么含义?我认为第一层含义是指圣人外表总是普普通通,但内在已经是知晓了“道”、掌握了“道”,内心是纯洁的、干净的;反过来说得道的圣人虽有超人智慧、高洁品德但外表却是普普通通,并不显得和众人有什么不同。第二层意思,是指圣人得道身怀宝玉而无人理解,反而被人们看作是“被褐”的粗人。老子提出的“道”以及治国思想在当时那个时代,不被人们理解和采纳,人们不懂“道”、远离“道”已经很久了,老子感到自己政治抱负难以施展,颇有怀才不遇、曲高和寡的苦闷,又为统治者和芸芸众生感到悲凉,感到痛心。我们有必要反思一下今天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物欲横流,一切向“钱”看,人心躁动不安,谁还管什么“道不道”,不懂“道”、不用“道”,这一点比老子那个时代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应该好好品味老子的话,“道”是一块最珍贵的美玉,有了这块美玉,我们虽然生活简单甚至艰苦但我们内心一定安宁而幸福。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用“道”呢?请听下一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大志天地

    莫名其妙,古汉语不都是这个样子吗?引用日语干什么?

  • 荒城之月47

    因为不知道

  • 晓燕_zhao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我不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被褐怀玉。

  • 一洵之一

    想到季羡林先生的朴素

  • 夏五bot

    为啥没有了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