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国家大剧院与中国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4国际音像艺术作品博览会在北京艺术中心落幕。为期5天的音博会,吸引了近4万名观众前来游览。
60多家中外知名音乐厂牌、4场专业论坛、21场艺术活动、17场艺术电影展映、8场签售活动、16场空间演出,以及丰富多元的展览、轻松惬意的市集,让前来的游客收获了好听、好看、好玩、好逛的体验。
展出近5000种中外唱片
中外知名唱片公司联合展区展出了近5000种唱片,涵盖CD、DVD、蓝光DVD和黑胶唱片,吸引60多家中外知名音乐厂牌,环球、索尼和拿索斯等世界唱片公司巨头现场参展。
众多音乐爱好者前来参观,有的观众一口气收藏了十几张唱片,一些发烧友、艺术家不约而同地回忆起到中图公司在米市大街、中图大楼音像店采购的情景,他们称这次展会“既是老发烧友的一次相聚,又为新一代发烧友‘入圈’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有观众表示:“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们也喜欢上了古典音乐,对我们来说,音乐不单单是爱好,更是亲情的纽带,是传承,是不朽的历史。”国家大剧院旗下音乐厂牌NCPA Classics特展区,展示了近年来策划制作的实体唱片系列产品,并设置了NFC专辑分享专区,让观众轻松视听线上唱片,享受科技便捷。
国家大剧院还联合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市文物局等为广大观众带来3D精彩舞台、央音AI作曲、数字中轴、VR舞台体验、“寻迹洛神赋”、360环拍等互动体验类作品。展览期间日均观众人数约2500人,五日内观众人数达12000余人,成为博览会最高人气打卡点。展览现场观众人头攒动,大家沉浸在艺术与科技的海洋中,充满了欢声笑语。
发烧音响体验区也十分火热,除发烧友外,还接待了来自各行各业的特约嘉宾近300人,如刘震云、张凯丽、白岩松等。有的观众把刚刚签售的唱片带来展区试听;有的选听了国家大剧院制作出品的黑胶唱片,就直奔唱片公司展区购买自己的心仪之作;有的使用数播系统,通过互联网现场点播了自己钟爱的作品。这些顶级的发烧音响设备,让音乐家和录音师的创作得到更细节、更完美地再现。
21场艺术活动让观众与大师“面对面”
音博会还聚焦于音像艺术行业的发展及前景,邀请业内音像界、科技界、艺术界专家学者,召开了以“未来已至”为主题的专业论坛。
论坛邀请了张宜春、陈志光、李伟等音像界、科技界、艺术界专家学者,先后围绕“艺术+科技时代”“人工智能时代”“超高清时代” “沉浸声时代”等四个议题进行了专业研讨,对促进艺术界、科技界以及相关行业人士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探索音视频领域在艺术与科技融合趋势下的发展路径和创新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21场高水准艺术活动,为观众提供了与艺术家面对面的宝贵机会,堪称诚意十足的艺术大礼。
活动分为“走近大师”“新专分享”“玩转音乐”“影像创新”四大主题,叶小纲、谭盾、王健、赵聪等近百位艺术家、艺术团体,在此分享音像艺术作品独特的文化内涵。既有专辑分享、音乐聆赏、现场演奏、签售活动,也有对“互联网时代,我们如何听音乐?”等与普通人息息相关的艺术话题的深入探讨。
琵琶演奏家赵聪在黑胶唱片分享活动中谈道:“做好传承,力求创新,用音乐向世界传达具有中国元素与民族特色的人类共同语言。”叶小纲在黑胶唱片《鲁迅》的分享会中提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鲁迅,我们需要从他的思想中汲取力量,期望听众能喜欢这部作品,并把鲁迅的思想发扬光大。”
20米超大银幕、杜比全景声带来视听震撼
音博会特邀5部“现象级”艺术电影参加展映,近3000名观众走进杜比全景声专业剧场——北京艺术中心戏剧场,感受全新20米超大银幕、杜比全景声、4K超高清电影系统带来的双重视听震撼。
中国首部XR数字戏剧《麦克白》导演慕峰认为:“活动策划得非常好,对国内舞台艺术电影的发展是一件好事”。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总导演郑大圣表示:“戏剧场放映效果很好,声音和画面都很震撼”。
市民王先生感慨:“效果堪比imax影厅,身临其境!”市民张女士说:“我们今天专门带小朋友来看《只此青绿》,感谢这次活动,让小朋友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舞台表演有了更深的认识。”
据了解,音博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青年志愿者的倾情助力。1000余人次志愿者分别来自北京五所高校——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一名中国传媒大学志愿者表示:“参与首届国际音像艺术作品博览会的志愿服务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不仅让我更深入了解音像艺术的魅力,也让我在服务中体会到成长的快乐。”一名中央民族大学的志愿者说:“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我的主要任务是协助观众参观展区,并解答他们对展品的疑问。这不仅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也让我体会到了细致服务的价值。面对众多不同文化背景和兴趣的观众,我学会了如何灵活调整沟通方式,既要传达准确的信息,又要让观众感受到热情和专业。”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