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许小亮,欢迎来到我的中国佛教史课程。
在上一讲,我和你聊了佛教的三种修行方式:声闻、缘觉与菩萨。声闻与缘觉是最早的两种修行方式,菩萨的修行方式是佛教在印度的发展中出现的。随着越来越多的修行者加入佛教,声闻与缘觉的修行方式与菩萨的修行方式之间,就产生了派别对立。当然,这种派别对立并不是声闻与缘觉的修行者所发起的,而是菩萨的修行者所发起的。菩萨的修行者将自己称为“大乘”,将声闻和缘觉的修行方式称为“小乘”,这就是大家通常听到的“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这两个流派的由来,其中,在中国比较流行的是大乘佛教。
那么,这两个流派为什么会产生?它们有什么区别?是不是修大乘就比修小乘更高等呢?在这一讲中,我就来和你聊一聊这些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大乘”、“小乘”的区分?
菩萨乘为什么要和声闻、缘觉划清界限呢?因为在修行菩萨乘的人看来,声闻与缘觉的修行方式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他们只关注自我的自由与解脱,缺乏社会属性。从而无法与社会生活形成紧密的关联,因而也使得佛教在印度社会中无法立足。
所以,修行菩萨乘的人为了与前两种修行方式区别开来,就将自己称为“大乘”,而将声闻与缘觉的修行方式称为“小乘”。我在上一讲中已经给大家解释过了,所谓“乘”,就是交通工具的意思,在佛教的话语体系中,就是能够将有情众生从烦恼之此岸载至智慧之彼岸的佛法。在菩萨乘,也就是大乘的眼中,大乘之所以“大”,是因为他们所依凭的佛法更加“高级”,所得之果也更“大”。而小乘所依凭的佛法更加“低劣”,所得之果也更“小”。当然,这是大乘自己的说法,至于小乘怎么看待这种区分,我稍后再给大家讲述。
那么,在佛教的发展史中,大乘为什么能够产生呢?
大乘教义之所以能够出现,并且产生广泛的影响,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佛教的典籍众多,但并不存在一部具有至高权威的“佛经”。在这个意义上,就不会存在一个至高的宗教权威,也不会存在一个占据主导地位的教派。再加上佛教缺乏一个统一的组织。所以,任何一种新的教义都可能在佛教教义的发展史中出现,并获得广泛传播。
大乘佛教的产生,其实也是佛教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内在要求。无论是声闻,抑或是缘觉,它们根本的主张都是脱离社会,通过对佛法的领悟来实现解脱和自由。因此,这两种修行方式在根本上是拒斥社会的。所以,按照这两种修行方式,佛教根本没有办法对社会产生影响,更有甚者,由于佛教本身对社会的拒斥,反而会引发社会对佛教的敌意。而佛教本身又缺乏组织的保护,很容易在政治上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强调入世与出世的同等价值,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强调入世具有更高的价值,是佛教发展所不得不选择的路径。
刚才说的是大乘佛教得以产生的外在因素,事实上,从佛教内部来看,大乘佛教的产生也是佛法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在前面和你聊过,佛陀觉悟所得出的结论是,要克服苦,就必须摒弃我的观念,形成“无我”的观念。其实,佛陀的这个结论,是有它产生的思想背景的,也就是印度婆罗门教的有我论,佛陀的无我论正是对婆罗门教的有我论的批判。通过批判有我论,佛教的基本教法得以确立。但是,无我论并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统摄有我论。所以,声闻和缘觉只能通过脱离世俗社会来践行无我论。真正要在佛法上包容有我论,就必须以无我论为基础,并吸收有我论。在这个意义上,就必须对无我论进行反思和批判。大乘思想就是在这个佛法发展的必然逻辑中产生的。
大乘佛教带来了哪些变革?
大乘佛法确实为佛教带来了诸多的变革。这些变革有什么重要体现呢?
在佛教内部,大乘佛教实现了佛法上的变革。大乘佛法特别强调“利他”,强调对有情众生之苦的“关怀”,强调将自身所证悟的智慧“行之于社会”的重要性。要实现这些目的,大乘佛法必须在思维方式上突破小乘佛法。其中最为重要的突破,就是摒弃小乘佛法的“否定性”思维,转而采取一种所谓的“否定的肯定性”思维。
小乘佛法的否定性思维,体现在对世俗生活的否定性评价,认为俗世生活只会影响修行者对佛法的证悟。而这一点,使得小乘佛法对于众生之苦漠不关心。所以,大乘佛法要求一种建立在否定基础上的肯定性。那就是,通过否定世俗社会而达成自我的证悟,但与此同时,要通过重新进入世俗社会来帮助其他人一起证悟,从而实现所谓的共同启蒙。这事实上要求大乘佛法必须又必须对世俗社会进行肯定,因为假如世俗社会不具有存在价值,那么大乘佛法就没有施行对象了,自然也就不会存在。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是这个道理。世俗社会就是大乘佛法所要克服,但同时不得不依附的那张“皮”。
大乘佛法不但在佛教内部带来了新思维,在佛教外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引发了社会生活层面的变革。这种变革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佛教的布施精神在整个社会生活层面取得了支配性地位。另一方面是女性地位在大乘佛教流行的地方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我们刚才提到,大乘佛教特别强调利他,因此它特别强调“布施”对于修行的意义所在。所以,大乘修行者无论是在财物上、佛法上以及个体觉悟上,都能慷慨地对社会做出贡献,从而使得佛教能够获得社会生活层面的接纳,让它更加广泛、有效地传播。
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乘佛教对于提高女性地位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为什么呢?因为在小乘佛教中,女性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小乘佛教的基本义理是女性根本无法证悟,因此不可能成佛。即便小乘佛教接受女性的出家,但是在戒律方面,女性要比男性承受更多的约束与惩罚。但是,大家都知道,大乘佛教特别强调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因而,在大乘佛教的教义中,女性也可成佛,只不过在成佛的那一刻,要转变成男性而已,但这不构成成佛的障碍。从大乘、小乘各自流行的区域中女性地位的不同,也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一点。
除了这些最显著、直接的变革,大乘在哲学、艺术和伦理等等方面,都带来了重要的变革。比如说,在哲学方面,大乘佛教开启了修行者对于永恒生命的追求。这种永恒的生命不是小乘意义上的寂静断灭,而是在救济众生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生命的共振与一体同悲,不是自然生命的延续与永恒,而是共同体生命的“不死”。再比如说,在艺术方面,大乘佛教的教法充满着艺术美的境界,因此,在这个教法的滋养下,不断催生着伟大的艺术作品,以及庄严、肃穆且华丽的宗教仪式。在伦理方面,大乘佛教也有深远影响,它将利他主义发扬到了极致,成为佛教伦理学中的第一伦理。在俗世生活中,这对处于苦难状态的个体和群体来说尤其具有根本性的吸引力。
重新认识小乘
聊到这里,或许你要问说,是不是我们修大乘更好,小乘就不具有任何吸引力了呢?我想请你摒弃这种认识。虽然大乘佛法有很多优点,并且带来了很多变革,但这并不意味着小乘佛法就一无是处,或者说,大乘佛法在根本上就优于小乘佛法。
“大乘”、“小乘”的分别是菩萨乘所提出的,为的是贬低声闻与缘觉的修行方式。反过来,从小乘的观点看,大乘之“大”,其实使得佛教丧失了宗教属性,而不成其为一种宗教。更重要的是,大乘佛教的发展使得佛教本身所追求的个体自由与解脱,在俗世生活的层面被“异化”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想,你应该明白,小乘佛法的本质是让自我证悟真理,获得自由。那么,在自我证悟真理,获得自由之后,如果重新进入世俗社会,是不是就一定能够实现对其他人的启蒙了呢?
在大乘佛法上,只有修到七地以上的菩萨,才能够真正在弘法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对有情众生的启蒙,但这也只是理论上的。至少从佛教发展的历史来看,我们并没有看到菩萨之行真正觉悟和拯救了众生。或者说,有更多“伪菩萨”假借菩萨之名,反而带来了更大的危害。
更重要的是,大乘佛法对于修行者还提出了一种要求,我称之为“隐性的强迫”。那就是,你要修行圆满,就必须在证悟之后重新进入俗世生活。只有在俗世生活中,你才能真正实现觉悟的圆满。这事实上等于对修行者产生了一种强迫。在我看来,真正的佛法是要给修行者以自我选择的。你可以选择自己的自由,也可以选择与他人一起获得自由。但你不可以说,自己的自由就一定比和他人一起自由要低一等。这样的话,你可能连自己证悟所获得的自由也保不住。比如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维摩诘经》中维摩诘菩萨所讲的“无尽灯法门”。这个法门强迫已经证悟并获得自由的魔女们重新回到了魔宫,而不给她们任何拒绝的机会与理由。
所以,假如你并不站在菩萨乘的立场,那么,“大乘”、“小乘”的区分其实就只有概念上的意义,而并不具备“高下”、“优劣”的分别。我自己其实也并不赞同大乘佛法对小乘佛法的贬低。
但在具体的修行实践中,到底该如何做呢?对此,佛教给出了两种智慧:般若的智慧和善巧方便的智慧。在下一讲我将和大家来聊一聊佛教的这两种智慧。我们下一讲见。
请教老师,大乘佛教是不是因为提倡利他主义而更契合中国文化?而小乘佛教因为更偏向“个人主义”,更加注重个人的自由,所以不如大乘的影响更大?
请问老师,大乘小乘的差别是不是因为世界观的不同?大乘认为自己与众生是无别一体的,借由度虚幻众生的修行,证得究竟的无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