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科王浩:医生要真正做到“对患者好”|名医堂

乳腺科王浩:医生要真正做到“对患者好”|名医堂

00:00
05:56

医生该怎么当?在四川省肿瘤医院乳腺科医生王浩看来,答案可以浓缩为四个字——“对患者好”。这不仅是四川省肿瘤医院乳腺科32年来的精神传承,更是王浩坚守的职业信条。

王浩认为,对乳腺科来说,真正“对患者好”就是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打造最好的乳腺专科,提供最先进的诊疗服务。”

老一辈专家言传身教

什么是对患者好?

2010年,王浩加入四川省肿瘤医院乳腺科,科室当时已有近20年的历史。刚刚加入科室的王浩长期跟随现任指导专家、原科主任李卉学习。

王浩说,她在李卉主任及科室资深专家的身上,看到了最朴素的理念——对患者好。“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老一辈专家的言传身教。虽然这四个字一点也不高大上,但这一直以来是我们科室的精神内核。”

王浩说,对患者好,首先要有精湛的技艺。其次,要学会换位思考,如何让患者少花钱、少跑路治好病。最重要的是,在语言上要多共情多关心,在患者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她们心灵的慰藉。

在医院,

医生还能怎么做?

“打造更强的乳腺癌诊疗中心,提供最先进的诊疗服务是科室老中青三代人共同的梦想。”王浩说,从建科以来,乳腺科一直不拘泥于外科或内科的界限,而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综合诊疗,所以“练就”了科室综合治疗的优势。“该用药时用药,该手术时手术,把握最佳时机,为患者提供最优的治疗方案。”

王浩回忆,以前得了乳腺癌,无论医生还是患者都会选择全切,来“去乳保命”。而身为女性的李卉始终能看到患者切除乳房的痛苦,在看到有文献报道可以保留乳房后,她第一时间到开展此项技术的上海某医院去学习和请教,“切缘取材方法”“肿瘤切除后怎样保持乳腺外形”……回来后,她带领科室开展了省内首例乳腺癌保乳手术。

得知山东省肿瘤医院开展了前哨淋巴结活检,她又带领团队到山东省肿瘤医院手术室观察、记录,将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标准流程、方案都学回来,并开展了全省首例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

两项如今看似简单的技术,当时却代表了先进的手术理念。为了对患者好,科室始终坚持李卉主任的创新精神,一直走在技术的前沿。如今,面对患者需要和乳腺外科发展需求,科室还积极开展自体和假体乳房重建、腔镜下乳腺手术等微创新技术,争取通过最小的创口,为患者带来治疗肿瘤和保留美观的双重目标。

得益于医院人才培养政策对年轻医生的支持,乳腺科的很多医生都有到国外交流学习的经历,如今学成归来的医生都已经成为科室骨干。王浩也不例外,曾经到加拿大访学。谈起这段经历,王浩认为对她的帮助非常大,“我们学习到了先进的知识、技术,也学到了他们优秀的管理模式,在先进科室访学的经历,无论对于科室还是对个人的发展,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患者管理方面,科室也有“秘诀”,为解决患者随访的“最后一公里”,四川省肿瘤医院乳腺科采用医护患三方共同参与的全程管理模式,通过手机APP等工具,提供个性化随访、康复指导和医患互动,帮助患者更好地治疗和康复。通过收集患者的随访数据,研究人员可以分析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等信息,为乳腺癌的诊疗研究和精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这种全程管理模式,不仅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也为乳腺癌诊疗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王浩说。

在业内,

医生还能怎么做?

王浩说,如今治疗手段更加多样、群众对乳腺癌认识也不断增加,精准化和微创化成为乳腺外科的主流趋势。然而,不能忽视基层诊疗水平的差距,这关系到更多患者的生命健康。

四川省肿瘤医院是省内唯一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更肩负着提升四川省肿瘤诊疗水平的重任。医院作为四川省抗癌协会第二任主任委员单位,以及四川省肿瘤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乳腺癌专业组的组长单位,在推动四川省乳腺癌诊疗规范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在科室前辈李卉教授的带领下,王浩和同事们始终致力于推广乳腺癌的标准诊治方式、流程,并通过线上线下培训、义诊、远程医疗等机会,将内外科结合的综合治疗理念推广至全省,从而提高全省乳腺癌患者的治愈率。

最后,王浩表示,乳腺癌的治疗并不是患者和医生两个人的事。她呼吁,还需家庭、社会共同努力,为她们营造康复的氛围,让她们早日回归正常生活,重拾幸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